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基因重组”实践团队新闻稿
京杭大运河纵贯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它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把南北用水道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变成一个大水系。也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经过长期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总而言之,京杭大运河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不可磨灭的作用,影响深远。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基因重组”实践团队就在此基础上于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进行了实际考察,对大运河进行了溯源,也对它的进一步保护和发展进行了思考。
漫漫扬州路,寻踪运河馆
以观古往今来大运河对扬州地区发展的深远影响为目的,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基因重组”实践团队将活动的第一站选在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系统有序的调研工作。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正式建成开放,引起广泛关注,热度至今不减,团队成员需提前预约才能力争一睹运河古今风采。馆内既收集海上丝绸之路期间途径国家的部分藏品,同时藏有本土著名的瓷器、丝绸、印刷术等,藏品众多、琳琅满目。实体与虚拟技术的结合运用,向团队成员展示运河古今的演变。更有还原运河沿线城镇的繁荣景致,使人身临其境,如梦似幻。
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认识匪浅,深刻了解到历史上扬州的兴衰与京杭大运河息息相关,它支撑起扬州的繁华经济,奠定了扬州的城市格局。大运河自古就是掌握兴衰的经济命脉,是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文明桥梁。
历史的浪潮永不息止,扬州这座城,应“运”而生,朝朝繁荣。
悠悠古运河,千年繁华路
曾经的“扬一益二”,充分说明了扬州这座城的魅力所在。这些无不与运河息息相关,千年明月千年照,运河依旧自奔流。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京杭大运河是由多个朝代逐渐发展和演变而成,其中最早的河段始凿于公元前5世纪,而基本格局形成于元朝。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多、修建难度最大且仍在使用的古代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象征。
它将淮、河、江、海四大水系沟通相连,使得扬州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从隋唐时期开始,扬州的经济地位不断提升。隋炀帝杨广以扬州为中心,在古邗沟的基础上不断向南向北延伸,全线开凿大运河。唐玄宗时期,对漕运进行了一次改革,将南方各地的粮食和物资统一集中到扬州,在扬州重新组织漕运,沿着大运河转运到长安。如此一来,扬州成了大运河上唯一的转运枢纽。
在唐代,海上贸易非常繁荣,拥有地理优势的扬州也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无论是陶瓷、丝绸、茶叶,还是扬州产的铜镜、金银器、玉雕,都会从这里启程,远销海外。
扬州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在扬州2500年建城史中,运河基因一直绵延不绝
滔滔运河水,谱写新篇章
即使在科技进步交通发达的今天,京杭大运河依旧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承载着扬州和沿河百姓富裕幸福的新生活。进一步发展运河经济,就是要在保护好京杭大运河沿路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一步延续和放大其历史上发挥的促进南北、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作用。
上世纪扬州大运河曾因周边聚集众多高耗能企业而变得“脏乱差”,而通过扬州政府的反思,调整和治理,高污染企业或内迁至相应工业园,或搬离扬州。大运河又恢复了其“绿富美”的面貌。迁走污染企业后,扬州着力发展低污染、高净值的新兴产业。目前扬州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3个千亿级集群,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高端纺织和服装等2个五百亿级集群。2021年全年,扬州就新签约重大产业项目232个,一批批优质项目成功完成了落户。
扬州大运河不仅联动着城市产业空间的再塑造,更牵涉着生态空间的设计。于扬州而言,治城要先治水。水清,则城美;活水长流,城市才能富于灵动。
除了拥抱新产业新业态之外,文旅融合同样是扬州经济发展的一大关键。扬州拥有诸多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给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不少助力。扬州政府着重挖掘多元消费潜力,提升文旅产业发展层次。加快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光线中国电影世界、华侨城二期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改造提升马可·波罗纪念馆,丰富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等街区旅游业态,推进运河三湾风景区创建5A级景区,瘦西湖“二分明月”文旅集聚区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力争给游客带来极佳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体验。扬州也坚持守正创新,延续城市文脉,丰富文化供给,不断彰显杨州文化特质,使当地的文化品牌更加闪亮。
文字来源:吴雨辰,黄邓萱,宗玥含
图片来源:吴雨辰,黄邓萱,宗玥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1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