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五峰历史,探索红色文化
(通讯员:王仔州、孙宇涵、康佳锚 摄影:王洲卓、刘荣俊)
为走进五峰县的历史,深入探索五峰县独特的红色文化,8月25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宜昌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宜昌市五峰县开展社会实践。
渔洋河畔饮战马,苏区火种永相传
实践团队员来到五峰县的第一站——渔洋关市苏维埃遗址。它虽坐落于繁华的闹市,但这座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唯一的市级苏维埃政府,依旧透过它白色的洋灰墙面和黑色的房瓦,向门前的车水马龙散发着肃穆的气息。在讲解员王莉的带领下,推开干裂的黑漆木门,实践团队员走进了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遗址。步入一号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记载着五峰县苏区的形成与扩展的珍贵影像。苏维埃政府遗址于1931年2月上旬成立,是根据当时湘鄂边地区的斗争形势需要,红2军团决定以红6军收复渔洋关并扩大革命根据地,于是在红6军帮助下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当然,有斗争就会有牺牲,为了能够建立渔阳关政府,给当地人民争取自由,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最终迎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踏上二楼,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肃杀之气,在队员们面前陈列的是红二军曾经使用的武器。这些武器现在虽已锈迹斑斑,但队员们仍能够感受到凝聚其中的力量。透过这些展品,实践团队员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血雨腥风。队员们无不为能够生在这个时代而感到幸运,并深深缅怀那些用生命换取今日和平的革命先辈。
长江沿岸听党史,筑梦同心奔小康
为深入地了解五峰地区的发展历史,实践团成员们动身前往本次实践的第二站——五峰县党史纪念馆。在展览馆的墙上,实践团队员首先看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他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的必修课。”在蔡燕主任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到了五峰县成立初期的历史。她说到:五峰是一片激情燃烧的土地。新中国成立后,五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辛探索,艰苦创业。为清匪反霸,巩固新生政权,来自齐鲁大地的采花区委书记刘美树血洒泗洋河畔。靠双手凿出来的鸦来公路,凝集着“开天辟地、战天斗地、脚踏实地”的五峰精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接着来到了记载着五峰县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历史的档案室。队员们了解到,五峰不仅英雄辈出,更有无数普通人为之奋斗,在政府的带领下,当地人民克服了无数困难。五峰镇原本在五峰县西部大山深处,山高谷深,为了加快五峰镇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起,五峰县城开始迁移到渔洋关镇,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要想富,先修路”,五峰县把改革第一步的聚焦在交通上。随着五宜公路的竣工,五峰县的发展正式踏上了快车道,并于2020年完成脱贫摘帽。在短短几十年间,五峰县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奇迹。
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五峰县同样注重城市科教文旅全方面发展:积极响应党提出的“全民健身”的政策,于2019年参与到第五届全国大众冰雪季的赛事,为祖国冬奥会加油喝彩;推进茶叶产业发展,打造五峰茶特色品牌,获评“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在增加百姓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种种举措,不仅提升了五峰县文化软实力,也提高了五峰人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告别了五峰县党史档案馆,天色已然昏暗,夕阳的余晖斜斜地铺洒在人民政府前的广场上,仿佛在诉说着往事的辉煌。在返程路上,队员们不禁感叹:“现在的五峰县城镇甚至比自己家乡的市区还要繁华。”随处可见的乡镇银行便捷了居民,人性化的红绿灯设计和正规的出租车服务保障了人们的出行安全,合理规划的商业街在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恶性竞争,宽敞整洁的人民医院寓示着县城医疗体系的完善……无可置疑,在党的带领下,这一座贫困之乡,已成长为如今后疫情时代里仍蓬勃向上的活力之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5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