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非遗瑰宝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陈辉林

2022年8月18日至8月23日,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粤灯溢彩队于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先锋古道等地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粤灯溢彩队以“顺发新芽展风采,以美育德树英才”为主题,一方面,开设红色文化系列课程,分享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另一方面,以佛山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探索非遗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

学习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色文化是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粤灯溢彩队队员李晓芳设计的红色文化系列课程由三次专题课组成,分别是《与信仰对话》、《青春榜样习近平的知青岁月》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密码》,既立足百年党史,感受觉醒年代的大浪淘沙,又依托习近平的成长轨迹,体悟峥嵘岁月的艰苦奋斗,最终落脚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全景式展现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以及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投入,跟随老师的思路,了解了中共一大代表的不同归宿,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孜孜以求。队员李晓芳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红色文化系列课程,提升学生们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认知,引导学生们坚定理想信念,不负韶华,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响应时代的号召。

漫步文化殿堂,赓续精神血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抓手。禅城是佛山千年文化沉淀的核心承载地,是一座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粤灯溢彩队队员赖怡丛、沈海燕和黄菁菁等参观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各个历史时期的佛山地方文物琳琅满目,陶瓷、书画、竹木漆器等民间风俗文物数不胜数,其造型、装饰及技艺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生活的艺术。队员了解到,为了使博物馆更好地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禅城区博物馆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成长体验营,力图吸引更多人来了解、体验非遗文化,领略岭南文化的独有魅力。

走进“彩龙之乡”,点缀熠熠彩光

佛山作为“彩龙之乡”,彩灯精巧秀丽,是中国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粤灯溢彩实践队队员黄菁菁、王卓宁等人在佛山彩灯市级传承人陈志棠师傅的指引下来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走进民间艺术社,彩车、彩船映入眼帘,灯色、秋色流光溢彩,在拍手叫绝的同时,队员观摩了传承人为中秋佳节制作的彩灯半成品,简单地了解了彩灯的制作过程。随后,陈志棠师傅向队员们详细地介绍了佛山彩灯的制作工序,总体而言,彩灯制作分为设计、扎作、装灯、扪布四大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制作者的精心打磨,以工艺精细著称的佛山彩灯堪称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生动教材。在参观与学习之余,实践队队员以电话方式连线另一位佛山彩灯传承人杨小燕,通过访谈,队员们更具体地了解到佛山彩灯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认识到佛山彩灯在与其他非遗的跨界合作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队员认为,要推动以佛山彩灯为代表的非遗进行更好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需要在内容创作与传播路径上下功夫,以更充实的内容与更生动的形式,讲好佛山故事,唤醒城市记忆。

追溯白眉历史,弘扬中华武术

2009年3月,白眉拳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白眉拳成为里水镇乃至佛山地区的一张靓丽的武术名片。白眉拳的历史是怎样的?白眉拳有什么特点?如今白眉拳的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情况与新挑战?怀揣着这些问题,粤灯溢彩实践队队员赖怡丛、沈海燕等人走进了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北沙村的北沙武馆。原来,发源于四川省峨眉山的白眉拳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传入佛山,里水人黄国建、黄新建两兄弟结识了白眉弟子陈宗良后,拜其为师,并于2004年在里水镇创办北沙武馆,推动白眉拳的传播。队员们在黄新建师傅的邀请下,现场学习白眉拳的招式,队员表示,白眉拳拳风刚强凶猛,手法绵密,连贯性强,所需练习时间较长,因此,必须拥有足够的坚守与热爱,才能在千锤百炼中脱颖而出。基于此,黄新建师傅提到,白眉拳的较高的学习难度导致其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阻碍,所以为了推动非遗进校园,他与黄国建师傅一起改编出“白眉十字拳”,在学校大力推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推广对于大众而言,只是一时兴起的爱好,而非一种精益求精的技艺,面对这个难题,黄新建师傅表示非常无奈,但也能够理解。

粤灯溢彩实践队希望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佛山,挖掘佛山既有文化遗产,体悟佛山特有的民情风俗与文化底蕴。与此同时,实践队队员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学生们以更多样的视角看待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并在此基础上,坚定“四个自信”,乘势而上,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8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
为充分发挥利用好红色资源,持续开展学史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习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园艺学院开展了相关专题实践活动。园艺学院赴陕甘宁新豫苏地区…
湖北学子:青春烛梦,筑梦护航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高度重视暑期支教活动,工作部署周密。2022年7月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筑梦义务支教团队召开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指导老师号召全体队员遵…
【志愿服务】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移通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持续推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推动铜溪镇文化建设,7月4日至7月7日,团队在当地开…
人生一品舌尖忆,故园乡味故园情
2022年7月6日,仲明薪火计划——第二届大学生公益微创投大赛立项团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烁风实践服务队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小学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带来广州传统美食文化介绍课程。人生一品舌尖忆,故…
长沙学院学子三下乡有感:一折一剪中探湖湘剪纸文化
湖湘剪纸文化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我国造纸术发明以前,就有了用金银箔、皮革之类的材料剪刻镂花的“类剪纸”样式。如长沙五里牌西汉墓出土的漆奁上的金箔饰片,一个个细小的动物影像,表现得准确而生动…
济南皮影戏:幕布后的艺术,光影下的传奇
济南皮影戏:幕布后的艺术,光影下的传奇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演绎故事的民间戏剧,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据《汉书》记载,汉武帝自爱妃李夫人病故后,思念心切终日恍惚,大臣李少翁用布帛…
非遗探寻|我们在行动
非遗探寻|我们在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6月30日上午,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济南非遗考察团赴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调研考察了…
唐风宋律添巨笔,飞花暗传古韵香
2022年7月4日至7月8日,仲明薪火计划——第二届大学生公益微创投大赛立项团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烁风实践服务队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小学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带来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唐风宋律添巨笔,飞…
【华南师范大学】摘星队三下乡|摘星闭营,新的开始
今天是开营的最后一天。今天文教板块的老师们为同学们上了最后一节班会课,在课上为同学们颁发每个人独特的奖状,颁发奖品和写有寄语的明信片。在最后一堂课上,老师们为同学们献上最真挚的祝福和厚望。宣传…
乡村振兴,正守护着我们的乡愁
2022年7月伊始,我随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济南市钢城区开展下基层走访调研活动。第一天,我便来到了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村民自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