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行:年画耀故里,非遗展魅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临沂114日电(通讯员 张春雨)年画作为一项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的深厚文化底蕴,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月13日走进杨家埠,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带来的浓浓年味。

刀起刀落蕴情,手刻美好生活

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一种民间版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实践队员们刚走进杨家埠就被各式各样的年画吸引了,在这里每家每户都贴着精美的年画,令队员们应接不暇。在随机采访一位村民时,实践队员问道现在年画为什么在杨家埠有这么高的地位,村民热情地回答道:“我们的木版年画自明代洪武年间从四川传入山东,机缘巧合在潍坊的杨家埠落地生根。当年的先辈们,农忙时拿起锄头下地干活,农闲时拿起刻刀、刷子,刻木版、印年画,其实更多的还是大家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寄托在年画上。”

年画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是各地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村民还告诉实践队员们:“每个地方的年画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不仅在题材内容里,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用色,线条及其不同的版味,也能一眼识别出来,年画啊,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物品,也是不同地方风俗的体现,更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在旧时,每当春节来临,我们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堂房、卧室、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崭新的年画,既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福,消除灾祸与不幸。”村民还给实践队员展示了各式各样的年画,有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这些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感受到其中寄寓着浓浓的情谊。

图为村民带实践队员参观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工艺成品及其发展传承的历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秀彤供图

文化耀千古,薪火永相传

村民带领实践队员队员实际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队员们切身体会到年画传承的不易,现在国家受西方思想的冲击很大,再加上科技的发展,带有神衹信仰的神像画已经不再适合中国百姓的需求,原来家家户户的木质门,现大多数已被防盗门所取代,门神在城市生活中已渐失用武之地。在交谈中村民们也发出了感慨:“虽然咱们现在还有百节年为首的说法,但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我们习以为常的守岁、团圆这些年的节日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新的过年方式使年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那些在过年时享受的准备过程己所剩无几,很少有人去品味年文化的精髓,去领悟它的美好。”

图为村民指导实践队员体验制作木版年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竖方供图

村民的话令实践队员感受颇深,现代社会的发展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走了许多东西,尽管现在年画的发展不尽人意,但是杨家埠的村民们依然秉持着初心,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年画的创作中,不愿让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失传。在参观木版年画的工艺成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看到了传承人们对于传承文化的信心与毅力,一张张,一件件,这些年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艺品,而是精美的艺术品,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工匠们对于美的追求的体现。时代在变化,传承人们也紧随时代变化,他们变换木版年画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形式,以符合当代人审美标准的方式,逐渐形成新的年画情趣和现代年画艺术形式,创作出了许多新型年画,深受人们喜爱,创新了年画的传承路径,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投入到这门艺术中。传承人们深知年画作为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物质表达,是一种气场,更多的反映着中国人过节的精气神,而春节年味儿的消失,部分的与这种气场的消失有一定关系,因此他们坚守着这一文化瑰宝却并不守旧,顺应时代的潮流,让年画回归民间,回归生活,回归春节,回归时代,实现木版年画真正大众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年画制作工坊悬挂的工坊发展介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竖方供图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年画艺术必须与时俱进,以新的审美特点和审美形式来适应现代生活,实现在内容、形式与制作方法上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要保持其仍为大众所认可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喜庆祥和的氛围,进而使中国年画艺术逐步走向日常化、实用化、装饰化、礼品化、收藏化、宣传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4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外国语学院赴阳光学校开展“ 话清明传统,讲英雄故事”志愿活动

4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们赴阳光学校开展清明节主题志愿活动。活动伊始,在小一班的教学中,志愿者们先借以生动的视频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课堂期间……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志愿者于学校11栋宿舍旁的车棚开展车棚整理志愿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早到了集合地。负责人简单讲述了相关活动规则,要求志愿者将车棚里不按规则停放的车移……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餐盘回收、洁净食堂”志愿活动

2021年4月29日,在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志愿者们进行了南食堂一楼进行餐盘回收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早已在集合点穿着好志愿者服装,在活动负责人分配任务……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爱溢校园,情满子由”打扫子由路志愿活动

3月31日,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子由路开展了打扫志愿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领略了校园之美。首先,志愿者们对工作区域进行了划分,各自需要负责好自己的区域,使打扫工作有条不紊地……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天天亲子,书香随行”志愿活动

3月3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赴校外开展天天亲子志愿活动。本次志愿活动共分两项,擦拭书籍和整理书籍。首先,志愿者使用酒精消毒喷雾小心翼翼地喷洒书面,并用毛巾进行细致的擦拭……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执中楼活动

3月19日中午,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清扫执中楼活动。此次活动共有5名志愿者参加,他们高效合作,顺利完成了打扫工作。首先,志愿者身着统一的义工服,积极地前来执……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外国语学院开展“清扫笃行楼,簌簌迎春日”活动

3月19日,外国语学院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清扫笃行楼”义工活动。该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意识,弘扬大学生文明作风。新学期新面貌,八名义工都积极参与,各司其职,认真打扫笃行……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清扫子由路,文明理工人

2020年12月15日,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展开打扫自由路活动,该活动组织志愿者清扫整条子由路,还子由路干净整洁,成为常熟理工学院一张亮丽的名片。志愿者们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点,换…… 外院青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行:走进社会,用身心感受非遗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瑰宝,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体现。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一份子,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非遗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但诗中说…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改善社区民生,共创美好生活
改善社区民生,创造美好生活。为完善社区民生服务问题,了解社区民生实情,2023年1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苯心筑梦实践队”团队成员深入山东烟台莱阳市社区,在多个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普及民生知识,与…
曲园学子三下乡:走近非遗,感悟文化传承
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和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承受来自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面临着被遗忘和逐渐消失的威胁。为深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的深厚文化底蕴,探索非遗传承的路…
曲园学子寒假行:佳物天成,匠心赋灵
为进一步走近非遗,认识非遗,保护非遗,传承匠人精神,继承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实践队近期前往山东多地参观调研,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学习非遗传承人那份在寂静岁月里,沉淀自己…
曲园学子寒假行:刻板描摹出巧工,年画薪火永相续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5日电(通讯员肖秀彤)为进一步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人文底蕴,加强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实践队于2023年1月13日前往潍坊市杨家埠民俗大观园,走进传统艺人的身边,挖…
曲园学子寒假行:刀起刀落,守护年画里的非遗。
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月15日电(通讯员赵华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杨家埠年画作为一项非物质文…
春风催新绿,法治护河安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开展居民普
春风催新绿,法治护河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摇篮,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1月29日,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黄河治理现状,进一步提升沿黄群众的法律素养,推动黄河保护工程的法治…
讲述红色故事,探忆峥嵘岁月——红色小喇叭队文化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深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学生厚植国家情怀,传承红色精神,激励学生践行使命担当,红色小喇叭队于2023年1月25日至1月31日通过讲述红色故事,提高人们的文化自省。团队队员各司…
以青春之躯,助力乡村旅游与振兴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数创桑梓实践团于12月19日至25日深入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村庄风景区进入实地调研。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应当以乡村旅游促…
春风催新绿,法治护河安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黄河护卫社会实践小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开
春风催新绿,法治护河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摇篮,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1月29日,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黄河治理现状,进一步提升沿黄群众的法律素养,推动黄河保护工程的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