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接千载文化路,迢迢递情永流芳——“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实践队走近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之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并具有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从古至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着中国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为了解当今文化的发展趋势及传承与保护情况,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2023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实践队成员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展开以“思接千载文化路,迢迢递情永流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探寻当地传统文化的底蕴与美丽。
活动开始,实践队队员来到枣庄市薛城区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对当地的人们进行调研,同时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有什么建议等等。接着实践队队员采访了几位当地居民,询问他们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一位热心的居民向队员介绍了当地特色传统文化,包括枣庄鼓儿词、山东琴书、峄县唢呐等。居民女士告诉队员,鼓儿词(又称枣庄小鼓、石门小鼓)起源于枣庄市中区一带,流传于鲁南、鲁西南和苏北地区,表演上独树一帜,“表”、“白”、“念”、“唱”各具特色,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曲艺形式;山东琴书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在鲁南地区和苏北一带常演不衰,演奏的乐器主要有扬琴、坠琴、京胡等,演唱剧目主要有《九女出嫁》、《金杯玉盏记》、《十把串金扇》等。峄县唢呐流行于民间,不断发展壮大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以憨铜杆唢呐为代表,它的演奏讲究喜怒哀乐,演奏技巧“闷、吞、揉、牙、粘、挫、揉、摩、尖、憨、平、塌”。现如今老百姓的红白喜事,生孩子“送祝米”和过年过节及庆典活动都需要吹唢呐以助兴。
随后,队员来到铁道游击队党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进一步了解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在陈列近千件文物史料的展览馆展厅内,队员看到了土琵琶展览,木制的乐器已经褪色,弦线也已经丢失。工作人员向队员介绍说,土琵琶又称柳琴,使用柳木作成,是流行于鲁、苏、皖一带的民间弹拨乐器,因形似柳叶又称“柳叶琴”,又因外形及构造与琵琶相似,老百姓亲切地称其为“土琵琶”,馆中展示的土琵琶正是一名铁道游击队老队员赠送的。抗战时期,土琵琶成为了铁道游击队员们手中麻痹敌人的道具、打击鬼子的武器、歌唱胜利的乐器。土琵琶旋律响起,好像又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前辈们浴血奋战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年代,而他们在铁道沿线的传奇故事会一直代代相传,让后辈永远铭记。200多年来,几经变革,“土琵琶”作为传统文化也走上了独奏乐器的殿堂,实现了华丽转身。
最后,实践队队员对其调研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并通过互联网查询采访中所提到的传统文化,完善了对于优秀文化的把握,深入了解了更多关于当地传统文化知识。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了解到,作为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枣庄鼓儿词、山东琴书、峄县唢呐等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产;而铁道游击队土琵琶是中国人对于和平共生的期盼和向往,更是文化自信所需要传播的优秀传统文化力量。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后代,要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基础上,学会从新的角度看待和体验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扛起文化传承大旗、担起文化传承重任,当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必须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相结合,用有温度的双手展现传统文化的绚丽。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使更多人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热爱它们,这为今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继续发扬光大有着重要的意义。惟愿传统文化风华荡漾,历承经典,与天地共存,辉光长明照四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3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