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大学生,他们毕业后没有选择繁华的都市,而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往偏远的西部,扎根基层,以志愿服务为己任,助力着乡村基层的发展。他们就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为了向这些榜样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同时遵循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们陕西理工大学“乡村青春行,助力振兴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第一小组于7月15日与对接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苏满学长进行了线上访谈。
线上访谈正式开始前,我们小组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并各自分配了任务:将要提问的问题修改完善妥当、确定好访谈时间和方式、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录像录音记录、整理志愿者学长的发言等。事实证明,前期的充分准备是成功完成访谈任务的重要基础,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也有几处令我感触较深的地方。
首先就是我认识到了沟通的重要性。沟通对于一个团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能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合作性和工作效率。有效沟通的话,成员能够接受命令,并且能够互相交流,交流过程当中传送经验,可以使得工作更快的完成,使得工作效率也变得极高。同时有效沟通也可以减少问题的出现,拿此次访谈来说,负责采访志愿者的同学对访谈提纲进行了适当修改但未与负责制作访谈PPT的同学及时达成一致,导致修改后的采访提纲没有派上用场,做出了无用功。好在采访志愿者的同学提问灵活,使得访谈内容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通过本次访谈,我还体会到了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不易。他们远离繁华,来到僻静的乡村;远离父母与家,扎根在完全陌生的西部基层,生活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时刻考验着他们志愿服务的坚定决心。正如采访时学长说的那样,刚来基层的时候虽然满怀热情,但是面对需要完成的工作无从下手,面对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的群体也无法完全适应,从而导致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完成,难免造成心理上的落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有了经验再进行活动的时候就变得得心应手多了。我相信正是有着这些环境与自身因素的考验,志愿者们才将困难化为动力,积极投身着基层志愿服务。当访谈正式开始时,志愿者学长打开了自己的摄像头,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他留着简单的偏分发型,皮肤通过对比显得较为粗糙,26岁左右的脸上不见了学生时代的稚嫩,取而代之的是历经磨砺的沧桑感、能担大任的责任感。这些真实写照充分体现出了西部计划志愿者们东奔西走、忙碌充实的工作常态,以及面对工作时志愿者们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勤恳态度。
令我感触较深的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青年应当将个人未来发展与国家未来发展、时代未来发展相联系。通过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积极担当,聆听时代声音,紧跟时代脚步,助力基层发展,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使自己的青春完美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正如访谈时西部计划志愿者学长所说的那样:“心之所向,无问西东。我们恰逢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我们要到西部去、到祖国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保持自己的奋斗和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要让自己的青春留有遗憾,趁青春还在,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为基层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西部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从来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需要广大青年奉献自己,磨砺自己,并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意志,用实际行动在基层这片热土上书写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通讯员周俊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2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