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不少学生仍在为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而努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预警,提醒毕业生要注意求职陷阱,避开套路和骗局。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六月份是毕业季,部分去向未定的毕业生会有一定心理压力,此时如果“病急乱求医”容易落入求职陷阱。不法分子利用的正是毕业生求职心切和社会经验不足等特征,才会屡屡得逞。可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预警提醒及时且必要。(澎湃新闻)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遭遇各种陷阱,如黑中介、乱收费、培训贷、付费实习、非法传销等。这些陷阱不仅侵害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和质量。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会频频落入这些陷阱呢?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就业市场供需矛盾。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而就业市场的容量和结构并不完全适应毕业生的需求。一些热门行业和岗位供不应求,竞争十分激烈,而一些传统行业和岗位则缺乏吸引力,难以招到人。这就导致了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产生焦虑和迷茫,从而降低了对就业信息的甄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二是求职信息不对称。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缺乏对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的充分了解和判断,容易被一些虚假或夸大的信息所吸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的这一特点,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各种诱人的招聘信息,如高薪低门槛、免费培训、包安置等,诱骗毕业生上当受骗。
三是法律意识不强。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和遵守,容易被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所欺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的这一特点,通过签订不平等的合同、收取各种费用、强制借贷等方式,侵占毕业生的财产或劳动。一些毕业生在遭遇侵权时,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不敢维权,或者不愿维权,导致损失无法挽回。
面对这些求职陷阱,高校毕业生应该如何提高警惕,避免踩“坑”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求职能力。高校毕业生应该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能力等,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方向,制定合理的求职计划和策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培训活动,提升自己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信心。
二是使用正规求职渠道。高校毕业生应该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国聘平台等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和高校的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各种招聘广告和信息,不要随意留下个人信息和资料,不要盲目参加一些没有资质和信誉的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
三是运用法律维护就业权益。高校毕业生应该了解学习就业有关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就业合同或协议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不要盲目签字,不要支付任何费用。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要及时向学校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高校毕业生求职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和幸福。在求职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便宜,不要轻信他人,要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陷阱。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服务,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正规、安全的就业环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56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