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丽芳 蒋佳欣)7月26日,湖南师范大学“夏布微凉”实践团队来到了湖南浏阳市高坪镇,走访夏布手工艺人谭智祥,亲身体验夏布的制作流程,并调研了浏阳夏布的发展现状。
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的织成的布,因其透气、吸汗、抑菌,是理想的夏季衣料,故称为夏布,有“天然纤维之王”“中国草”的美称,曾经是古代贡品。从古至今,湖南浏阳都是夏布的重要产地之一,谭嗣同曾称浏阳夏布“战天下商务而未尝遇敌”。
从苎麻蜕变成夏布,需要经过打麻、绩麻、整经、穿筘、上浆、纺布等等工序。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复杂,基本上是纯手工制作,一匹质量上乘的夏布需要手工艺人在时间长河中不断摸索洗练,所以高坪镇的人们多从小时候就向上一辈人学习夏布手艺。
谭智祥是浏阳当地技艺最为精湛的夏布传承人。他从14岁开始向父亲学习织布,几十年来的辛勤积累让他对夏布的全套工艺流程都了然于心。调研队员们到达谭师傅家中时,他正坐在家门口穿筘,所谓穿筘,把一根根的线交叉穿入一条条的筘眼里。织普通夏布,是418个筘眼,每个筘眼里有2根线,即836根线。如果要织最好的夏布,那苎麻的纤维就要分得更细,谭师傅织到现在最好的夏布,穿筘时达2000根线。
谭师傅和队员们说,穿筘时“一根都不能错”。
随后,队员们一同参与到夏布的制作过程中,切身感受了手工艺品的魅力。
然而曾经辉煌一时的浏阳夏布,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
与浏阳并列为全国三大夏布生产基地的重庆荣昌和江西万载相继在2008年和2009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至2017年,浏阳夏布才被列为“长沙市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谭智祥提到,曾经的高坪镇,家家户户都在做夏布,如今做夏布的人寥寥无几。夏布微薄的利润是致使夏布人转行的重要因素。
一匹25米长、20公分宽幅的夏布耗费20个工时,加上后期工艺,近乎个把月才可完工。而这匹布最终卖出去的价格在500-800元。
人工成本过高的同时,我国生产的夏布也缺乏深加工。目前我国夏布主要用于出口,国内市场尚没有充分挖掘。谭师傅提到,他一年产量大约为1300匹,其中1000匹出口日韩,且都是坯布。
谭师傅的作坊主要是他和妻子,忙不过来时也会请村里其他人帮忙。高坪镇现在的手工艺人年纪较长,年轻一代掌握夏布技艺的人较少。谭师傅和阿姨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一名医生,二女儿正在读高中。阿姨说,两个女儿会做夏布,但将来并不打算从事夏布行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