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这个非遗传承人不一般!高校学子走进陆本坤的双重人生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才艺佳 张丽云 晏

“我们的老百姓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从事茶叶吃饭的,茶叶卖不出去,群众就没有收入。想办法让大家把茶叶卖出去,这是我的一个理想。”提及自己的想法,有着儒生般文雅气质的陆本坤眼中流露出锐气。

为增进对金寨县茶文化的了解,6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金寨“清友会旅”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金寨县六安瓜片茶文化博物馆进行调研并对六安瓜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陆本坤先生进行采访。

据悉,金寨县是世界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有着深厚的茶叶种植历史和文化底蕴。与茶叶打了40多年交道的国家高级评茶师、六安瓜片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金寨县安态特色农产品公司董事长的陆本坤对孕育自己的这片厚土茶乡有着深深的反哺之情。

旧茶乡育新茶人,追本源开新路的非遗传承人

四代制茶世家、四十多年的制茶经历、国家高级评茶师,作为六安瓜片非遗传承人的陆本坤讲起茶来可谓是头头是道。“中国人跟外国人喝茶是两个概念。外国人喝的是功能,就是说喝这个茶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我身体起到什么作用;中国人喝的是文化,如果失去了文化它的价值就没有了。为什么我们讲现在就是说你文化先行?只要文化起来,它的价格就上来了,这样子这个是必须的。”

图为陆本坤先生正在向队员们介绍茶文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才艺佳 摄

在从业的几十年中陆本坤也一直秉持着专属于中国人的茶文化初心。从一名每天在茶田间喷洒农药的茶叶技术人员到凭借拼劲带领团队把滞销的半数库存茶叶卖出去的金牌推销员再到被评为安徽省茶产业突出贡献人物的企业董事,引导他走向成功的是自身过硬的知识本领和对茶的执着追求。“我在茶叶公司干了17年,做茶这一方面,我是比较全面的,各个专业学的人可能比较多但是真正在茶业的各方面都涉及过的还是比较少的。”陆本坤说道自己对茶的了解程度有着十足的自信。

图为队员们正在向陆本坤请教关于中外茶业不同的发展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才艺佳 摄

做销售员时带着茶叶东出上海、南下广州、北上北京,以100万的获利辟金寨茶叶走出大山的先河;做董事长时敢使新法,走一条“公司+专家+基地+农户”的道路,革故鼎新,大获成效。敢闯敢试敢拼也使他从众多茶人中脱颖而出。

登高峰而垦荒域,练就“桑黄神功”的实干企业家

“我有好多项专利,在研究上面我被中科大聘为客座教师呢。”提到桑黄技术,陆本坤笑着说。据了解,桑黄菌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菌,我国21世纪初有关桑黄菌培育技术还处于空白,是作为茶人的陆本坤踏足这个从未有人开垦的领域,填补了我国对于桑黄菌培育技术的缺陷。

未知领域的探索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年努力后仅有的2%的存活率、韩国技术人员为逃避损失的离开都使研究面临困境。面对失败,陆本坤没有气馁而是凭借一本技术人员遗留下来的韩文书籍找到突破口。

“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东西!这么好的东西在国内没人开发太可惜了,我想试试能不能自己学习这项技术来填补我们国家这方面的空缺。”尽管以及历时多年,陆本坤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还是感触颇深。躬身带领团队深研技术,从试管选育到大田栽培管理,7年的苦心钻研终显成效,现在其公司的桑黄菌培育技术在国内仍然处于国内的第一梯队。

从娃娃抓起,多途径助力茶文化宣传

琳琅满目的茶具、古色古香的布景、若有若无的茶香……初入博物馆的大门,队员们便被馆内深厚的文化气息所震撼,纷纷放慢了脚步。而这所茶博馆也恰恰厚植着其主人陆本坤的一腔爱茶艺扬茶韵的情怀。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参观博物馆内收藏的茶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才艺佳 摄

“我们家祖传做茶,我总想做茶要留点什么。建这个茶博馆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茶的认识比较少,都不大喜欢去搞茶这一块的事情,所以通过建一个博物馆来做文化宣传,来使小孩都喜欢上它。”提及建设这个博物馆的初衷,陆本坤表示要从娃娃抓起,这样才能把金寨茶产业做大。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寨人,陆本坤在自己的事业小有成就之后一直致力于过将家乡的茶文化宣传出去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除了建设博物馆,他还提出并促成了安徽省内的茶艺表演大赛、前往日本做六安瓜片的宣传和讲解……

“我们董事长是真正爱茶的人。”茶博馆的徐经理笑着和队员们说,在他眼中陆本坤有技术、有情怀、有担当,是不折不扣的新时代新农人。“我本身就是非遗传承人,我有义务做这些事情对吧。”提及自己为金寨茶文化宣传所做的努力,陆本坤谦逊的态度让队员们心生敬意。他始终认为六安瓜片值得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金寨茶会以更昂扬的姿态走出家乡、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84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我是法梧不止浪漫

不是"花瓶",做"实力派"园艺价值叶大荫浓,干皮光滑,适应性强,各地广为栽培,为优良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夏季降温、滞尘……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郑州法桐

盛夏傍晚,绿荫掩映。郑大工学院老校区外,抬头一片法桐遮盖的绿荫,脚下铺满黄色绒绒的果毛——这便是郑州老城区的样貌。作为一种优雅而不过时的行道植物,人们对法桐的热衷与无奈总是……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絮起絮落

飞絮是法国梧桐在特定时间内的一种生态学习性,是它在释放种子进行繁育。在果毛脱落的同时,新生的雄花序也会散落一定量的花粉。如果气温偏暖,部分悬铃木果球就会提前开裂,大风一吹,……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杭州法梧治理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飞絮之杭州有妙招

法国梧桐成年植株在初夏时期会大量开花结果,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梧桐果毛,这种果毛称为梧桐絮。据统计,一株成年梧桐树每年可产生200-400个梧桐球果,每个梧桐球果大约产生200万-500万根果……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烦恼

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中,由绿植引发的问题广受关注,城市居民也倍受困扰。除了出行等生活上的困扰,“绿色过敏”也是一大难题。过敏性疾病人群正从稀少到增多,尤其是在青少年发病率越来越……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2021絮翩跹团队暑假实践总结

在2021年暑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絮翩跹社会实践小分队就南京等市关于法国梧桐絮的治理与研究问题展开调查。在完成调研后,回望过程,我们团队总结如下:文献采访,弥……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法桐絮社会实践个人实践总结

自2021年6月10日确定选题,小组投入大量精力到搜寻信息中去。首先第一步是联系导师,经过官网研究方向搜寻、联系相关院系同学推荐导师等的步骤后,最终确定联系环境院陈赟老师成为我们本次…… Komoraby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高举旗帜跟党走,投身强农建设——奉新猕猴桃科技小院
在建党102周年之际,江西农业大学奉新猕猴桃科技小院调研团来到了江西奉新猕猴桃科技小院参加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猕猴桃种植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
江农学子三下乡 | 走进奉新猕猴桃科技小院——打通科研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精神,带着初心使命,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团委积极筹备,充分酝酿,组织出一支由10名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营队——奉新猕猴桃科技…
6.17 志愿团队进校园浇灌童真护成长 ——南阳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扬帆逐梦”志愿服务队组
志愿团队进校园浇灌童真护成长——机电工程学院“扬帆逐梦”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网讯(通讯员李晨光文/图)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
展党日活动,宣安全教育——上高水稻科技小院调研团在行动
展党日活动,宣安全教育——上高水稻科技小院调研团在行动“今天,是中国共产党102岁的生日,在此,我谨代表曾家村党支部、江西农业大学上高水稻科技小院暑期三下乡临时党支部向全体党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
探六安瓜片茶,护一方乡土根
茶是时间,文化,生活,更代表着一片土地的生机。六安瓜片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留下的却只是一个落寞的背影。六安瓜片的落寞是传统技艺的落寞,更是一片土地的落寞。但是在这片血脉相连的土地上仍然有一个…
学思想 见行动 美育下乡绘新村 ——美术与设计学院社会实践活动
(通讯员黄翎唐璐李妍)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精神,不断拓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时代内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出海”,…
敬业乐群,敬事而信
(通讯员吕涵文2023年-7月-1日)一位老人的人生,就是一篇精彩纷呈的故事。为了更加了解老人们的生活故事,2023年7月1日,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实践队拾光实践队于青山老年公寓举办的暑期采访活动圆满开…
电信院同心同仁实践队赴新都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电信院同心同仁实践队赴新都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
尽微薄之举,情暖养老院 ——拾光实践队第一天落下帷幕
尽微薄之举,情暖养老院——拾光实践队第一天落下帷幕为了让队员们熟悉暑调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安排,加强实践队员们的通讯稿和投稿网站的操作能力,了解一些空巢老人的经历和故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拾光实…
追清茗之源,悟茶色人生
人生似水岂无涯,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幼时不懂白落梅字间深意,只觉得世味如茶未免也太苦了些。摇青、揉捻、发酵、烘干、复焙……长大方知,去水除杂、历经多序焕取生机,是走出偏安一隅的勇敢,灼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