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岭航”社会实践队调研小组于在湛江市赤坎区调顺街道调顺村围绕“调顺网龙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实地访谈和调研活动。
(图为调研小组在湛江市调顺街道开展实地访谈和调研活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马育坤 供图)
在正式开始调研之前,通过查阅文献等相关资料,了解到我们本次调研基地湛江市第十九中学是省级非遗项目“调顺网龙”艺术传承和训练基地,“岭航”社会实践队调研小组经过反复地讨论后确定了我们的调研主题——调顺网龙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调研小组在进行讨论。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马育坤 供图)
随后,调研小组分工同时通过各个渠道收集了与调研主题相关的资料、经过科学的问卷编制程序完成了前期的调查问卷制作以及初步撰写了调查报
(图为调研组制作的问卷。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马育坤 供图)
7月6日清晨,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湛江市第十九中学学生对于传承与发展调顺网龙的看法,调研小组采取了发放问卷以及筛查有效问卷的方式,并通过整理问卷数据,初步了解到了湛江市第十九中学学生对于传承与发展调顺网龙的实际看法。期间,湛江市第十九中学的学生热情回答调研小组的问题,还和调研小组的队员们畅谈起了家常以及学校生活,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图为调研组在湛江市第十九中学开展调研活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马育坤 供图)
晚上,调研小组受到调顺网龙训练队的邀请,来到调顺网龙日常训练的地方,观看了调顺青年们热血沸腾的网龙训练。他们这次训练的主要有2条龙,分别为一条公龙一条母龙,由龙珠引领,穿插相缠,旋跃翻腾,甚是精彩。其动作十分引人入胜,主要有首尾穿换、卧龙跳跃、缠头起伏、曲线行进、伏地快摆、顺逆腾跃、盘龙环旋、八字游动、螺旋转换及龙门造型、龙舟造型、组字造型等。
(图为调顺青年在进行网龙训练。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谢焕宇 供图)
(图为调顺青年在进行网龙训练。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钟嘉键 供图)
调顺网龙是湛江赤坎区调顺岛村世代相传的一种舞龙艺术,自明建文初起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作为中华龙舞大家族中的一员,有其别具一格的演绎文化。调顺网龙继承传统舞龙优点,原始龙具的制作象征农渔结合。龙头采用“牛角”代表农业、龙身是通透的网体,代表渔业。调顺网龙是牛与龙的结合,突出农渔生产生活特征,象征生产和原始生殖崇拜,以求“人丁兴旺,六畜繁盛,风调雨顺,物阜年丰,希冀鱼满船、粮满仓”。
在观看调顺网龙训练队成员训练的同时,调研小组成员还与其教练兼调顺网龙项目湛江市市级非遗传承人黄金辉、黄志明进行交谈。两位教练的师傅都是调顺网龙广东省省级非遗传承人黄车炳先生。其中,黄金辉教练,他的另一重身份是黄车炳先生的外孙。
(图为调研小组成员与非遗传承人黄金辉交谈。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马育坤 供图)
“调顺网龙从出现到传承到现在,中间历经许多坎坷。由于历史原因,调顺网龙沉寂55年之久,手艺也逐渐流失,出现断层式的传承,从1950年起停止活动,直到2005年才重新恢复活力。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调顺网龙的传承与发展。因为调顺网龙是一个民俗文化,是一个历史文化,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将调顺网龙发扬光大,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将这门手艺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黄金辉表示。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岭航”社会实践队调研小组贯彻“走出了校园,走进农村,了解乡村生活,以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实地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在此过程中,调研小组收获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为调顺网龙的传承,发展与宣传建言献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也推动了更多的青年人认识网龙,加入网龙。
(图为调研小组成员与非遗传承人黄金辉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马育坤 供图)
撰文:林玉娴 张亿苹
审核:葛文婷
摄影:马育坤 谢焕宇 钟嘉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0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