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青岛1月5日电(通讯员 李欣洁 孙久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之,既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又揭示了我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为学习贯穿党的二十大精神,焕发非遗新生,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名胜古迹,促文化传承”实践队于2023年1月5日来到即墨古城探索、学习、弘扬葛村榼子相关文化。
“葛村榼子”相关概述
“葛村榼子”是即墨当地的一种民间木雕工艺品,俗称饽饽榼子,用于制作面食,主要分布在即墨区龙山街道办事处葛村一带,延续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葛村榼子”是胶东地区民间木雕技艺的典型代表,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目前,“葛村榼子”已被列入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葛村榼子”,2016年,王丕文在当地政府、龙山街道的支持下,在即墨古城开设了老村子榼子坊,逐渐发展成为展示我市非遗文化的窗口。
图为即墨“葛村榼子”传承人——王丕文简介图。通讯员董燕供图。
走进古城,初步探寻“榼子”文化
1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名胜古迹,促文化传承”实践队董燕、李欣洁、刘宏毅三位同学在队长邹雅琪的带领下走进即墨古城西门里大街61号老村子榼子坊一睹王师傅雕刻的风采。走进即墨古城的“老村子榼子坊”,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雕刻精美的榼子,足有200多个式样,这些榼子全部出自非遗传承人王丕文之手。因为这种榼子雕刻技艺源自即墨区龙山街道一个叫葛村的古老村庄,因此,这种榼子又叫“葛村榼子”,它的刻制产品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图为即墨古城西门里大街61号老村子榼子坊店内局部图。通讯员董燕供图。
图为王丕文师傅榼子雕刻相关工具图。通讯员董燕供图。
了解“榼子”制作工艺,细品非遗文化深刻内涵
2012年,葛村榼子被认定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1月,王丕文被认定为即墨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葛村榼子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4月,王丕文被认定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果模(榼子)制作技艺(葛村榼子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12月,青岛饽饽榼子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制作、体验、传承和文创于一体的专业博物馆。王丕文应邀入驻馆内大师工作室,向社会展示、传承榼子制作技艺,弘扬葛村榼子文化。
经王丕文师傅介绍,时代发展到今天,原来陶制、石头和锡等材质的榼子已经消失,现在选用的材质主要是木质。葛村榼子选材精良,一般选用三十年以上树龄的老梨木、苹果木、山楂木、枣木为原料。果树木材硬度适中,颜色暗红,木质细腻,无异味,带有天然的果木香味,采用浸泡蒸煮工艺处理后,木材韧性强,不易开裂变形,结实耐用,使用时间可长达百年。王丕文告诉实践队一行人,从选料、大锯割板、晾干、画纸样、弯锯切割、锅蒸包浆、电刨抛光、凿框刻花、抛光、落款,雕刻出一件榼子需要经过10道工序。
图为王丕文师傅介绍榼子制作工序图。通讯员董燕供图。
继承传统文化,焕发非遗新生
世易时移,随着岁月的流变,榼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过年的时候用,其他节日也有专用的榼子,如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寒衣节的饽花榼子、月饼榼子、果子榼子等。平常日子里,家里有喜事,像结婚娶亲、小孩过百岁、过生日、老人寿宴、上梁盖屋等都要用到榼子,特殊场合,像祭山、祭海、祭河、祭祀等场面,更需要有面食出场,榼子面食制品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文化传统是一条丰沛的河,源自远古,流向未来。关爱它、保护它,让它川流不息,奔涌向前,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今天,这份责任传递到你我之手,为了使文化遗产与时代同行,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共同愿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继承传统文化,焕发非遗新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57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