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4日电(通讯员 尹宗衍)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面对非遗不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保护与传承方式的探究。1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奔赴青岛即墨国华工艺厂,探索即墨花边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花边,文化载体
为深入了解即墨花边发展现状,实践队成员们来到即墨国华工艺厂和即墨花边博物馆,向工作人员了解了即墨花边的创作缘起和文化特色。即墨花边历史悠久,属于鲁绣的一种。1910年,即墨艺人引进并在当地生产,并结合民间编织、刺绣的特点,在工种、针法、图案上不断创新和改进,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即墨花边。2016年,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已被山东省政府列为名录。走进即墨花边博物馆,各种各样的即墨花边产品映入眼帘,不同的即墨花边作品设计精妙绝伦,被赋予了独特的寓意,这些都是传承人手工制成。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即墨花边技术不断发展,规格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生产工艺要求高,且生产周期长,在织绣上,它运用了70多种花边和刺绣的针法,并用通镶拼,将花边和刺绣连缀成套,使两种不同的针法虚实照应,和谐统一,才达到层次清晰、色调清秀的效果,形成了即墨花边的独特艺术。”
图为实践队员在即墨国华工艺厂进行实地考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纪晓萱 供图
扎根本色,不断创新
实践团队成员随后就即墨花边的创新发展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探讨,作为山东省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当今社会发展和疫情造成的传承困境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在即墨花边的发展上,会加大即墨花边的宣传力度,综合运用博物馆、网站等多种媒体进行收藏性保护和舆论宣传,提升民众对非遗的重视程度,让更多人自觉自愿地投入即墨花边的传承和发扬工作中,定时定点的进行教授,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将优秀的花边文化传承发扬。”同时,还谈到了关于即墨花边商品和商品销售方式的创新。通过将变化不一的非遗表现形式与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相结合,开发出具有非遗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即墨花边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自1956年成立即墨花边厂以来,已由初期的几个品种,10多种规格,发展到台布、餐套、床罩、沙发套、衣领、伞面、钢琴罩等十几个品种,2300多种不同花色和规格。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国华工艺厂也进行了销售方式的创新调整,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也借助了当前迅速发展的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始了网上销售,通过直播等形式售卖花边商品。开展一段时间来,销售额不断上涨。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巨大的转变也促进了即墨花边的可持续传承发展,真正实现了保护和开发的统一。”
图为国华工艺厂工作人员在新媒体平台直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纪晓萱 供图
年味花边,中国特色
让非遗动起来,让年俗浓起来,让百姓乐起来。非遗年俗及文化,因为其承载着的美好寓意,一直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临近年关,走进国华工艺厂,年味也扑面而来,其中各种各样带有新年气氛的即墨花边工艺品,让人们群众充分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营造了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春节年俗文化氛围。为迎接农历兔年春节的到来,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各种各样有关生肖兔的花边工艺品,其中的兔子形态不同,但都栩栩如生,动态十足,表达着幸福美满,人财两旺,五谷丰登等祝福。“人们喜欢这些俏皮可爱,带有年味的花边工艺品,抖音上,网店,新老客户的订单在这一段时间非常多,客户对这些花边工艺品的评价也很高,都挺喜欢。”国华工艺厂工作人员高兴地说。非遗产品新春受追捧的背后,折射出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普遍感觉“非遗产品的品质比较好,性价比高,有传统特色,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的传统非遗项目,经过时代的洗礼和甄选,以全新的面貌回归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热烈追捧,也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思路。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花边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纪晓萱 供图
非遗是世界各民族集体记忆的结晶,在各国文化中都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中国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万千“非遗”积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本身就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一个个不同的即墨花边工艺品,刻印着前行的历史年轮,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传承并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年味更浓,让心灵更有归属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26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