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倡导低碳环保 普及节能减排

来源:代铭阳 作者:林宣妤 高丽云

近些年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倡导和日益普及的生活新方式。“低碳环保”这个词虽已耳熟能详,但“低碳环保”的意识是否深入人民群众?对此,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碧水蓝天实践调研队在7月25日至27日前往杭州下沙云滨湾社区、围垦文化广场和围垦文化公园,对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

增绿减排中国贡献突出,蓝天低碳共赢需全社会共同参与。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高,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日益严重,导致了极端天气的增加,南极、北极冰川过度融化,极易引发气候危机。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途径。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要想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就是要顺应群众的需要并依靠群众的力量来实现。因此,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碧水蓝天实践调研队以低碳环保为主题,利用问卷和随机访谈的形式,针对不同人群,深入社区、街道、商业区等场所进行调查,为社会转型的群众基础进行事实验证。

围垦文化广场位于下沙六号大街与之江东路交叉口,再往东走可以达到之江东路,之江东路外就是钱塘江。这里便是碧水蓝天实践调研队的第一站。

实践小组以围垦文化广场为中心向周边展开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问卷调研,并且对钱塘区的市民进行简短采访,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理念。

在围垦文化广场调研的这一天,实践小组深受围垦文化的震撼。下沙围垦文化广场树立着一座座与围垦相关的雕塑:有的扛着锄头,挑着扁担;有的拿着铁锹,拉着车,一座座雕塑描述着劳动人民全神贯注地进行筑堤围垦的场景。“下沙围垦的万众一心,战天斗地,不畏艰难,力创伟业的围垦精神,是下沙人民的宝贵遗产和财富。”这是下沙围垦碑上的一段话。碑上短短几百个字讲述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围垦历史,字里行间透露着老一代拓荒人迎难而上,只争朝夕的拓荒实干精神。

减少碳排放,是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随后两天,实践小组组成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低碳单车小队,带着宣传红旗,前往围垦文化公园、云滨湾社区调研,最终集结于钱塘江畔,分享此次活动的感受与收获。

脚踏实地“尽精微”,着力“关键小事”。低碳环保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要从每一个人做起,要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不留遗憾给子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绿色遗产,。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

通过整理,发现调查问卷的受众群体年龄主要集中在18至50岁,极少部分在18岁以下或50岁以上;对于各种垃圾的分类一般了解,少数非常了解或不了解;大多数希望能够加强环保力度,强制进行垃圾分类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天里,随机访谈的受访者达数十个,采访了当地居民、学生以及外来务工者。从与当地居民的访谈中,小组了解到,杭州当地的环境建设提升是较大的。和以前相比,路面整洁了,绿化增加了,河道干净了,而且增加了公告栏,小广告乱贴的现象也好了很多。另一方面,当地居民认可政府开展的环境治理行动,尤其以五水共治、美丽河湖行动为主,“臭水河”变成了“幸福河”,困扰当地居民许久的臭气消失了。除此之外,各个地区的饮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

在问到是否为低碳环保做出一些实际行动时,全部受访者都表示有,如看到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不乱丢垃圾、进行垃圾分类、无人时关灯关空调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聚沙成塔,一点小小的力量或许不能改变什么,可是许多小小的力量在一起,就一定能改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0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强国,航天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航天要心怀“国之大者”,朝着建设…… 周子童 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中量大学子赴安吉竹乡,探索“双碳”共富路

为探究“竹林碳汇”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并行发展,了解竹产业以何种方式顺应新时代潮流,7月4日,中国计量大学“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并学习…… 泮少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查看全文 >>

稿件代发至国家级媒体获得评选评级优势

精选各类重点媒体、门户网站、流量自媒体 一站包办 何需东奔西走…… 国家级媒体 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竹友中学课外辅导活动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竹友中学进行课外辅导活动。下午1点整,志愿者们由南门出发。路途遥远,志愿者们仍热情不减。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校园服扫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常规扶扫活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半,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南门附近开展常规服扫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天气严寒,但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的热诚之心,志愿……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成功开展新都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新都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等候患者进行医院问卷调查马甲…… 张烨苓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记石工院青志协军屯小学禁毒宣讲为预防青少年吸毒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9年6月6日在军屯小学开展禁毒宣讲活……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松鼠AI栗浩洋:AI+教育能把所有人培养成精英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成功召开。本届年会期间,AI数据处理、人与AI如何相处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参会嘉宾的思考。3月27日,在IT 领袖圆桌闭门会议后,环球网财经专访了松鼠……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青马工程”学员开展爱心书屋构建活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应总书记对于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属于青年人的一份力量,5月17日-5月26日,西南石油大学南…
大工学生进云南,点亮山村孩子知识梦
蔚蓝明亮的天空,蜿蜒回旋的山路,层山叠嶂间瀑布飞流而下,漫山苍翠中零星散落着几户人家。南筐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火德红乡。或许在旁人眼中,它仅仅是一个群山之间的小村落。但是于大连理工大学盘…
小电池,大智慧
6月30日早上九点,“化梦为实,源梦英才”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芜湖天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实地考察与沟通交流,调研参观企业生产流程。活动伊始,团队成员按照负责人的指示依次进入锂电池生产车间进行参…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传承历史思想 创新乡村发展
乡村发展是我们党百年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战略,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切身感受乡村的发展过程,2022年7月25日,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彦懿在当地公安局进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体会摘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践行从书本走向实际,2022年7月20日,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彦懿前往和静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暑…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美丽乡村 锦绣山河
近些年来,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社会倡导和日益普及的生活新方式。“低碳环保”这个词虽已耳熟能详,但“低碳环保”的意识是否深入人民群众?对此,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
长安大学赴陕西咸阳“踏壮阔百年征程路·寻峥嵘党史初心途”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为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点亮时代明灯,2022年8月13日至1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咸阳“踏壮阔百年征程路·寻峥嵘党史初心途”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教师张…
长安大学学子暑期社会实践,返家乡进行乡村文化建设
为助力我市乡村振兴建设,集安美术工作者响应号召,利用疫情居家期间,创作了一批国画、漫画、剪纸等美术作品,准备等疫情平稳后,由集安市文联装裱制作,赠送给乡镇基层,帮助部分乡镇开展文化宣传。在此特…
山之上,国有殇——寻访家乡红址,赓续红色血脉
享有“中国抗日第一山”美誉的抗日山位于革命老区——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文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是滨海军区甚至山东军区的精神制高点。8月14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烈士精神”…
新时代下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调研 ——西工学子暑期三下乡活动
为了解纪念与探寻前辈们的革命征程和了解与宣传中国的剪纸文化,“新时代下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调研”实践队于今年8月前往富有红色革命文化与饱含剪纸文化的陕北进行探访。在感受先辈们的不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