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宗教民俗文化调研实践队:追寻民俗文化,探索古老记忆
为了探究人们对宗教的普遍认知(线上调查)、不同地域的相关宗教民俗文化对大众的影响以及大众对其认知以及宗教与现代公共治理的互动,山东大学哲社学院宗教民俗文化调研实践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下前往成员所在的五个城市(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常州市;山东省泰安市;浙江省建德市;湖南省长沙市)寻访宗教寺庙等景点的游客以及管理人员,线上发布民俗信仰调查问卷,探究人们对宗教的认知以及不同地域的相关宗教民俗文化对大众的影响以及大众对其认知。此次实践队共由6名同学组成,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组织,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海涛担任指导老师。
湖南省长沙市保民山杨三庙
保民山杨三庙供奉的是杨一、杨二、杨三、杨四四大将军,其对应的历史事件是南宋时期的杨幺起义。实践队队员熊爱琳采访了一位长年看守杨三庙的一位老人得知,杨幺起义是因为当地有一个胡家霸王,欺压百姓,人们苦不堪言,于是他与兄弟揭竿而起,奋起反抗。老人称这个故事是载入了历史的,而杨三庙是在其死后一百五十年才建起来。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杨三老爷生日和过年前夕前来跪拜,平日若是有所求也会来祭拜。在杨三老爷生日那天,一般庙里会有唱戏的活动。当时前来跪拜的人稀疏几个,但是都十分虔诚。
近几年来,寺庙的活动实际上相对减少了,前来祭拜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了。但是,当地政府仍然会给予扶持帮助修缮寺庙。熊爱琳观察到,庙里实际上还供奉着包公、财神爷等,里面的香火屋内悬挂着数不清的卷香,那是人们请看守者帮他们在这续着香火,以求保佑。保民山杨三庙对当地一方百姓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信仰,在许多事情上百姓们会寄希望于杨三老爷,是当地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省泰安市白佛山
白佛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焦村北面。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白佛山之阳,共有大小造像134尊,分为隋窟、唐窟、小唐窟、宋窟和露天造像5部分。其中隋窟始凿于开皇七年,窟内阿弥陀佛主像通高6.7米,结跏趺于束腰仰莲座上。螺纹肉髻低平,面相浑圆,手施无畏与愿印,著双领下垂式袈裟。此阿弥陀佛像被专家誉为“中原隋代第一佛”。
白佛山总体来说体现了佛教与儒道二教相融合的特点。首先从名字与其主要的雕塑和建筑上来说主要以佛教为主,且其中亦有不少儒道元素。入南门约二百五十米处,有观音苑。东西有观音殿,中有三十三观音雕塑,表示观音菩萨本身不同形貌。上台阶顾左右,竹林中有木板,其上有言曰“三教圣寺”、“佛道重地”等等。其中还有一处三教寺。其主殿内的塑像共三尊,中者为释迦牟尼像,其右为文宣王孔子像,其左为太上老君像。三者为儒释道三教代表人物,而释迦牟尼像在中间则表示了以佛为主。除以上所言之外还有不少地方体现了佛教与儒道之间逐渐融合的趋势。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寺
天宁禅寺是常州著名佛教寺院。天宁寺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初名“光福寺”,开山祖师乃金陵牛头山幽栖寺的高僧法融禅师。北宋政和元年(1111 年)改为今名。大年初一参拜天宁寺是许多常州人坚持的传统。笔者在春节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记录民间信仰习俗,并观察寺院布局和人流量以体会南方弥勒、观音和财神信仰。天宁寺的寺院结构大体上保留了宋代寺院的特点,即纵轴式布局,以大雄宝殿取代塔的中心地位。然而观察现实情况,可以发现人们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宝塔。甚至天王殿的人流量都大于大雄宝殿。
进入山门后首先可以看到正前方的天王殿。天王殿正中供奉着弥勒佛一尊,东西侧分别有四大天王。这尊弥勒佛是寺中香火最旺盛的一尊塑像。走出天王殿,往北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南侧供奉着横三世佛和二弟子。北侧有观音像和诸天人背屏雕塑。笔者观察到,参拜的人们往往在三世佛前停留较短时间,而在观音像前逗留的人数远高于朝拜三世佛的人数。实践队成员吴钰煊询问了一些游人对于三世佛的认识,他们大多对此并不了解。在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这三尊佛像的称谓时,人们称释迦摩尼像为“如来”、“阿弥陀佛”。询问人们何为“如来”时,大部分被访者并不了解,部分人称其为“西游记中的如来”,即阿弥陀佛。而对于两侧的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像,受访者无人了解。关于弥勒信仰的盛行,吴钰煊采访了一些游人。与之前采访三世佛有关问题不同,这次受访者都能正确说出弥勒的名字。问到“为何喜爱/崇敬弥勒佛”时,主要的回答有:(1)弥勒佛和善的面相受人喜爱;(2)认为弥勒佛体现了乐观面对人生的精神;(3)认为弥勒佛体现了友善待人处世的态度;(4)认为弥勒佛的“神力”高于其他佛,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心愿。总的来说,相较于部分学者认为弥勒信仰的风行源自弥勒所代表的未来,采访者提供的理由显然更加朴素。这说明了:探究弥勒信仰风行的原因不仅要从信仰本身来看待,造像艺术所传达给人们的感受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浙江省建德市广安禅寺
在浙江建德境内,除玉泉寺外,广安禅寺算得上是一个大的寺庙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八位比丘和三十多位居士常住于此,每月定期开设佛学班,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佛家思想,一到周末,本地香客及周边县市的旅客络绎不绝来此上香游玩。
广安禅寺位于杭州建德寿昌镇河南里村。这里,群山环绕,地势开阔,有一条溪流沿寺而过,廊桥亭阁,山青水秀,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广安禅寺不算全国闻名的古刹,然而与寺院关联的两件事却美誉远扬,那就是“雨花斋”和“安养院”。“雨花斋”是一个自发的、公益的免费互助素食餐厅。最初的倡议者是已经过世的广安寺院长老释文全。文全法师虽然去了另一个世界,但他的善举至今被人传颂,人们尊他为“雨花长老”。8年间,广安禅寺已接待安养老人约100人。目前,尚有100多位老人在排队等待入院名额。寺院的善举改变了很多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在广安禅寺中,一道黄色的矮墙将寺院分为两部分。一边是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一边是老人们居住的安养院寮房。广安禅寺安养院的资金也不充裕。安养院没有对外募集善款,也没有规定缴纳的费用标准,全靠老人们和他们的子女自愿。
实践队成员梁雯通过走访发现,在广安禅寺安养院内,老人们仿佛建立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养老互助组,老人们每天生活在寺院里,都多了一张绽放的笑脸。他们的生活有很高的自由度,气氛非常和睦。
实践队认为,广安禅寺充分发挥了宗教场所的社会组织的整合以及福利功能,为了民众的福祉而存在,成为当地宗教生活的中心,颇具中国特色化宗教的现实意义。
湖南省长沙市桃川万寿宫
桃川万寿宫位于道教洞天福地中“第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桃花源境内,桃花源位于湖南桃源县境内,是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桃川万寿宫始建于晋代,原名桃源观,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是桃花源境内最早的建筑之一。唐宋时期,桃花源境内宫观香火极其鼎盛,有“四十八重庵,七十二座观,走马关山门”之盛况,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桃花源内有着许多传说故事,如“陶渊明载种二杉”、“吕洞宾醉栖朗吟”、“包文正稽凶惩恶”、“杨泗斩蛟平患”、“黄闻勇斗鲶鱼精”、“瞿童白日飞升”、“北斗化作七斗峰”、“桃花仙子洒采雨”等一系列故事为大众所熟知。后于1112年,桃源观由北宋皇帝宋徽宗钦赐“桃川万寿宫”匾额改名万寿宫。该匾额于明清战乱时期被毁,但遗迹尚存。桃川万寿宫现有建筑于1992年在原址上仿北京故宫太和殿而建,该殿主要供奉三清道祖。
山东省青岛市圣弥厄尔大教堂
青岛圣弥厄尔教堂即“青岛天主教堂”。青岛天主教圣弥厄尔大教堂于1932年破土动工,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1934年10月落成,历时两年半多。拟建教堂应高百米,适逢二战爆发,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该教堂不得不修改图纸,即建成现在规模。教堂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庭院中竖立着一座汉白玉圣母雕塑,显得庄重而朴素。色彩斑斓的玻璃花窗透射出柔和的光线,顶棚悬有七只铜制大吊灯,后方设有祭台,配之穹顶的圣像壁画
有圣经故事的六幅挂像及两幅壁画,显得庄严而肃穆,宗教氛围极其浓厚。据悉,青岛天主教堂是后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参照历史档案和前期拍摄的图片资料,对整个教堂实施修缮。
近几年来,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总少不了即将新婚的人、旅行的游客来教堂前留念,在教堂开放期间,游览者络绎不绝。实践队成员孙慧茹通过采访了解到,不仅有因慕其建筑之名而来的艺术爱好者,还有许多当地的基督教徒。此外,我了解到圣弥厄尔教堂是青岛市规模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同时也为我国唯一的祝圣教堂,见证了青岛近现代的城市化进程,至今仍为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景观。
这一宗教景观既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基督教宗教的尊重和保护,又与现代化发展融合,成为城市风景的标志之一,也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宗教元素与现代化的一种动态平衡的表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文化自信自强,才能理直气壮向世界传播自身文化。实践队通过走访当地的特色民俗宗教建筑,与大众产生了亲密的联系,探索到了宗教民俗文化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有利于了解宗教的观念与思想、宗教的情感与体验、宗教的仪式与活动、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宗教的建筑与造像等各个要素继续深入推进中国化的过程,定位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4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