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强调“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是艺术上的“散文”,是人类身心与大自然的一场邂逅,是惊艳了千年的中国之美。
腐朽的枯根,如何焕发生机? 7月7日,带着好奇和疑问,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菖蒲创意写作教学实践团队走访了安庆市岳西县菖蒲村的根雕艺人罗卫国师傅,尝试去解锁隐藏在树根里的密码。
安徽师大志愿者走访根雕艺人罗师傅。
流转千年,腐物弃处神意在
“咱们国家根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罗师傅自豪地说。平时不怎么说话的他,一提起“根雕”,言语之间便成滔滔之势。“在外漂泊十几年之后,我便回到家乡,开始跟着别人一起学习根雕艺术。”
罗师傅向志愿者热心讲述根雕的“前世今生”。
“我国发现的第一件根雕作品是在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辟邪’,它拥有虎头龙身,四足雕蛇……”罗师傅如数家珍地向志愿者讲述根雕的“前世今生”。
“你们一定要记住,根雕不是要砍伐森林,而是废物利用,原料是枯朽的根系。”当罗师傅听到“根雕是否与当下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相冲突”的问题时,语气变得十分激动。
根雕艺术,在中国流连辗转的数千年里,将一块块废弃、枯朽、被拿去当柴烧的树根解救出来,“化腐朽为神奇”,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万物相生相和的理念,带着恩泽众生的情怀。
随物赋形,灵魂觅处一点通
“根雕不同于根艺和木雕”,罗师傅向志愿者们解释道,“根艺是打磨木材,强调纯天然的形态;木雕基本上是人工美,而根雕正好介于二者之间。”
“一般生长于厚实肥沃土地的树根,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软,难以形成我想要的奇特形态。”罗师傅向志愿者们讲述道,“这边山区的木材生长环境艰难,经受过很多自然灾害,活下来的树木,随着生长会渐渐成型,时间越久,质地越坚硬,造型也更加奇特,这才是我想要的素材。”每次去山上寻找原料,都要花很长时间,寻得一个有着精神气的树根极为不易,每次遇到,都是自然的恩赐。
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赋予枯根以新的生命,自然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世间万物都是在川流之中生长的鱼。根雕如同艺术中的散文,讲究“随物赋形”,依据素材的千姿百态,描绘出他们应有的姿态,不是根据个人的主观想象臆造,而是自我意识与树根里原有的灵魂刹那间的邂逅。
根雕艺术,自然为上,随物赋形,七分天然,三分雕琢。
现代冲击,绝境何处逢甘霖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经济呈现繁荣发展之态,根雕事业一度迎来蓬勃发展之机。1983年《根的艺术》纪录片拍摄,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根的艺术联展”,并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中国根艺美术开始走上正规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
以罗师傅为代表的新时代根雕艺人,在坚持用双手去精雕细琢的同时,对作品加入深厚的文化内涵,“机器虽快,但是复制出来的东西,眼睛永远没有神采,我们要做点睛之人。”温厚慈祥的弥勒佛,活灵活现的鸟雀,每一件作品,都带着美好的祝愿和期待。
鸟雀的神韵在眼睛里喷薄欲出。
但是,就现状而言,仍有一部分根雕艺人的生活举步维艰。根雕作为传统手工艺脱胎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冲击,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消费市场不断缩小,根雕的生存土壤遭到了破坏,遇到发展瓶颈。
罗师傅说:“现在科技发展的太快了,根雕师傅辛辛苦苦雕刻几个月的作品,电脑扫描一下,机器很快就生产出来。”许多根雕师傅为了生存,不得不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讲求接地气,却不懂得创新,使得根雕原本厚重的文化内涵消失殆尽。
据调查,除苏州等地的根雕成功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其他像菖蒲等偏僻地区,既缺少政策支持,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也认为手艺人没有前途。
当志愿者问道,是否有弟子继承这门手艺时,罗师傅更加无奈的摇了摇头:“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像这种低效率的工作,怎么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就算有对根雕感兴趣的人,也都去苏州等更好的地方发展了。也许,我这一代的根雕就要失传了。”
罗师傅接受采访时依然握着雕刻的工具。
根雕在中国流连辗转了数千年,演绎了许多辉煌,也曾遇到很多困境。如何将文化内涵和科技进步完美结合,如何在保障“点睛之笔”的前提下守住匠心,如何让市场性和艺术性协调共生……时代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提出了一个个疑问,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1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