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聚焦农村宅基地 助力改革新发展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 王萌

大学生网报青岛12月19日电(通讯员 王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探讨农村宅基地流转现实困境,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宅基地矛盾,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在此基础上,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104个县(市、区)和3个地级市启动,进一步深化了改革试点工作。如何盘活利用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鉴于此,2022年1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古厝新生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陶家村,围绕农村宅基地流转现实困境、探索多种形式的宅基地流转模式、健全农户利益保障机制等问题展开实地走访调研、分析当下面临的现实阻碍、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措施和路径,聚焦盘活农村宅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改革新发展。

提前查阅做准备,用心学习做功课

在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前,古厝新生实践团通过国家文件、网络报道、新闻阐述等途径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而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能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改良乡村环境、改变村民固守务农思想……因此,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有效途径。

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面临的“改革要保持农村发展与农民生机的稳定,尽可能防范出现各类风险”和“要激活宅基地利用的持续动力”问题,并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对农村宅基地相应的规定。最终,团队成员为具体了解相关政策举措的落实与实施情况一致决定前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陶家村作为本次实践调研的主要地点之一。同时,为了更好了解当地情况,古厝新生实践团决定开展线下实践调研,并且制作网络调查问卷实现线上线上双管齐下的调研方式。

实地调研得真知 采访交谈获真相

2022年12 月8日,古厝新生实践团到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陶家村。根据前期安排规划,实践团在抵达陶家村后,首先前往陶家村村委会找寻了相关负责人交谈了解到陶家村现如今农村宅基地政策与具体实施措施情况,并且用录音兼笔录形式进行记录,并将了解到的情况与实践团成员进行分享并制定进一步走访计划。

古厝新生实践团通过与陶家村村委会负责人交谈得知:目前农村产业发展受制于现行宅基地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人才的缺失导致了农村产业低速发展,而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可以带动宅基地的改革,能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二是土地,农村建设用地1/2 以上是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很少,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宅基地的盘活和充分利用速度慢。三是资本,宅基地使用权掌握在农民手中,村民大多数为一生务农的农民,不愿将宅基地用于产业发展,这大大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不利于宅基地进行改革创新发展。由此可知,产业的落地与培育需要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支撑,否则难以实现真正高质量的产业融合。

根据进一步走访计划,古厝新生实践团四人一组分头行动,深入走进村中小巷、田间地头,针对现行陶家村农村宅基地政策实施情况以及要如何激活宅基地利用持续动力的问题,与村民们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到村民看法意愿以及对政策的建议。实践团从一生务农的农民、贩卖自种农产品的商贩农民两部分人开展调研。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将问题融入并热心耐心的态度,让成员们在一次次“聊天”中落实采访内容以及实践要求。

汇总成果表想法 盘活农村宅基地

古厝新生实践团在结合线上调查问卷与线下实地走访调研后,通过召开线上会议进行成果展示和实践总结。古厝新生实践团讨论研究得出结果:“稳中求活”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整体基调。“稳”是指改革要保持农村发展与农民生计的稳定。在农村内部形成良好的就业环境可以有效维持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办法。以产业发展带动宅基地制度改革,才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稳妥推进,只有宅基地制度改革成功,才利于与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活”是指要激活宅基地利用的持续动力。如果盘活后的宅基地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效利用的问题,那么农村宅基地改革便成阻碍改革的重大原因。因此,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应兼顾考虑乡村产业规划布局、乡村发展方向、农产品种类、村民意愿……以长远的产业发展来巩固宅基地改革成果。因此,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产业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促进新型人地关系形成,利于盘活农村宅基地、促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实现乡村新发展走向更好未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到达实践地点对采访前商洽相关事宜统筹安排相关活动。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俊臻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陶家村村委会负责人交谈。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俊臻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村民了解家中宅基地使用情况。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俊臻 摄

图为古厝新生实践团成员合照(部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朱俊臻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9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本报讯11月10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19级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去河南博物院进行实践周活动。经过本次实践,同学……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盘活古厝新路,推进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临沂12月20日电(通讯员赵岩)继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之后,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新时代征途上,如…
盘活农村“沉睡土地”,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大学生网报潍坊12月19日电(通讯员李文青)农村土地分为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亿万农民的“命根子”,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全面…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马克思说的真队】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予了中华民族巨大的文化自信与精神动力。窗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民间艺术。为丰富假期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023年1月2日,寒假社会实践队伍马克思说的…
建设农业强国(一)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实践队伍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供给保障安全可靠。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世界上真正强大、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未来一个时期,随着我…
充分认识建设农业强国(五)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实践队伍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纵观世界强国发展史,一个国家要真正强大,必须有强大农业作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
【调查走访民情民意,身体力行文化传承——马克思说的真队】
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大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与所持态度,探究当下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因素,寒假实践队伍马克思说得真队队员曾秋硕于202…
充分认识建设农业强国(四)
“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进新征程”寒假实践队伍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
聚焦宅基地,盘活新路径
大学生网报烟台12月19日电(通讯员邹凯翔)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这也反映出作为土地制度改革最为敏感的领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如何盘活利用闲…
古厝新红利,乡村新发展
大学生网报青岛12月15日电(通讯员刘其睿)土地作为当代社会发展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经济资源之一,其对于新时代乡村的全新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1月28日,国务院农…
喜报|文传王姣副院长主持项目获得2022年教科系统“双服务”优秀项目
在刚刚公布的2022年驻沈高校“双服务”优秀项目遴选工作中,沈阳城市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姣主持的《“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助力区域文化创新发展》项目,获得2022年教科系统“双服务”优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