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大实践团探访西迁第一站:重走文军长征路 寻觅前辈求是魂

来源: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作者:季德贤

“西迁”是浙江大学校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传递出的“西迁精神”更是求是精神的重要组成。为进一步感受并弘扬西迁精神,7月17日至7月19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重走西迁路”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发前往建德市开展社会实践,追寻烽火乱世下留存文脉的求是足迹。

新安江边寻故址,严州府前觅芳魂

1937年,为躲避日寇战火,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浙江大学师生踏上了长达两年半的西迁办学之路。在西迁第一站的建德市梅城古镇中,求是遗迹比比皆是。经过规划,实践队员们决定从浙大西迁纪念馆出发,沿着府前街,经过玉带河,再到新安江畔。北门街旁的西迁纪念馆也是竺可桢老先生的故居,队员们主要在这里挖掘西迁故事,学习西迁精神。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员们走进陈列室,仔细观摩浙大西迁建德的资料,重温文军长征至建德的艰苦卓绝的历史。讲解员谈到,浙大师生在抵达梅城后,化整为零,分散在梅城不同角落开展教学活动。竺校长将校总部设在总府后街方家,他自己则住在一位教员的娘家,即竺可桢故居。当时条件极为艰苦,人多房少,饮水、食物、照明等都是挡在浙大师生面前的拦路虎,现状如此,浙大师生仍艰苦奋斗,坚持开课。队员们也了解到十二勇士投笔从戎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浙大学子的满腔热血和爱国热情,并致以深深的敬佩。

实践团队员们又陆续参观了浙大西迁总办、教务处和教授楼。它们的表面几乎都是青铜色的墙面、布满青苔的柱子和腐蚀的砖块,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情况,其中教授楼保存最好。在教学楼中,尚有课程表、课桌椅、牌匾等旧物留存,从简陋的室内布设中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的条件之苦,教员、学生学习生活之朴素,在教务处的墙面上,仍悬挂着竺可桢老先生“求是精神”的题字,笔力遒劲,引人深思。

保护文军旧址,留存精神源泉

实践团成员也采访到了梅城镇梅花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队员们,梅城古镇中还有着许多的浙大西迁遗址,例如林场和教学员住所等,但由于太零散,很多并没有被纳入古镇推荐的参观路线中,甚至不为外人所知。虽然也有一定的保护,但是保护的程度也没有参观路线中有力、有效,因此,他们呼吁更多团队和个人的关注。队员们还注意到,古镇中重要的建筑遗址等有旅游公司参与保护和修缮,虽然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这样的保护其实是较实用而高效的一种手段,可以进行一定的推广。实践团队员们表示,作为千年古镇,梅城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是西迁精神的源源头活水,两者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做好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一定能让小镇更加璀璨生辉。

赓续文脉扬正道,求是青年再出发

建德此行,实践团队员们不但感受到了建德梅城古镇中的求是遗风,还领悟到敢为人先、吃苦耐劳、学以报国的家国情怀。队员们一致认为,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这样的精神还需要越来越多的浙大人的宣传与弘扬。因此,除了实地走访之外,队员们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以及线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向群众宣讲浙大西迁精神,弘扬西迁精神,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西迁精神的传承。大家认为,建德一行不是终点,而是中途,甚至是学习并践行西迁精神的起点。

最后,实践队队长季德贤总结说:“走在古镇当中,我们从古朴的书籍、旧物等资料中可以看到无数浙大先辈不畏艰苦、求是创新的身影。我们也可以感悟到前辈们心中所想亦非小我,而是家国。家和国,求是和创新,是对西迁精神的最好注解,希望我们一起共勉,将此行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西迁精神,传播出去,传递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对前辈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3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赴山东省16地市关于商业健康保险对多维度健康状况影响调研团成员感悟(三)
经过这次的活动,我对全民医保以及本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是对医保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此次调查,我发现我市居民在对待医保问题上较之于前些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改观,…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赴山东省16地市关于商业健康保险对多维度健康状况影响调研团活动纪实
在本次的问卷调查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人们的热情和热切。我是聊城人,所以我在晚上去了聊城的一个城市空地小角落上,想着在那里偶遇人们来进行问卷调查。那里生机勃勃。音响时刻发出富有节奏的声响,很多爷爷…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职手前行”团队调研分析
n“职手前行”团队调研分析回顾本次调研采用线上形式,团队发放百余份调查问卷,问卷风格活泼有趣,调查对象参与度高,题目涵盖年级,专业等基础信息,是否参加过岗位实习,参加岗位实习的途径与目的以及岗…
“大爱无疆”-民族团结一家亲
“大爱无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大爱无疆”把爱献给新疆暑假实践心得“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高亢的民族团结之歌,需要一同传唱;鲜艳的民族团结之花,需要用心呵护;盎然的民族团结之…
百廿南师调研团队对受调研对象对了解南师大百年校史的态度分析
在对了解校史态度问题的115份抽样调查中,几乎大多数受调研对象愿意或能够接受学习校史,正向与反向态度比例约为37.3142:1,表明正向态度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说明了团队以一百二十周年校庆为契机的校史学习宣…
受调研对象对了解南师大百年校史的态度分析
在对了解校史态度问题的115份抽样调查中,几乎大多数受调研对象愿意或能够接受学习校史,正向与反向态度比例约为37.3142:1,表明正向态度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说明了团队以一百二十周年校庆为契机的校史学习宣…
百廿南师调研团队对校史的宣传渠道受众分析
在对受调研对象了解校史的渠道的115份抽样调查中,约七成受调研对象通过入校时学校组织参观校史馆来了解校史,约六成受调研对象通过学校网站来了解校史,约四成受调研对象通过学长学姐的介绍、班级组织的活动…
百廿南师团队对校史的宣传力度反响分析
针对校方对校史的宣传力度,在115份抽样调查中,受调研对象的反馈态度良好。约80%的受调研对象肯定了校方的宣传力度之大,约12%的受调研对象认为校方的宣传力度一般,仅8%的受调研对象没有给出积极的反馈。这些…
百廿南师调研团队受调研对象对校史资料的了解现状分析
在对校史资料(包括书籍、网站、文献等)的了解现状问题的115份抽样调查中,受调研对象中专门了解过与未专门了解过的比例大致为4:6,这一结果暴露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对理解、吸收校史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不高。数据…
英雄火炬永不灭,革命精神代代传
最后一站团队又来到了梅山水库,参观了雄伟的大坝,梅山水库,波涛荡漾,群峰侧映,植被茂盛,风光旖旎,被誉为“高峡平湖”。景区周围附近还保存有许多永载史册的革命旧址,如闻名于世的立夏节起义旧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