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播“浙西南革命精神”,发扬红色革命文化。此次我校实践团队在7月3日开始深入万山体验和学习红色革命历史,开展了“红色回溯,寻根逐梦”的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通过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置身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感悟英雄崇高党性,以史为鉴树立个人的正确理想信念。
一、重温入党誓词,坚守党的决心
在潘书记带领下,新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相信再一次举起右手,肃穆地向中国共产党宣誓时,新党员内心一定热血澎湃,入党誓词虽就十二句话,但却句句千钧,字字精华,这是党在漫长革命岁月中的谆谆教诲。重温宣誓不是一种形式,而
是一种对信仰的强化。
二、
学习党史,寻找革命纪念地
1.
前往交通总站遗址,领略潘香凤英雄事迹
在潘书记的指引下,实践团成员们前往交通总站旧址参观,该参观点主要讲解内容为党的秘密交通以及通联络任务。在这里诞生了有浙西南刘胡兰之称的革命烈士——潘香凤。如今,潘香凤烈士的塑像正矗立在这里,注视着她曾经抛洒热血的土地上的变化。
2.前往藏枪树遗址
高二十多米,腰围近两米的大栲珠,俗称藏枪树,它的“大肚”能为万山党支部提供一个可以容纳十八只步枪、四只手枪及一批子弹的隐蔽小军库。无畏风雨的挺拔身姿,让它成为了一名最强大的战士,见证着战争年代的峥嵘和新时代的繁荣。
3.前往藏身洞
这个农村常见的番薯洞,却成为一九四零年中共青田县委书记曾绍文的寓所,为了开展秘密工作,躲避敌人抓捕,曾绍文书记曾在这个简陋的洞中生活工作了两三个月,凝视洞口,那个为理想而奋斗的背影彷佛就在眼前。
4.
了解万山革命历史
潘书记以饱满的爱国热情,绘声绘色地向实践团成员讲述着万山的革命历程:三次焚村,三次涅槃,喜迎粟裕大将。
据统计,万山像这样的革命遗址有很多,有万山兵工厂、万山革命纪念馆、万山大会堂等等,这些都成为了万山的红色印记,是万山革命根据地最大特色。整个万山地区的革命历史是极其光荣,难以尽述的。万山地区革命的光荣,是整个万山地区人民群众的光荣!
三、聆听潘书记的演说
在万山红色大礼堂,潘书记为我校实践团上了一堂团课。潘书记在课上展现出对大学生的期望,“习书记曾经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你们社会实践团来到万山就是要回溯红色精神、传承红色理想、寻梦逐根为目标,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来激励时代青年不断前进。”热烈的掌声,结束了潘书记声情并茂的演说,心脏在激烈跳动,仿佛在述说着先烈们的红色血脉至今传承不息。生动的团课转瞬即逝,在潘书记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完成后,他的期许与厚望实践团的成员们已牢记于心。实践团的成员们邀请潘书记一同高唱红军歌,纪念先辈革命精神,并共同观看了《从延安出发》。
四、体验红军生活
走出红色大礼堂,已是临近正午。午饭,实践团的团员们吃的正是当年红军行进时的口粮。蒸红薯,糯米糍粑,南瓜汤,黄豆汤,山野菜都是当年红军常吃的食品.为了储存的方便,红军战士们集思广益想出了把番薯用磨给磨成粉末的储存方法,当红军战士需要食物时,用附近水源的水将番薯粉(地方人称山粉)和称泥状,用手捏成饼状,架在锅上或穿在枝条上烘干。就制成了番薯饼,这种方法做的番薯饼不仅携带方便,储存时间还久,是红军当时的主要口粮。它的口感并不算很好,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样的补给粮食,也能给战士们增加饱腹感。
炎炎的烈阳并没有阻挡住我校社会实践团前进的步伐。潘书记带领实践团队重走红军路(红军万山古道)。
五、
参观稻田共生系统的农田
来到田边,映入眼帘的就是浙西南地区特有的鱼田共生模式的农田,田间的泥泞小路已经蜕变为用水泥铸成的康庄大道。幼嫩的稻苗在星罗棋布的梯田中茁壮成长,清晰可见数条田鱼在田垄间悠闲游弋。
六、与书记的交谈
在一处树阴下,我校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围坐在书记旁,聆听他的教诲。书记希望从万山的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革命精神能够给新时代的青年们带来新的学习动力,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继续砥砺前行。
七、走访老党员
在了解了万山村红色根据地后,实践团队向书记以及村民询问村内的老党员同志,并对书记和老党员进行了简单的访谈,向老党员同志们提出了村里变化、入党回忆、以及对青年人的话等问题,老党员们欣然接受并回忆起了往事,团队成员们聆听了老党员们年轻时艰苦奋斗的宝贵回忆肃然起敬,对万山村的革命精神更加佩服尊敬。
党员简介:潘香同,1941年3月8日出生,1986年5月17日入党,已有党龄近36年,也曾参军入伍。
Q:爷爷您是什么入党的?
A:我是86年5月17号入党的。当时村里的群众和书记支持我
入党。村里也对我们很信任,于是在村里的干部的一致表决下,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Q:爷爷您好,我想问下村里以前和现在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我在这边住十几二十年了,自从潘荣当了这个村干部之后,并且乡政府对万山很重视,在建设方面,道路建设很好,就是房子还建不起来,因为经济收入和发展都需要时间。人们有了钱就在山下的东源镇买了房子。所以村里的房子拆迁完了还没有建起来。
Q:那爷爷您作为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可以简单的说几句对新党员的寄语吗?
A:别的话也没有什么,就是希望你们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好好走就好了,这点要记记牢,一定要有这种思想,好好跟着党就对了。
党员简介:罗党员,71岁,1987年入党,党龄近35年。
Q:我想问一下叔叔您是哪一年入党的?
A:我是1987年
Q:那叔叔您在村子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您感觉到村子现在和从前有什么变化吗?
A:现在变化是很大的,以前我们这个山村走路都是步行的,现在门口水泥路修起来了,道路平起来了,大家都是非常的喜欢。
Q:那您有没有什么想要对我们新一代年轻人说的呢?
A:希望年轻人能把这里开发的更好一点。这里有潘香凤烈士的故居,有藏枪树,有红军路。现在我们这里的新房盖起来了,交通也都方便了,读书也方便了。以前要从那条岭上走小路才能进村,而且村里脏,乱,差是常态。但万山是革命的故乡,这里是革命浸润过的土地,现在有党组织的关怀,今年乡镇府为万山修了一条路,现在这里到乡镇不用再走岭上过了,环境变得也更好了。
丹心一片,风华百年。老党员们的人生经历就像是一部基层视角的党史,记录了过去,也描绘了新万山村的美好前景。通过本次采访,团队的成员们对党的信念更加地坚定,我们会牢记老党员们的期望和叮嘱,加倍努力,时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八、前往烈士陵园
最后一日,实践团成员们与指导老师蔡梦卿老师共同前往烈士陵园,对长眠在此的烈士们鞠躬、默哀。并共同参观了青田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之后,团队指导老师蔡老师在青田县少年宫带领大
家共同学习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并就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进行交流。
九、总结
至此,浙江农林大学“红色回溯 寻根逐梦”赴红色万山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以点窥面,深刻剖析目前所发现的红色万山的相关问题并进行梳理,共同探讨助力红色万山发展的科学方法及具体对策,为红色万山的发展注入当代青年一代的的新鲜血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弘扬“浙西南”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红色万山革命的可持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6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