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情系桑梓 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赴汤泉乡金鹰村蔡家畈采访地方乡贤代表殷诗东,爷爷是“诗”字辈,在殷家家族谱上属于高辈分,许多村里的爷爷辈人也要叫他爷爷,采访队员们跟随殷老走进他和老伴共同打理的干净整洁的小家,向爷爷表明来意后,爷爷热情地进屋为大家搬出一册又一册家中珍藏的宗谱。
红底黑字泛黄扉页,这是老式殷家宗谱的样子,尽管年代久远,书籍散发着墨印香味,但每一册都被爷爷保护地完整干净,没有丝毫破损,爷爷说着地道纯正的太湖方言,与队员们畅聊殷氏家族的迁徙、定居故事,讲述家族名人时,爷爷神情间透露着喜悦与自豪,表达出他对家族文化的认可与自信,在后面几天的采访中,大家也能感受到殷家人的家族文化自豪感,这也使同学们更加敬重殷氏文化,更加认真记录、传扬殷家优秀历史。
提到祭祖惯例时,爷爷说殷家祭祖常常五年、十年一祭,五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小祭则近亲近邻共赴村里的那座老祠堂,大祭则外地殷亲远赴而来:放鞭炮、敲锣鼓、杀猪羊、扛大旗、写祭文、修宗谱……几百口人齐聚一堂,共同祭拜他们的祖先,一是感念先祖,不忘来时路,二是继往开来,传承并弘扬殷家百年精神,共创美好未来。
爷爷在访谈时不禁讲起他的太爷爷的故事,太爷爷年轻时是那个年代参加科举考试大队伍的一名赶考人,三年一大考的规制要求南方学子必须早早上路,一边北上、一边学习,爷爷告诉队员们,太爷爷赶考之路十分艰苦,学习也很努力,说着便进屋寻找起他压箱的“宝贝”,双手捧着慢慢走了出来,这个“宝贝”用旧报纸仔细包裹,轻轻揭开后,里面是几册只有巴掌大的小薄册,封面是用小毛笔写的题头,爷爷说,这是太爷爷备考时自己亲手整理的背书笔记,笔记小巧方便,适合赶路时翻阅,太爷爷仔细摘抄成语、论语等等,字迹宛如印刷体清晰工整,同学们小心翼翼翻开一面又一面,不禁为殷太爷爷的刻苦备考态度所生出敬佩之心!
关于殷家文化的延续与弘扬,爷爷说政府帮忙做了保护工作,家族间也十分重视,众集力量保护宗祠祭祀、祭祖文化,他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重视家族文化,做合格的优秀家族传统传承者、弘扬者!
采访结束后,根据殷爷爷的描述,我们沿途去欣赏殷氏祠堂,祠堂门口的墙跟是由灰砖青瓦堆砌而成,展现皖南徽派建筑的风格,进入祠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祭祀香炉,宗祠里是木制架构:木柱、木门、木梁……“敬爱堂”匾额高高悬挂,安静的祠堂散发木质的清香,展现浓厚悠远的历史底蕴,这里承载一代又一代殷氏的祝福与夙愿,是殷家人埋在心里的根,也是出门闯荡的底气,需要用心去保护、修缮、传承……
从祠堂走出,队员们便沿路下山进入村史馆,金鹰村蔡家畈是个重文化重历史的地方,他们将殷家与这小小村落的故事都仔细记录、珍藏,小到谁家旁的一棵历经风霜数年的老树,大到殷家百年延续流传的古民居、民俗,都在村史馆这座小小的楼房里留下影像、文字,年轻的同学们怀着敬仰与学习的心态走进村史馆,在馆里寻迹,小小的村庄记录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村庄的演变也折射着中国社会形态的风云变幻,殷家人的历史也为中国家族历史发展脉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人们保护、传承。
习总书记说过,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面对古老的殷家文化,我们与殷家子孙共同学习并传扬守国法、孝父母等家训家风。传承优良家风,昭示于后代,后继人则任重而道远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5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