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返乡阜阳寻校友,共续师大情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李政

青春的火焰在骄阳下尽情舞动。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白居易的诗句是我们实践的真实写照。为推动校友联络,密切与校友的联系,感悟乡土人情。2022年7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赴阜阳“聚焦优秀校友,助力师大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阜阳市颍东区的二十一中和北城小学以及颍东区政府,在这里开展了寻访校友的活动。实践团队共采访赵彪,宫鹏飞,马伟等七位优秀校友,采访聚焦于四个方面,分别是大学经历、毕业后的发展、学术专访、及个人素养培养。

敢于实践,不断前进

2022年7月8日赴阜阳“聚焦优秀校友,助力师大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队长李政的带领下来到阜阳颍东第二十一中学采访了宫鹏飞校友。宫鹏飞回忆了在大学里的美好时光。宫鹏飞校友提出在走进社会后,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前进此外,他还锻炼了自身实践的能力,并一生受用。走出学校,他也奋斗在教育前线,在教育工作上起到了先锋作用。

宫鹏飞校友在回到安徽师大之后提出我们的大学生活对我们未来人生的深度、广度,我们的心胸、视野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大学四年读成一本厚厚的书,也可以是一张白纸,我们应该在四年里多积累一些,多沉淀一些。大学四年是最好的年华,我们应该加以利用,多阅读点书,多涉猎些知识,多参与些活动,我想会有很多的收益。荒废年华,浪费时间的人终将会被这个时代抛弃。”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质量的人才,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具备敢想、敢做、不惧怕任何困难的毅力与精神。

学习中积累,失败中进步

秉持着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采访人员使用微信视频对张景诚,朱思慧两位校友进行线上采访。谈及现代外语教育模式,张景诚校友表示,高考外语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一个弯道超车的良机,同时这也造成了学生总体成绩较差的现象,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勤奋程度都是远超想象的。相对于外语教学来说,管理他们是十分重要的,所谓:三分教七分管,管理方面是问题是十分棘手的。虽然这一路都在摸索中前行,但好在强大的气场与震慑力能够去“逼迫”他们学习,这是学习中无奈的地方。但只要合理安排学习顺序,现代外语的提升还是很快的。

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积累,这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三部曲”。张景诚校友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能局限于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要不断的前行与进步,语言学习需要平时的积累。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汗水抹去后一定会抵达我们向往的远方。

学会包容,丰富自我

有人升学进入师大校门,也有人毕业离开师大。校友们都给予安徽师大学子们深厚期望,希望学子们能够紧握住人生中的方向标,然后去追逐,去奋斗,成就最闪耀的自己。

赵彪校友对实践采访队员的到来表示欢迎。赵校友不仅作为阜阳百年名校北城小学的校长,而且在教育工作中更是一位佼佼者。赵校友身为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中学数学竞赛辅导一级教练员,在大学获得过很多荣誉,他始终坚持对自己所选专业的“热爱”,并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进。当谈及教育方法时,赵校友提到了他独特的传道之法。首先提及的就是精神的传承。他认为:“知识很小,但精神很大。”其次是“包容”,对同事包容,对学生包容。“多一把尺子,出一批人才。”“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是赵校长在采访中引用的谚语。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要发现他们独特的闪光点。最后,赵校长说:“教师要学会张扬,有自信,有大格局,终身学习。”这可能也是赵校长的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他不断地进行课题学习和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和著作,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丰富自我,就是所谓的“扬长”。

对于仍在求学的师大学子们,赵校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在学习中不断磨合自我,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人生会走得更远。

安徽师范大学新传学院

李政

2022年8月23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0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书香励志伴成长,暖心助学润童心
为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培养学生奉献社会意识,暑假期间,闽江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组建暖风七彩“薪”课堂支教队深入贫困山区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与宁德福安范坑中心小学结对开展暖心支教活动。支教队由…
播撒希望,指引梦想
鲜红的党旗在空中飘扬,带着坚定的信念和对小朋友的关爱,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员研学团远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袁冲乡袁冲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支教伊始,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开展了“同心向…
华中农业大学铁蹄小队瞻仰宜昌革命烈士陵园
华中农业大学铁蹄小队瞻仰宜昌革命烈士陵园(通讯员:韩宇轩王洲卓摄影:刘荣俊夏业恒)“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8月24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宜昌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宜昌东山公园参观宜昌革命…
汲取党史智慧,传承红色基因——武汉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暑期社会实践队
今年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理论普及宣讲活动,正是围绕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巩固拓展前期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思政”暑期…
山东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7.18感悟
我们希望我们所能做到的不仅仅是支教,更是给山区里的孩子们带去希望,带去鼓励。生活在山区中的他们,唯一的只是来源只有课本。而我们都知道,在当今社会,只了解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常生活中除…
关于河流生态保护对策的调研
1、加强对节约用水思想教育强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一个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和保…
关于河流生态修复建设的调研
河流生态修复生态建设的防护工作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在近几年的发展建设中,国家无论开展何种大型的工程建设,都会将生态的保护作为重点的考虑因素,尤其是水利工程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的…
山东大学法学院“驼铃声声”非遗调研团队——敦煌非遗调研
为充分了解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情况以及新发展方向,山东大学法学院“驼铃声声”非遗调研团队于8月26日,经过前期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团队积极调研敦煌非遗文化项目,联系当地居民,采访相关人员,以期全面了解…
保护河流,珍惜水源
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没了水,地球将无法正常运作,人类将无法生存,但是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匮乏,这就需要我们增强保护水的意识,珍惜水资源。珍惜水资源,首先要从节约用水开始。在我们日常的用水…
河流生态保护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队员们通过在自己家乡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活动,使队员们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家乡的河流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