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独竹漂历史悠久,是凝聚赤水先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还集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于一体。纵观独竹漂千年来的民间体育竞技发展史,是一部见证赤水先民勤劳智慧的史书,也是赤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鲜活物证,它更与红色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独竹漂杂技与红色文化有不解之缘,我们应努力去探寻两者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将两者紧密结合,让独竹漂杂技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中国青年网遵义1月8日电(通讯员陈宗梅)独竹漂,又称“划竹竿”“独竹舟”,是发源于贵州遵义赤水河流域的一种民间绝技,后来逐渐发展为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娱乐和比赛项目。如今,独竹漂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以漂促游、以漂树牌”的良性互动格局。“独竹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赤水县志》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福建人黎理泰从老家上杭引来三株楠竹,植于赤水。楠竹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发现竹子比木料更好用,逐渐将独木漂改为独竹漂。1998年,赤水复兴马鞍山发掘汉晋时期的古墓,有一幅一人双手持竿立于一独木上的石刻图案,后有诗云“茅台斜阳映赤水,残阳几叶贩酒船;独竹飞流飘然过,纤夫逆行步步难”。这表明,赤水河流域的“独竹漂”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独竹漂历史悠久,是凝聚赤水先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还集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于一体。纵观独竹漂千年来的民间体育竞技发展史,是一部见证赤水先民勤劳智慧的史书,也是赤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鲜活物证,它更与红色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独竹漂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写下传奇。1935年,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贵州遵义,遵义会议的召开,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紧接着由毛泽东指导“四渡赤水”,以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据史料记载,在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四渡赤水时,因为沿河的船被国民党炸毁,部队无法渡江。危急关头,红军发动当地群众,利用古老独竹漂侦察敌情,并以独竹为舟顺利渡过赤水河,成功突围,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对于长征的胜利有重要的意义。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粉碎了敌人妄图歼灭红军的计划,使中央红军转危为安,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独竹漂也因此一夜成名,这为独竹漂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独竹漂”也成为了纪念红军“四渡赤水”和“毛泽东畅游长江”的群众性水上体育活动表演项目。1999年,独竹漂作为表演项目亮相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赤水独竹漂团队荣获团体表演金奖。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快慢有序、整齐划一的编排,增强了独竹漂表演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2011年第九届运动会上,独竹漂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9年,赤水独竹漂成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2021年,赤水独竹漂获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独竹漂的众多比赛和表演节目中,表演者们都试图将独竹漂技术与红色文化相结合,2019年9月,由遵义市文化体育旅游局主办,遵义市独竹漂运动协会承办的独竹漂活动在洗马路火柴厂河段举行,演员们在水上演绎了红色故事。据了解,本次水上演绎分为水上红旗秀、红军魂、军民情深、绣红旗、全国人民大团结五个部分,此次活动既展示了独竹漂技艺的高超和丰富多彩,又弘扬和传承了红色文化,将技艺表演和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在一起,也是独竹漂文化传承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独竹漂这项技艺传承人中,遵义姑娘杨柳是佼佼者。在一次采访中,杨柳告诉记者,水上独竹漂这项民间绝技是贵州独有的,她不仅喜欢,更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她还说,“作为一个遵义人,从小听着红军长征的故事长大,我想将红色文化融入表演,让人们通过独竹漂看到红色故事,也让大家看到更精彩的水上独竹漂表演。我希望水上独竹漂划出国门,走向世界。”杨柳的话想必是众多独竹漂传承者和爱好者的期盼。无疑,红色是遵义的底色,是这座城市的底蕴所在。红军长征时期的战斗遗迹,革命老区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遵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种红色之城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独竹漂杂技与红色文化有不解之缘,我们应努力去探寻两者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将两者紧密结合,让独竹漂杂技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6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