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赤色铁兵魂小队为了研究铁道兵文化,沿着襄渝铁路,分别前往十堰,襄阳,重庆,广安,达州,安康进行采访,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小队队员在达州采访李安普烈士遗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骆张瑾 摄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研究铁一师军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铁道兵改组并入铁道部后,铁道兵就退出了历史的大舞台。而改组后的铁道兵都去哪里了呢?都在中铁十一局各个分公司工作。而为了记载过去的辉煌历史,各个公司都围绕不同的主题建立了铁道兵文化展馆。中铁十一局八公司的“铺架劲旅”文字展馆。中铁十一局一公司的杨连第文化火热园等等。并且在公司周围的居民区,住着非常多的老兵。有利于小队队员开展采访工作。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身体健在且家属允许接受采访的老兵并不多。而且老照片,老资料也不是很多。
印象最深刻的是中铁十一局一公司的杨连第登高文化火热园。杨连第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抢修陇海铁路8号高桥时,杨连第机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修桥任务,荣获“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1950年9月,他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0年10月,杨连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铁道兵团第1师第1团第1连任副连长。1952年5月15日,杨连笫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光荣牺牲,时年33岁。死后被追授为“登高”英雄。杨连第英雄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光荣传统的坚定传承者,是“勇于攀登、拼搏奉献”登高精神的卓越贡献者,是“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精神的杰出代表者;70年来,英雄的故事和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旗帜,激励着一代代后来者奋斗前行。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在中铁十一局六公司文化展馆中铁道兵第一师的珍贵合影。
如果说铁道兵说中国红军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铁一师就是铁道兵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热播电影《金刚川》《水门桥》讲述的就是铁一师的故事。在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恶劣的年代。铁一师两年就创造了一个修路神话。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迹。
采访到的老兵,他们虽然已进暮年,但在谈到当时那段艰苦岁月时,仍然很热忱很激动的展示他们的勋章,奖状和军装。李知发爷爷是当时铁道兵的排长,现任铁二处党支部书记。他给我们展示他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照片,还有他受到采访时的照片。李爷爷说:“尽管当时的条件很艰苦,可是我有并肩作战的战友,强大的祖国,我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并且给我们提供了襄阳战友和《西线烽火》的作者姚尚明先生的联系方式。
铁道兵以“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的精神建成了襄渝铁路,我们也将传承这种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忆襄渝岁月,传铁兵长情。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赤色铁兵魂小队在档案馆查阅资料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静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8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