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助“礼”乡村振兴实践团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作者:杨阳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助“礼”乡村振兴实践团——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甘肃礼县中药材产业调研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克服疫情多发的困难,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严辉教授、胡杨副教授带领下,中药资源助“礼”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对礼县大宗药材种植、生产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对礼县大宗药材的人工抚育、栽培和药材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研究。科技特派团就礼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和种植技术难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礼县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及向上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甘肃礼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属西秦岭余脉和岷山山脉交汇区,复杂的地形和境内较大的气候差异塑造了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生长环境。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礼县地产中药材152科629种,并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蕴藏量,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大黄、淫羊藿、党参、黄芪、当归是礼县地产大宗药材中的“五朵金花”。其中“礼县大黄(Rheum palmatum L.)”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礼县“一县一品”的特色品种,而甘肃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axim.)是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唯一选用的种源,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含量在0.6-2.2%之间,高于全国其他产区淫羊藿,是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唯一选用的种源。然而,礼县大黄产业的质量提升,淫羊藿人工抚育和关键栽培技术的创新依然是制约礼县中药材发展的痛点问题,亟需科技助力。受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委派,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严辉教授牵头担任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甘肃礼县中药材产业组组长,带领包括兰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在内的多位专家共同帮扶礼县中药材产业。

2022年8月20日,礼县中药材产业分管县领导、县人大张春晖副主任、县农业局赵晓斌局长等接见了实践团一行,并进行了充分交流。21日在礼县农业农村局文平副局长、县药材办吴爱英主任、翟海军副主任陪同下,对礼县的大宗药材大黄、淫羊藿等展开中药材产地调研。

调研的第一站是位于王林村的礼县百瑞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昊英中药材收购站。该合作社主要进行淫羊藿的人工栽培及种子繁育工作。基地建成2年,占地面积60亩,已经开发种植的面积为20~30亩。礼县淫羊藿质优效佳,据当地的淫羊藿专业种植工作者介绍,礼县方圆80公里内淫羊藿质量最好,淫羊藿苷的含量在2%以上,而其他产区的淫羊藿苷约为0.5%,礼县道地产区淫羊藿有效成分与其他产区相差巨大。但由于种植淫羊藿前期投入大,耗费人工成本高,目前基地种源主要来自周边野生淫羊藿种苗,规范化种植程度偏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发展较为缓慢。

第二站为四川康弘药业汉阳基地。该基地淫羊藿均为大棚种植,种植面积达132亩,基地定位为淫羊藿良种繁育。该基地种植规模较大,具有较为成熟的田间栽培和管理技术。基地设有物联网环境数据采集器,可对风速、温度、气压、风向、雨量、土温、辐射、土湿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为基地科学化种植及管理提供参考。淫羊藿种植第二年可采收种子,该基地每亩地可收入1.2万元。目前淫羊藿种植主要采用野生种苗移栽,人工育苗技术还不成熟,当地群众为增加收入大量采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同时,每年需除草5~6次,人工除草成本较高,且产量较野生为低。因此保护野生淫羊藿资源,开展淫羊藿人工驯化、培育、推广和种植工作迫在眉睫。

第三站为礼县春天药业。春天药业大黄育苗基地达300亩,大黄种植区达2000亩,联合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甘肃省礼县大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覆盖了白关镇、草坪乡等11个乡镇的1393户中药材种植户,户均中药材收入达10500多元。在白河、草坪、白关、沙金等乡镇,建成标准化大黄、当归、党参、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基地3000多亩,总产量达到700多吨,产值1570多万元。春天药业将中药材产品转变成商品,初步实现了中药材的综合开发利用。但目前礼县当地像春天药业这样的中大型中药企业较少,政府部门应大力鼓励和支持当地中药企业的发展,为礼县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注入新活力,助力当地中药材形成拳头产品和品牌效应,同时增加药农经济收入,带动药农种植积极性。

8月22日,科技特派团出发到礼县沙金乡千亩大黄示范园、沙金乡千亩党参示范点、甘肃礼县白河镇大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甘肃秦龙万鼎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淫羊藿人工种植培育试验基地)、中国中药礼县大黄产业园进行调研。

沙金乡千亩大黄示范园(海拔2190m, 34°05′89“ N, 104°84′20” E)为合作社种植,位于甘肃礼县阴湿凉爽的山区,所种植掌叶大黄生长3年采挖。调研时发现,该基地受旱情影响,种植一年大黄有较高比例枯死现象。同时受今年高温灾情并发影响,园区大黄病虫害高发,轮纹病、黑粉病及蚜虫、金龟子均严重影响大黄的生长。大黄轮纹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受害叶片产生近圆形病斑,边缘紫色,中央黄褐色,具有同心轮纹,内密生黑褐色小点,发病严重时病斑扩大成片,可致叶片枯死。大黄叶黑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沿叶脉间纵向散生短条状病斑,后病斑灰黑色,稍隆起,病斑周围变黄,内为厚垣孢子堆,严重时病斑可愈合成大病斑,造成叶尖枯黄。蚜虫6-8月吸食嫩叶汁液,致叶片背面卷起,影响大黄的生长发育。金龟子幼虫称为蛴螬,成虫在夏季蚕食大黄叶片,严重时只留下叶脉。专家组为大黄病虫害提供了防治技术指导,可有助于当地及时控制大黄病虫害的危害。

和今年全国很多地方的旱情严重程度相似,沙金乡千亩党参(Codonopsispilosula(Franch.) Nannf.)示范点受灾严重,地表干旱程度大于30cm,现场调研发现近30%面积的党参地上部分枯死,存活植株地下根系生长较慢。另外该示范点存在违规施加壮根灵的现象,会导致有效成分降低,中药材品质下降。

礼县大黄的栽培种全部为掌叶大黄(R.palmatumL.),位于甘肃礼县白河镇的大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种植的大黄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河套大黄(R.hotaoenseC. Y. Cheng et Kao),是药典规定大黄[掌叶大黄(R.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 ex Regel)、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的伪品。

种源混杂现象的出现,会导致礼县道地大黄药效品质下降。而中药材种质资源是稳步推进道地药材基地建设的根本保障,因此,做好礼县掌叶大黄种子溯源工作,保障礼县大黄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优势,是确保礼县大黄药材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石。

甘肃秦龙万鼎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淫羊藿人工种植培育试验基地)位于礼县中坝镇。野生淫羊藿分为淫羊藿(E.brevicornuMaxim.)(心叶淫羊藿)、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ieb.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Maxim.)、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Ying.)、朝鲜淫羊藿(E.koreanumNakai.)。心叶淫羊藿主产于甘肃和陕西,有效成分含量高且稳定,是饮片配方的主流品种。礼县龙林镇、中坝镇以盛产野生心叶淫羊藿而闻名(其淫羊藿苷和黄酮类成分较其他产区淫羊藿高出2~3倍)。该基地经过数年的实验培育,探索并掌握了规模育苗、规模移栽的培育技术和成熟经验。具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实行生态化种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种植淫羊藿的土壤为基质土、黄土、沙土的混合改良土壤,为淫羊藿提供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在对淫羊藿野生抚育试验阶段,该基地也探索了淫羊藿套种玉米的方式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为淫羊藿提供遮荫环境,但由于套种间隔略大,其效果不如遮阳网。

中国中药礼县大黄产业园(海拔1350 m, 34°15‘84“ N, 105°14′18” E),引进种植箭叶、柔毛、心叶、巫山等4个品种淫羊藿,建立采种田10亩、试验田3亩、育苗大棚2座。此外,贯叶金丝桃种植面积将近20亩,产业园就大黄良种选育联合科研院校进行了大黄独株自交、单株系种子育苗、单株系移栽和大黄干燥工艺的研究,目前,实现大黄新品种选育,降低大黄早薹和实现优质大黄种苗供应;优化大黄产地初加工生产线;研发淫羊藿育种育苗技术和人工种植技术是产业园持续发展的愿景和目标。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研,发现礼县中药材种植的帮扶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黄抽薹率高、品质退化。在栽植后第二年和第三年大黄出现高早薹的现象,抑制了大黄的营养生长,影响了根的正常膨大和药效物质的积累,导致大黄减产、品质下降。究其原因,部分与产地有人使用提前抽薹大黄种子进行育苗,导致品质退化有关,同时,礼县大黄良种选育工作多年停滞,种子种苗繁育目前还依赖千家万户自繁自育,来源不明,质量难以保障,因此,亟需培育大黄新品种,并推行规范化种苗培育,以降低大黄早薹率,从源头保障礼县大黄药材品质。

2.大黄产地加工规划化有待提升。大黄药材采挖后熏干时长达三个月之久,糠心率可达40%之高,同时易受阴雨、冻害等不利气候因素影响,应寻求完善大黄产地加工新工艺,以及开发应用如阳光干燥大棚、热泵烘干等新型干燥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药材质量。

3.礼县野生淫羊藿驯化的技术难题。当地淫羊藿野生资源急剧减少,面临枯竭。应开辟专门地域,保护野生淫羊藿种质资源,做好野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宣传保护工作,同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专业化企业的技术力量。联合开展人工驯化、培育、推广、种植迫在眉睫。

习总书记寄语青年学子:“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把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通过返乡社会实践的形式,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尤其在本次调研队伍中有两名队员:陈静梅和杨阳,均为甘肃籍中药学专业学子。在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深入一线,了解中药材产业在礼县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接触了药材产地产业现状及药农们对生产技术的迫切需求,坚定了专业信念,充分体会到了“把论文写到大地上”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树立了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的信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南师学子前往通安现代农业园,探寻数字化农业的发展
南师学子前往通安现代农业园,探秘数字化农业的发展电商助农一小步,脱贫致富一大步。2022年8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暑期实践调研团队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现…
寻访前辈,不虚此行
寻访前辈,不虚此行□牟欣(城市与环境学院2104班)孟德斯鸠说:“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今年暑假,我有幸参与了湖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与此同时,…
南师学子赴孙家庄,记录大山里的数字乡村
南师学子寻访孙家庄,记录大山里的数字乡村为进一步了解数字经济实际应用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本次主调研活动提供辅助对比样本,2022年8月5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经济…
寻访前辈,不虚此行 ——湖师勤敏小队实践队
寻访前辈,不虚此行□牟欣(城市与环境学院2104班)孟德斯鸠说:“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今年暑假,我有幸参与了湖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与此同时,…
以高质量教师教育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关于乡村教师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明显加强。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城乡教师在学历水平、队伍结构、岗位吸引力等方面还存…
南师学子走进桃园电商村,感悟数字助农新典型
南师学子走进桃园电商村,感悟数字助农新典型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字化技术在传统村落的运用程度以及数字化转型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暑期社会实…
菏泽学院商学院“调研百村蝶变,感悟发展伟力”(五)
1、红色足迹村——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下艾崮村调研人:祝守诺2021级大数据与会计二班调研情况:本次三下乡活动我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下艾崮村进行调研,红色革命的气息蔓延在整个村庄,革命事迹刻画在村…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三下乡红色教育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张媚儿/文)为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落实红色文化教育。6月22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育关爱服务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南阳解放广场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三下乡红色教育…
南师学子探访大丰圩洋村,探究数字技术建设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南师学子探访大丰圩洋村,探究数字技术建设乡村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振兴是激荡在广袤乡土大地上最为动人的梦想。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上…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 “红色耀中华,精神永流传”三下乡观影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张媚儿/文)为传承红色精神,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6月20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育关爱服务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于线上开展“红色耀中华,精神永流传”三下乡观影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