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长沙学院学子三下乡有感:一折一剪中探湖湘剪纸文化

来源: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曾熠霞

湖湘剪纸文化拥有千余年的深厚历史,在我国造纸术发明以前,就有了用金银箔、皮革之类的材料剪刻镂花的“类剪纸”样式。如长沙五里牌西汉墓出土的漆奁上的金箔饰片,一个个细小的动物影像,表现得准确而生动,尽显工匠运剪走刀之功力。但确切意义上的剪纸,当在有纸之后。西汉发明造纸术后,利用纸便于剪刻镂空的性能,应运于民俗生活的剪纸艺术形式便随之在民间萌生。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快文化的冲击,湖湘剪纸逐渐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百姓从原来的人人会剪到现在的需要靠买,专业剪纸的传承主要仅靠剪纸世家支撑。世界大门的打开也让我们发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走出去,文化输出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剪纸的世界知晓率,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湖湘剪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剪纸外宣社会实践活动,希望依靠外语优势帮助湖湘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出智出力。

华夏寻剪纸

实践第一站来到华夏剪纸博物馆。在这里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湖湘剪纸,尤其是望城剪纸,博物馆的展出作品也让我看到了剪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技艺,千余年的湖湘剪纸文化一次次震撼到了我们,不禁感叹于这一深邃文化值得被更好的传播出去!不同的折法和下刀的位置会让剪纸的花样变得大相径庭,第一刀的入刀位置可能会导致整张剪纸的失败。草稿的每一笔都精心设计,落下的每一刀都小心翼翼,剪下的每一个口都充满感情,在寓意福气和姻缘的蝴蝶嬉金瓜下,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剪纸的奇妙和精致。

雨花品剪纸

第二站来到雨花非遗博物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宣传剪纸文化的两大有力武器。精美文创产品的推出、剪纸教育的落实、互联网的普及、旅游文化的介入、演艺文化输出……这些都是剪纸外宣的有力途径,通过非遗+教育和非遗+集市,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生机勃勃得以展现得淋漓尽致,文化带动经济,经济促进文化的双赢也是一种新鲜的尝试。非遗+旅游也让剪纸被更多的人看见,无形之中影响更多的人,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并且深远持久的文化力量。

非遗展馆叹剪纸

第三站——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望城剪纸为代表的湖湘剪纸的魅力氤氲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精致的剪纸背后,是代表性传承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剪纸世代相传的沉淀。将剪纸与生活相融,我们体验到剪纸在富有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可以同样拥有浓浓的生活气;将数字与传统文化结合,在展区设立二维码讲解,让剪纸文化更加立体的呈现在游客面前,更多的知识文化通过数字媒体的介入被更快、更广泛、更有力地传播,剪纸传播具有多元性和更多的可能性,湖湘剪纸文化的传播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

实地探剪纸

第四站我们在四方坪和月湖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宣传。走街入巷的街头采访,让我们了解到了目前剪纸文化在大众的普及度还不高,并且许多剪纸技艺手法的传承中断;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群众对剪纸这一传统文化的喜爱,在对洪西小学一同学采访时,我们看到了孩子对剪纸这一艺术的好奇心,剪纸不仅底蕴满满,也同样生机勃勃。

实践活动让我们每一个成员既有剪纸文化输入的过程,又在采访中将所学的剪纸文化和剪纸的知识输出给了其他人,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十分重要的,也相信通过我们能让剪纸+艺术、剪纸+数字、剪纸+外语更好的传播出去,更好地走向群众,走向明天,甚至走向世界!

璀璨的未来,我们必须主动地、乐观地面对一个有民族文化多样的梦想,一个民族的光荣只能来自这个民族,对文化传统的传承更来自于一种与时俱进的勇气。一把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结合起来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剪纸。每次我看见剪纸艺术家在一张纸上飞快地挥舞着剪刀创作栩栩如生的作品时都不禁感叹,但是艺术家们得心应手的剪纸技术,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工序繁杂,技术难度大的事情;但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我不断地挑战自己的动手能力——用剪刀剪出了许多拥有个人特色的作品,也体验到传统剪纸花样变化的魅力。剪纸艺术来自民间,产生于老百姓的心灵和日常生活中,在我国不少地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以前逢年过节、婚嫁吉日,每家每户的长辈们总要拿剪刀随心所欲的剪窗花、礼花、门笺等,剪纸尽情地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可现在,滋养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却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流失着……

中国地大物博,剪纸为璀璨瑰宝。一张纸,一把剪刀,折来折去剪来剪去就变成了一副维妙维肖的图画。“英”为相遇,纸海拾“遗”,希望能通过日后的实践不断提高团队能力,利用我们的外语专业优势帮助湖湘剪纸文化进一步外宣,让剪纸“活”起来,“火”起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青春烛梦,筑梦护航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高度重视暑期支教活动,工作部署周密。2022年7月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筑梦义务支教团队召开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指导老师号召全体队员遵…
【志愿服务】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移通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持续推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推动铜溪镇文化建设,7月4日至7月7日,团队在当地开…
人生一品舌尖忆,故园乡味故园情
2022年7月6日,仲明薪火计划——第二届大学生公益微创投大赛立项团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烁风实践服务队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小学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带来广州传统美食文化介绍课程。人生一品舌尖忆,故…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非遗瑰宝
2022年8月18日至8月23日,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粤灯溢彩队于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先锋古道等地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粤灯溢彩队以“顺发新芽展风采,以美育德树英才”为主题,一方面,开设…
济南皮影戏:幕布后的艺术,光影下的传奇
济南皮影戏:幕布后的艺术,光影下的传奇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演绎故事的民间戏剧,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据《汉书》记载,汉武帝自爱妃李夫人病故后,思念心切终日恍惚,大臣李少翁用布帛…
非遗探寻|我们在行动
非遗探寻|我们在行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6月30日上午,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济南非遗考察团赴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调研考察了…
唐风宋律添巨笔,飞花暗传古韵香
2022年7月4日至7月8日,仲明薪火计划——第二届大学生公益微创投大赛立项团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烁风实践服务队在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小学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带来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唐风宋律添巨笔,飞…
【华南师范大学】摘星队三下乡|摘星闭营,新的开始
今天是开营的最后一天。今天文教板块的老师们为同学们上了最后一节班会课,在课上为同学们颁发每个人独特的奖状,颁发奖品和写有寄语的明信片。在最后一堂课上,老师们为同学们献上最真挚的祝福和厚望。宣传…
乡村振兴,正守护着我们的乡愁
2022年7月伊始,我随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济南市钢城区开展下基层走访调研活动。第一天,我便来到了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村民自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的…
【华南师范大学】摘星队三下乡|记开营第六天
今天是八月二十日,摘星队开营的第六天,也是最后一天开课了。今天下午是艺体板块成员们组织举行的科技游园会,其中包含了两个环节,一个是成果展示、一个是游戏环节。在成果展示过程中,有绘画作品展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