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起大学生凶杀案震惊全国,在当年那个媒体传播远不及现在的年代,其依旧成为了百姓们茶余话后必谈的话题,它就是“云南马加爵案”。这起引发全国上下轰动的案件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22岁的大学生,在即将告别大学生活、踏入社会的时候,在短短三天内连续杀害了与它共窗4年的四位同学呢?
现如今,距离“马加爵案”事发已经过去了18年,在回顾当年这起大案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对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有着更深的思考与反省。在探讨“马加爵案”所反映出的问题前,我们先对“马加爵”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能探究出他在本案件中的心理历程。
一、马加爵的故事
1.刻苦学习,考入云南大学
1981年,马加爵出生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一个名叫马二村的小村庄。村子不小,人也不少,但走出来的文化人却没有几个,大多数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几亩田地中挥洒着汗水。而在当年的教育条件下,读书的人很少,能考上大学的人更少。所以,在马加爵所在的村子里,人们是特别推崇读书的人,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文化人,考上大学,走出这个偏僻的乡村。而在马加爵家里也是如此,马加爵的父母亲都将马加爵视为全家的希望,即使家里条件再困难,他们也从未动过让马加爵休学去打工补贴家用的念头,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许多年轻人都是十五六岁就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弃学打工的。这也不难看出,在家里马加爵过得还是很幸福的。在父母这样的付出下,马加爵也很争气,在学习上他非常的刻苦,高中时期他参加了全国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获得了省级二等奖。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最终他也不负众望,取得了成功,如愿考上了大学,进入云南大学中的生物学专业进行学习。当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应该是很幸福的,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而且还没有辜负全家人的希望,本以为这会是他人生新的起点,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几年后,他却再也无法从这里毕业,进入社会中。
2.出身贫寒,在大学里不自信
在村里上学时,因为大家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所以马加爵并没有什么自卑的感觉。即使到了县城读高中,因为同样有着很多农村出来贫困家庭的学生,也依然没有让他自卑。可是,到了大学里,同学们来自天南海北,马加爵突然发现,自己的条件是那么差,自卑感油然而生。
首先是来源于家庭条件上的自卑,在大学里,大家时不时的就外出聚个餐,同学们各个穿着时尚,用着时髦的电子产品,交谈着时尚的话题,而他上大学交学费就几乎耗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所以他基本没有什么生活费,穿着的衣服、用着的东西很多都还是在高中用过的,在学校打饭时也只能吃馒头配咸菜,这时候,他发现自己很难融入周围同学的圈子。
然后,可能是由于马加爵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家里帮父母很多农活,所以马加爵的皮肤在一众同学里是显得比较黑的,再加上个头不算高,以及从小到大几乎没用过护肤品,他的皮肤也显得比同学们油腻很多,所以他对自己的外貌十分不自信,有时候甚至别人多看他几眼,他都觉得别人是在不怀好意。
另外,在以前高中上学时,马加爵因为埋头于学习,而那时候的所有的同学也和他一样,基本很少打闹玩耍,所以他在高中时期并没有太多的朋友,和别人也没有过太多的交流。而到了大学里,因为学习压力相对小了很多,大学里的活动也非常的多,人际交往就变得频繁起来。这时候的马加爵发现,自己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想参加集体活动,偶尔加入还因为自己沉默寡言而显得格格不入,此后他就越发地独立活动。无论是在寝室里,还是班级中,他都是没有什么朋友,每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上课,成了同学们眼中的“独行侠”。
3.努力尝试着融入团体
因为沉默寡言,又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所以马加爵的大学生活基本上是宿舍-教室-食堂这样的三点一线。但是看着班里同学们三五成群,或一起去打球,或一起去自习,或一起去聚会,马加爵只是在内心中羡慕。他并不是不想交朋友,相反他很渴望友情,但内心的自卑让他觉得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后来根据事后记者们的采访,马加爵当时也是曾经想过打破自己内心中的自卑,于是他选择了主动去认识一些新朋友。之所以是去认识新朋友,而不是和自己熟悉的老乡、班级同学交朋友,是因为他觉得那些人知道自己的所有情况,包括家庭条件、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各种让他自卑的因素。
所以他认为只有在那些对他完全一无所知的新朋友面前,他才不会自卑。可是,事情的发展似乎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顺利。有一次,他好不容易认识了几个新同学,大家也约了一起周末去学校外面游玩。可是,那一次他们出去游玩后,同学们买这买那,而他只能捂着兜里为数不多的钞票,畏首畏尾。几个心直嘴快的同学当时就开玩笑和他说,和他玩没意思,下次还是不叫他了。而这些话,马加爵都听得真真切切。也许这些话在那些同学那里,可能就是一句玩笑话,可在马加爵的世界里,就如同原本温和的春季,下了一场淹没膝盖的暴风雪,将他给打伤。
再有就是在后来,马加爵用自己长期节俭生活、勤工俭学所积蓄下来的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电脑,在当时电脑也算是一个稀罕的物件,而马加爵也是他们宿舍第一个拥有电脑的人。在电脑的问题上,马加爵是很高兴的,他也和舍友们说有什么需要用得到电脑的地方就来找他。这原本应该是一件促进马加爵和舍友们关系的好事情,但是现实却并未如此美好。也许是同学们平时和别人开玩笑惯了,便有人调侃了一句“哟,铁公鸡拔毛,真是太少见了”。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马加爵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
4.真正的导火索
之前发生的种种不愉快都只是累计在马加爵的心中,而真正的导火索却是一场牌局。因为在这场牌局中的口角,马加爵心中的魔鬼被释放了出来。
2004年2月,寒假到来,因为家里离大学不近,所以马加爵为了省钱,在假期里并未回家,而是在学校附近打工。在临近开学的前一周,学校里的人陆续都回来了,昔日冷清的宿舍楼道又开始热闹了起来。此时,刚好马加爵宿舍里的舍友想打牌,最后人手不够,就把以前都是在旁边观望的马加爵也叫上一起玩。
马加爵虽然基本没有打过牌,牌技也不怎么好,但是他的记忆能力和数字推理能力非常强。因此,几轮牌打下来,马加爵竟然意外地赢了很多局。本以为拉马加爵进来玩就是凑个人数,没想到还让他这个新手赢了那么多局,这让宿舍中的邵瑞杰有点不开心,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马加爵肯定是出老千,耍赖。本来也只是一点牌局上的小情绪,但是邵瑞杰并未止于此,他还将马加爵平日里私下告诉自己的一些小秘密,也公布于众。例如,马加爵也想谈恋爱,喜欢哪个哪个女生,甚至偷偷跟踪过别人,别人看不上他。总之,为了出气,邵瑞杰半真半假地公然将马加爵的私密事情说了出来。要知道,对于马加爵这种内心自卑且偏执的人来说,他们最在乎的就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马加爵认为邵瑞杰是在污蔑自己,当场据理力争和邵瑞杰争吵了起来,互相之间也各自飚了骂人的话。虽然这场争吵最后在其他同学的劝阻下,没有继续发展下去,但马加爵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再加上邵瑞杰提到了他的以前,也让他以前积攒下来的情绪被点燃了。心中的的怒火让他觉得,自己不能这么被欺负,需要教训教训邵瑞杰。
而心中的恶魔一旦被放出来,就很难收回去了。在争吵过后,马加爵一个人越想越觉得对方在公开场合污蔑自己,以后自己就会被别人认为是那种做人有问题的人,于是就想狠狠报复邵瑞杰,让他知道污蔑自己的后果。到了晚上,马加爵到学校的小卖部买了一个锤子,然后回到了宿舍。回到宿舍后,马加爵内心中越想越激动,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与其让他人耻笑,还不如豁出去了,给那些嘲笑过自己的人一点颜色瞧瞧。可以说,这个时候马加爵内心中已经对邵瑞杰起了杀机。
但是好巧不巧,马加爵的另一个舍友唐学礼在当天晚上回来了。唐学礼是一个对谁都和和气气的人,包括马加爵,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与马加爵无怨无仇的人,却成为了第一个倒在马加爵那个罪恶的锤子下的人。因为唐学礼的在场,马加爵当晚并没有找到对邵瑞杰动手的时间。夜里,马加爵在床上越想越气,辗转反侧,将一切都怪罪到刚刚回来的唐学礼身上,认为是他的出现而导致自己计划失败的原因。于是在第二天,邵瑞杰外出游玩后,马加爵将在宿舍收拾东西的唐学礼给残忍杀害,并将他的尸体藏宿舍的柜子里。到了晚上,邵瑞杰回来后并未发现异常,于是和平常一样在素色泡起了脚,就是这时候,马加爵用锤子从后面敲死了邵瑞杰,然后再如法炮制的将他的尸体藏在了柜子里。本以为这起惨案到此就结束了,但是在马加爵处理尸体时,隔壁宿舍的杨开红恰好来串门,亲眼目睹了地上的惨状。看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已经暴露,红了眼的马加爵顿时一不做二不休,又用锤子结束了杨开红的生命。就这样,短短一天之内,马加爵就在宿舍里用锤子结束了自己三个同学的生命。事情仅仅过去了一天,马加爵突然记起来,班级里的龚博,上次过生日请了班里所有的人,就是没有请自己,摆明了就是看不起自己。而且,邵瑞杰在打牌争吵时,还拿这件事情来刺激了马加爵。所以最后,马加爵也将龚博骗到自己宿舍,用锤子把他给锤杀了。
后来被抓后,马加爵交待,在他动手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个人,但是自己没有下手。那个人就是林峰,虽然当时马加爵也怀疑林峰曾经听到什么动静,会不会立刻去报案,但是想到他自己有一次生病的时候,林峰曾经主动给自己买过药还带了饭,所以最后就放过了他。
自此,在短短的三天之内,马加爵就用他那个罪恶的锤子,亲手结束了四名同窗好友的生命,从一名即将踏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成为了犯罪分子。
二、“马加爵案”中看出的问题
马加爵一案给我们心灵造成的震撼却是难以平息的。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仅仅因为“吵架”就有预谋地连续杀死4名同学,其行为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无疑是值得探究的。“马加爵杀人案”对于那些受害者来说,是个悲剧;对于那些受害者的家庭来说,是个悲剧;对于马加爵案发生的班级、学校来说,是个悲剧;对于云南省、整个社会来说,是个悲剧;对于马加爵本人来说,也是个悲剧;即便是对于捉拿马加爵案犯的公安厅公安人员来说,从他们当时的心情来看,也是百味都有、沉重万分,也是个“悲剧”……所以,一位专家说得好:“马加爵事件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学校的悲哀,被害者及其家属的悲哀,当然也是他本人最大的悲哀。马案的审判没有什么大快人心,只让人万分痛心!悲剧千万别重演!”而联想浙江大学农学系学生周一超因对自己参加的公务员考试录取工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遂报复杀人,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属实,几次将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喂熊、泼熊,导致数只黑熊、棕熊重伤。由以上种种,我们不禁要问:被社会视为栋梁视为希望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青少年的心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尽管马加爵、周一超、刘海洋这样的人只是大学生中的极端个例,但他们在遭遇挫折时亮出的冷冰冰的锤子、刀子却令我们真切地看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所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从作案过程不难看出,马加爵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异常”,这种人的自我概念有偏差有一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往往具有攻击性和毁灭性,只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会激起他不安全的防范心理。这种人在攻击别人时往往不计后果。马加爵杀完人后并不是销毁尸体而是放在卧室内,从这点可以判断出他是个封闭简单的人,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做事不考虑结果,也就是具有“变态性人格特质”。马加爵的人格缺陷与家庭教育有关,由于成长在农村,马加爵成长的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他的个人空间非常狭隘,个人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他对社会、对别人的理解只能通过自己的猜测来获得,这也就造就了他对他人看法很在意,对他人充满不信任的后果。
而通过“马加爵案”以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乃至青少年中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是学业问题因为学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二是人际交往问题。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由于自身条件不好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往往因此变得孤僻;三是由于家庭不稳定而导致的个性问题;四是失恋问题。而当下普遍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的心态和焦虑的心情。随着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他们往往发现自己许多方面比不上别人,于是就产生了不如意、不幸福感。往往文化层次越高对自己期望越高的人这种不幸福感就越强烈,这种人就越容易走极端。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而是采取各种自虐或攻击的做法。
而且“马加爵案”不仅凸现了在我们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珍惜人生的价值,还不重视生命的意义,“人权意识”极其淡漠。对于马加爵来说,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人活在世界上是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又是什么?也许他对于生命的意义只有漠视,尤其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意义、价值的认识更是如此。反观当下,在我们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少年,作践自己的,作践他人的生命的,视生命为儿戏的,简直是太司空见惯了,自残有之,轻生自杀有之,铤而走险的有之,“人的意识”、“生命的意识”、“人的价值的意识”以及“人权意识”极其薄弱,甚至包括许多有文化的、年轻的大学生。
马加爵曾经这样对他的姐姐说:“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100年后,早死晚死都是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老是钻牛角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想这个问题想不通。”在他看来,既然早死晚死都一样,那么,身边的人早死晚死又有什么差别?马加爵对人的生命就是这样的认识,对人的生命意义就是这样的“钻牛角尖”,当他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他就这样随意地轻易地置人于死地。马加爵为什么为了“一点小事”就杀人,确实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在这一杀人案背后很是凸显当下不少青少年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漠视人、漠视人的生命价值这一“社会病”的可怕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22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