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独竹漂,助力红色文化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陈宗梅

简要:独竹漂历史悠久,是凝聚赤水先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还集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于一体。纵观独竹漂千年来的民间体育竞技发展史,是一部见证赤水先民勤劳智慧的史书,也是赤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鲜活物证,它更与红色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独竹漂杂技与红色文化有不解之缘,我们应努力去探寻两者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将两者紧密结合,让独竹漂杂技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中国青年网遵义1月8日电(通讯员陈宗梅)独竹漂,又称“划竹竿”“独竹舟”,是发源于贵州遵义赤水河流域的一种民间绝技,后来逐渐发展为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娱乐和比赛项目。如今,独竹漂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以漂促游、以漂树牌”的良性互动格局。“独竹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赤水县志》记载,在清朝乾隆年间,福建人黎理泰从老家上杭引来三株楠竹,植于赤水。楠竹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发现竹子比木料更好用,逐渐将独木漂改为独竹漂。1998年,赤水复兴马鞍山发掘汉晋时期的古墓,有一幅一人双手持竿立于一独木上的石刻图案,后有诗云“茅台斜阳映赤水,残阳几叶贩酒船;独竹飞流飘然过,纤夫逆行步步难”。这表明,赤水河流域的“独竹漂”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独竹漂历史悠久,是凝聚赤水先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还集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于一体。纵观独竹漂千年来的民间体育竞技发展史,是一部见证赤水先民勤劳智慧的史书,也是赤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鲜活物证,它更与红色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独竹漂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写下传奇。1935年,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贵州遵义,遵义会议的召开,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紧接着由毛泽东指导“四渡赤水”,以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据史料记载,在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四渡赤水时,因为沿河的船被国民党炸毁,部队无法渡江。危急关头,红军发动当地群众,利用古老独竹漂侦察敌情,并以独竹为舟顺利渡过赤水河,成功突围,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对于长征的胜利有重要的意义。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粉碎了敌人妄图歼灭红军的计划,使中央红军转危为安,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独竹漂也因此一夜成名,这为独竹漂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独竹漂”也成为了纪念红军“四渡赤水”和“毛泽东畅游长江”的群众性水上体育活动表演项目。1999年,独竹漂作为表演项目亮相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赤水独竹漂团队荣获团体表演金奖。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快慢有序、整齐划一的编排,增强了独竹漂表演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2011年第九届运动会上,独竹漂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9年,赤水独竹漂成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2021年,赤水独竹漂获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独竹漂的众多比赛和表演节目中,表演者们都试图将独竹漂技术与红色文化相结合,2019年9月,由遵义市文化体育旅游局主办,遵义市独竹漂运动协会承办的独竹漂活动在洗马路火柴厂河段举行,演员们在水上演绎了红色故事。据了解,本次水上演绎分为水上红旗秀、红军魂、军民情深、绣红旗、全国人民大团结五个部分,此次活动既展示了独竹漂技艺的高超和丰富多彩,又弘扬和传承了红色文化,将技艺表演和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在一起,也是独竹漂文化传承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独竹漂这项技艺传承人中,遵义姑娘杨柳是佼佼者。在一次采访中,杨柳告诉记者,水上独竹漂这项民间绝技是贵州独有的,她不仅喜欢,更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她还说,“作为一个遵义人,从小听着红军长征的故事长大,我想将红色文化融入表演,让人们通过独竹漂看到红色故事,也让大家看到更精彩的水上独竹漂表演。我希望水上独竹漂划出国门,走向世界。”杨柳的话想必是众多独竹漂传承者和爱好者的期盼。无疑,红色是遵义的底色,是这座城市的底蕴所在。红军长征时期的战斗遗迹,革命老区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遵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种红色之城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独竹漂杂技与红色文化有不解之缘,我们应努力去探寻两者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将两者紧密结合,让独竹漂杂技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6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为你点灯,助梦起航
为拓宽乡村小朋友们的知识面以及更好的应对开学的期末考试,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小喇叭实践队于2023年1月8日正式开始了线上支教活动。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主要是以ppt演示的形式进行教学。二年级小朋友的第一节课…
寻访名人故居,传承中华文化 专辑一
为了挖掘地方底蕴,传播中华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春递温情,冬阳暖社区”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邢侗纪念馆。邢侗(1551年—1612年),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
曲园学子寒假行,探索社区“数字化赋能”,打造“智慧社区”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基层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基础平台,其治理成效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出现和发展,给社区建设赋予了新的动能,带来了发展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细心寻找角落垃圾,深层清洁环境污染
2022年12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筑梦青春,向党而行”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参加了府新社区组织的爱护社区环境活动。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建设,爱护环境,维护环境的干净整洁,逐渐深入人心…
支教第三天,快乐加倍
2023年1月8日星期日投稿组桂嘉辰今天是支教的第三天,一切都已步入正轨,教学过程已经十分顺利,并没有前几天的结巴卡顿。今天的讲解内容是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端午节)以及作业辅导。在今天的端午节的讲解中,…
笔尖生态 ——蒲公英实践队的第一节公开课
(通讯员陈瑾2023-01-08)此次寒调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今天蒲公英实践队迎来了寒调支教活动的第一次公开课——“笔尖生态”。1月8日8时,成员们在QQ群进行打卡,准备今天的教学内容。9时30分,全体成员及学生进…
曲园学子寒假行 探索数字化社区治理新模式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
在教学中相互鼓励 ——寒调支教活动第三天顺利进行中
(通讯员代朝阳2023-1-8)2023年1月8日,湖北师范大学先锋实践队负责的以“育文化以百艺,承非遗以新章”为主题的支教活动仍在顺利进行中。支教活动第三天,队员们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开展了新一天的教学活动。今日…
用爱导航,让梦起飞 ——蒲公英实践队支教第三天圆满结束
(通讯员邓星宇2023-1-8)为提高大学生教学水平,助力学生实现梦想。2023年1月8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蒲公英实践队队员邓星宇于15时30分在腾讯会议上开启了她的第三天支教生活。课程伊始,教…
散落在闹市的“非遗”小吃—朝天锅 ——曲园学子开展调研传统美食社会实践活动
散落在闹市的“非遗”小吃—朝天锅——曲园学子开展调研传统美食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1月7日,计算机学院食暖人心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食林朝天锅,探寻散落在闹市的“非遗”小吃—朝天锅。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