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悦享戏曲文艺,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平顶山学院 作者:夏小晴

夏日傍晚,夕阳微醺,大树挺拔;晚风轻拂,听取树叶沙沙、夏日蝉鸣;枝头高挂,鸟儿轻吟盼儿归巢;绿荫之下,马扎三两,下棋闲聊,恬静闲适,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美好。

据悉,为深入挖掘平顶山郏县文化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产业带动郏县乡村振兴, 平顶山学院“遇见村寨,数字反哺”乡村振兴促进团于7月7日到达平顶山郏县李渡口村展开社会实践活动。期间,“三下乡”团队在挖掘李渡口村周边文化环境的途中,有幸抵达郏县安良镇,并观看了“慈善文化戏剧艺术演唱团”的公益演出。

传统技艺,魅力无限

为深入了解郏县地区文化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复兴带动乡村振兴,“三下乡”志愿者们观看了“慈善文化戏剧艺术演唱团”的表演。在表演现场,“三下乡”志愿者们发现“慈善文化戏剧艺术演唱团”的表演者多半是年长的老人,也有少数是中年人。但即使是满头白发,仍掩盖不住这些戏剧爱好者为了弘扬戏剧文艺而努力的热血激情。台下的戏迷观众们,被台上的热情所吸引,纷纷在台下跟唱。演奏者的乐器多半是中国传统戏剧表演中所需要的乐器,而这些以二胡、笙、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乐器和传统戏剧文艺一样,也都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夏日的夜晚,空气中仍弥漫着燥热的气息,表演者们即使额头上早已布满了汗水,但表演的热情却都丝毫不减。正如其中一位演奏者李先生所说:“我们这些打击乐器都是靠自学,我们这些中老年人没有像年轻人一样离开村庄,而是选择留在本地为了传统戏剧而努力,正是希望能把传统戏剧传承下去,能够弘扬好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这些老人们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戏剧文艺所作出的努力被“三下乡”志愿者们深深铭记,“三下乡”志愿者们也会利用专业知识助力郏县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

图为“慈善文化戏剧艺术演唱团”成员进行乐器演奏。(崔甜甜 摄)

数字反哺,助力发展

在实地考察期间,“三下乡”志愿者们被安良镇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所吸引,并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期间,“三下乡”志愿者们通过录像、直播等措施,为安良镇制定了特色宣传片的拍摄方案,在戏剧文化的传承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三下乡”志愿者们通过与“慈善文化戏剧艺术演唱团”的协商,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戏剧表演的直播方案。后续“遇见村寨,数字反哺”乡村振兴促进团的“三下乡”志愿者们将为“慈善文化戏剧艺术演唱团”的中老年表演者们展开直播等数字技术的培训,利用直播等形式,让更多人看到在郏县安良镇这片土地上,仍有很多人为了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戏剧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乐器而努力;他们以戏曲爱好者的身份,在悦享中国传统戏剧的同时,也助力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三下乡”志愿者们利用专业知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而努力。同时,“三下乡”志愿者们将利用戏剧文化这一切入点,利用数字技术加快郏县地区文化资源的笼聚,从而以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三下乡”志愿者为“慈善文化戏剧艺术演唱团”的表演进行拍摄。(张新雨 摄)

继承传统,刻不容缓

为深入了解郏县地区“慈善文化戏剧艺术演唱团”的公益演出,“三下乡”志愿者霍雪雪通过采访以表演者李先生和观众郭先生为代表的戏剧文化爱好者,了解了“慈善文化喜剧艺术演唱团”背后的故事。在采访过程中,“三下乡”志愿者们了解到,由于年轻人对于传统戏剧的爱好不再,中华优秀传统戏剧面临着传承危机,以豫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逐渐走向衰落。而这些曾在戏剧团从事过戏剧表演的退休人员和戏曲忠实爱好者为代表的郏县人,则自发组成“慈善文化戏剧艺术团”,为传统戏剧的弘扬和发展而努力。据悉“慈善文化戏剧艺术团”的公益演出已经持续了一二十年,在戏剧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戏剧表演的时间由之前的不固定,变成了现在的周六巡回演出。由于近些年来乡村的衰弱,年轻人都离开乡村去外地谋生,仅有老年人愿意在乡村生活,这些老年人不愿看喜剧文艺就此衰落,希望中国传统曲艺文化能被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便留在乡村,在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上,为了戏曲文化传承而努力。“遇见村寨,数字反哺”乡村振兴促进团的“三下乡”志愿者们,被“慈善文化戏剧艺术演唱团”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并利用数字反哺,通过剪辑宣传片和直播培训等形式,为助力戏剧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而努力。

图为“三下乡”志愿者霍雪雪对戏剧爱好者郭先生的采访图。(崔甜甜 摄)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数字助力,行稳致远。“遇见村寨,数字反哺”乡村振兴促进团的“三下乡”志愿者们尽己所能,为传统文化们发声,为传统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在“三下乡”志愿者与郏县地区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郏县的文化氛围必将愈发浓厚,乡村振兴也必将迎来美好的结局。

(撰稿人:夏小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7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科教法治入心田,共绘社区新画卷
2023年7月1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逸樟志愿服务队第六分队志愿者们前往江城社区,为学生们提供了七巧板、水精灵制作等兴趣课程,并在下午邀请公益小天使的志愿者们开展了模拟法庭教育活动,向学生们传授相关的…
我的支教日记 回想第一天
在校园里看到孩子们的满脸笑容,听到孩子们的银铃般的笑声,每当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都会让我开心快乐一整天当我每天早晨踏进校园的第一步总会有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来向我打招呼,看着这样的场景我有时候也会陷…
洛理学子三下乡:走进烈士陵园,歌颂革命英魂
中国青年网洛阳7月13日电(通讯员杨堯麟)7月3日至7月4日,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助力红色传承及新时代大学生课改研习”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进行实践。鄂豫皖苏区…
湖北学子走进徽墨,传承非遗文化
为认真贯彻学习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向更多人宣传。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非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前往黄山歙县进行实践调研活动,…
红色淬火悟伟力,青春砺剑铸精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殷切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西北工业大学“追寻红色足迹,牢记青…
水火箭一飞冲天,趣味点燃童心
7月14日上午,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安小学的绿茵操场传出一声声欢呼声、尖叫声。“哇,这个飞得好高好远!”“我们小组的水火箭也可以这么远!”。走近一看,原来是“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队员彭良贵和伍…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赋能,推动传统文化“双创”实践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为加深当代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和了解,身临其境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活大学生的红色文化基因,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精神,2023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皖风皖韵·智绘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
长安大学赴云南红河“边疆民族团结行·实践探索共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可邑古村
民族情,情深似海;相携手,共创未来。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年7月13日,长安大学材料…
成理学子三下乡:青年穿梭乡野,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宜宾7月15日电(通讯员凌媛媛谢林倩)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并顺利闭幕,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充满活力的发展态势。在这次盛会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
湖北学子赴徽州体验非遗文化,感悟匠心精神
中国青年网黄山7月14日电(通讯员梁欣怡)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的“非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黄山黟县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大学生们在此聆听了有关徽墨的知识,亲身实践徽墨描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