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等等我——”
我推门的手停住,回首。
“老师——这是最漂亮的一只,送给你!”
他跑着,将一只淡黄色的小蝴蝶折纸塞进我的手心。那翅膀上尚有夏日小手的汗渍,油墨未干的花纹和奔跑的余温。
这是折纸课下课时的一幕,仿佛一只蝴蝶闯入心的花丛。
初识医心回港志愿服务团,是在徐青学姐的文字里。“匡床蒻席,续写支教日志”,我惊喜,原来我有机会为家乡做一件如此有意义的事。
在赣榆区后陈、申城、东南庄社区,为孩子们备课“刷牙小课堂”,竟也是我第一次学习最正确的刷牙方法。儿时的我们未曾有过这样的学习机会,所以我欣喜于能在最合适的年纪为家乡孩子们的口腔健康筑牢基础。
因自己在小学三年级时与《诗经》初遇、结缘,我满心期待,期待将这一份燕燕于飞的美送给孩子们。
与如此一群七八岁的孩子的对话,于我,还是第一次。虽演讲汇报身经百战,我却从未为懵懂的小朋友们讲述过什么。于是我学着,收起腔调、柔细语气,拉起那些小手。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不想做那个带领他们背诵的老师,我选择更多地分享自己的故事、诗经的故事,用真诚打动心灵、唤起兴趣;我不想让《诗经》仅仅成为孩子们将来课本里的匆匆过客,而想让他们早早地将这一份美种在心底——即使在这个内卷理科的时代,我也相信,一个精神文化富足的孩子,未来可以走得更远。
折纸课前,我翻遍了各样的教程,分析对比难度系数。紧接又开始寻找最详细的视频和图解,不断动手尝试每一个步骤的多种讲解方式。
开课前夕,六岁的表弟被我拉来试课,而令我惊喜的是,从他那里,我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对折两次会得到一个“x”,他张开双臂和双腿,兴奋地为我比划着;折完一尾小鱼,他懵懂地抬头,“姐姐,小鱼去哪里找妈妈呀?”……倏然,我恍悟,在我为之较真的步骤之外,还有一个更有意义的,真正属于孩子的世界。
那一刻,我恍惚间摘下岁月的面具与桎梏,窥见未被篡改的童年。
我找来几张大大的蓝色卡纸作为小鱼的家,在PPT中描绘出大海里的故事和毛毛虫蜕变为蝴蝶的故事。
课上,“大海”前面果然人满为患,孩子们纷纷根据自己的故事为小鱼安家。他们为折纸小鱼画上多彩的花纹,绘声绘色地为我讲述它们独特的美丽。那些折线或许不够平齐,那些图案或许不够圆润,但是在孩子们眼里每一尾小鱼都美得不可方物——他们发现美的眼睛,犹如顶峰的雪花一般纯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孩子是可敬佩的,想飞入天空,想潜入蚁穴。”那一刻我惭愧,脑海中除了一些小鱼的标准花纹,竟再蹦不出其他图案。
岁月的洪流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折断想象的翅膀,让孩子成为大人。我们在年幼时或许都能拿起画笔画一幅稚嫩而单纯的简笔画,或许比例失调,或许是火柴人,或许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经典的半圆形笑容。然而,现在,你我还能如圣•埃克苏里那样用心画一只绵羊吗?
是什么让大人显得呆板?是那颗童心的干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长大,而在于遗忘。《小王子》中写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那朵玫瑰,看似与其他玫瑰一样,但她拥有小王子的爱,所以对于小王子来说,她才是最美的——就像那只最美的小蝴蝶。
此行,我是老师,也是学生;传播知识,也学会重拾初心;捧出爱,也收获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1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