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助力乡村垃圾分类,共建美好社区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作者:刘延明悦

青春闪耀南理工,能动学子在行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政策,体悟社会实情,助力建成和谐新社区,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青点新意小队于2022年8月6日至20日,前往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成功社区开展采访和宣传等一系列垃圾分类相关活动,小队成员怀着满腔热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助力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

同谱垃圾分类曲,共唱环境和谐歌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垃圾分类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培养大家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据《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小队对当地居民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调研,走进家中,与居民们亲切地交流,并在征得村委会同意下,在社区垃圾投放处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公益海报,详细的介绍了可回收物、湿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帮助居民更加精准的进行垃圾分类,并不断加深居民对垃圾分类规则的了解。

垃圾分类始于心,持之以恒在于行

在走访的过程中,小队观察到,成功社区的街道十分整洁,沿路上不乏“文明之家”、“光荣人家”的身影,每一家的门口都摆放着“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垃圾分类桶,在每一个路口都设有垃圾集中分类点,并在墙上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垃圾分类的规则。通过小队的走访了解到,社区内安排了街道值班人员洒扫卫生,定期有人检查各家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成功社区的居民已初步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坚守好风气,坚持好习惯,坚定好导向,在持之以恒中完善与发展,才能从一小步跨成一大步,从星星点点的三两地区发展成可以燎原的全国普及。

垃圾分类忌空想,脚踏实地出成绩

走访时,小队对每户走访居民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赠送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知识手册和《配合垃圾分类,争做文明市民》的宣传手册。在争得居民同意的情况下,邀请居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垃圾分类调研问卷,其中包含20项选择题和1道问答题。小队共走访约20户家庭,调研80余人次。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社区以老人和儿童为主,壮年多数外出工作,调查中发现虽然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规则并非完全熟悉,但是得益于当地社区的治理与宣传,居民对垃圾收纳态度十分积极,使得街道非常整洁;此外,当地曾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也让更多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新概念,新意识。由此可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做好宣传,杜绝假大空,强化居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合适的奖罚机制,垃圾分类才会落到实处,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才会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构建文明社区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疫情难过关关过,信党依国家能安

在小队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小队发现社区居民对于医疗垃圾的分类普遍良好,通过采访小队了解到在2021年暑期,当地新冠疫情爆发严重,对于医疗垃圾的处理在当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社区宣传科普和网络资料查询,当地居民普遍建立良好的医疗垃圾处理意识,降低了新冠的传染率,做好了合适的自身防护和减少社会层面的传播。新冠疫情肆虐,当地政府迅速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控,实施一家只留一人,其余人均外出隔离的政策。在封闭期间,政府及时给居民配送充足的生活物资,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共渡难关。当新冠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身上,更让人感受到疫情来临时的无力与恐慌,但在与居民对话的过程中,居民对国家政策的无条件配合、对社区领导者的认可与支持却也让小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可靠。

垃圾焚烧巧发电,领跑世界护家园

在进行对成功社区的调研之后,青点心意的小队成员又联系到了全国居首位的垃圾焚烧发电公司——中国光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并对该公司进行参观和采访。公司相关部门带领小队成员参观了展示厅,并向同学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在参观与采访的过程中,小队成员了解到垃圾焚烧并转化为有效的电力、动力等是目前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全国垃圾分类的普及,能够更好帮助政府以及各个相关部门减少处理垃圾的成本,以更少的投入换取更多的能源回报。据悉,光大环境公司致力于研究处理垃圾的技术,如何提高图谱法垃圾分类算法的精度,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完成脱硫。如何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都是该公司在解决的问题,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更高效率的利用垃圾,变废为宝,是全世界都在积极奔向的目标。

结语

在此次社会实践调研中,青点新意小队以宣扬垃圾分类为导向,以了解相关政策,采访相关企业为内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疫情后访问,将调研的深度与温度结合,总结提炼出当地实行垃圾分类的经验,并为未来环保工作积累经验。

科学管理,因地制宜是推行垃圾分类思考的方向,如何贯彻落实、严抓细节、促进习惯养成则是基层工作者面临的困难。不断深化垃圾分类意识,积极调动居民自觉性、主动性和培养主人翁意识,合理规划社区勤务安排,妥善对接垃圾回收公司等,将是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

小队成员:田艳萍 刘延明悦 毛乙同 曲文博 杨国宇

指导老师:崔钰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6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五日

7.12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五日,-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经过了14天的实践活动以后,队员们终于把本次实践队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因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将实践队……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四日

7.11日。实践活动的第十四日,今天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倒数第二天,经过十三天,队员们的努力与学习,终于把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从一开始的黄庄小米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到第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三日

7.10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三日,讲过昨天的初步汇报和定稿以后,队员们将老师和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应用于参考,对于实践队初步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队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二日

7.9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二日,昨天的活动中,队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石墨面粉的设计任务进行了分配,标志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品牌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包装设计。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一日

7.8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一日,在实践队伍三天的努力下,黄庄小米的品牌标志设计以及黄庄小米包装设计已经完成,队员们在这三天中积极应对,用心设计,每隔一天都会整理当前阶段的成果和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日

7.7日。实践活动的第十日,经过昨天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实践队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成果汇报以及定稿的工作,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九日

7.6日。实践活动的第九日,z昨天,我们实践队的队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进行了初步的汇报工作,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八日

7.5日。实践活动的第八日,经过了一周的讨论和整理以后,我们睡觉哦就队伍决定选择黄庄小米进行小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实践活动对象,因此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根据现有的实践队员进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人生几何,该冲就冲!
大家都说高考是人生第一道分水岭,而考研就是第二道。显而易见,大家都把考研当成了一次重生的机会,也不例外。在人生中最朝气蓬勃的阶段,我们应该奋力一搏,为自己拼搏出一个美好的未来,才不负青春年华。…
以杭州市临安区集贤村为例,看新时代新农村建设
集贤村位于杭州市西部的临安区锦北街道,因为宋元两朝出过18个进士而得名,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文化古村。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伟大的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
彝乡挺进振兴路 高歌迈步新征程
彝乡挺进振兴路高歌迈步新征程7月14日至7月22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宜心彝意,共赴新程”发展成就观察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赴宜宾市屏山县屏边彝族乡开展实地调研,聚焦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
乘数字经济“东风”,辟乡村振兴之路——数字经济视域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
导语:7月10日上午,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的乡村振兴助力小队,以“探究数字经济对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带动现状”为主题,于安徽省合肥市“三瓜公社”展开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要强,…
古村探探队“”探古村”-通过传统建筑,感受历史风韵
今天,我们探探队主要探索了八门一府以及李家疃博物馆。经过导游姐姐介绍我们了解到八门:北边有个孝义房,王氏,16岁嫁进王家门,做了偏房,不长时间就守了寡,正房有一个儿子,儿子后来又生下4个儿子,16个重…
不忘来时路,共赴新征程——成理学子赴宜宾屏边彝族乡开展访问老党员活动
情牵乡村|不忘来时路,共赴新征程——成理学子赴宜宾屏边彝族乡开展访问老党员活动历史的车轮滚动向前,革命的前辈是行走的史书。7月19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宜心彝意,共赴新程”发展成就观察团于宜宾…
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6月27日,食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心灵归宿”乡村振兴观察团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斌,副院长马龙,校团委哈琰书记,食品学院团总支书记钮辰晨及相关专业博士4人带领下,蒙城乡村振兴局副主任…
深入乡村探索,助力乡村振兴
导语:团队成员在进行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于7月10日上午,由安徽财经大学的同学组成乡村振兴助力小队,以“探究数字经济对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带动现状”为主题,于安徽省宿州市“三瓜公社”展开实践调…
古村探探队探古村——对古村落消失的思考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药学院古村探探队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切实感受到乡村的生存之难,人口的大量流失,村内在白天几乎看不到人,村子仅有一个“外壳”,这也让团队成员深深担忧未来还会有乡村吗?城镇化…
安徽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助力小分队:三下乡,谋振兴
导语:7月10日上午,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的同学参与“赋能乡村振兴”的主题社会实践,以探究数字经济振兴乡村产业的实现路径为目的,于安徽省宿州市展开实践调研活动。我国农村产业发展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