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研学乡村振兴,共话生态发展

来源: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作者:张妍

大学生网报许昌7月8日电(通讯员 张妍)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因为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业强则经济兴,经济兴则社会安。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根本保障,更是防止返贫的关键所在。然而,发展产业又必然面临项目选择、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一系列难题。若不认真对待,往往会功亏一篑。

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来到禹州市神垕镇进行实践调查。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部郊区,依山傍水,全镇总面积49.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陶土储量10亿吨,煤炭1.8亿吨,石灰石10亿吨,铝矾土、紫砂石等矿产资源也有一定的储量。常言道“靠山吃 ,靠水吃水”, 陶土资源丰富,神垕镇钧瓷产业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由于疫情的影响,神垕镇近几年很少通过线下活动来发展钧瓷行业。由于网络电商平台的兴起,80%的卖家都选择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钧瓷交易。然而,部分居民依然依靠传统老旧方式来进行瓷器交易,模式多为家庭经营,规模小、利润少、市场风险大。我们认为当地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明确发展思路,实现跨越发展。把发展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之本,实现由自我消费型向商品经济型为主导方向扭转,以小组为单位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要把特色产品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把经济发展目标定位在生产优质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推动规模经营、实现长足发展,形成独具优势的产业群。

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发展产业不仅是农民增收、实现脱贫的现实基础,而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长效措施。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也要看到,有些地方脱贫的根基还不牢固,主要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还面临短板制约,外部环境和市场形势变化也给脱贫产业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当前,要加强对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后续扶持,培育产业自身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创新产业业态和经营模式,提升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农业农村依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扩大内需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农村有着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仅可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而且可以实现农业与工业良性循环、互促发展。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把乡村生产有机融入现代产业体系,让广大农民深度融入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有助于活跃农村市场,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更好拉动城乡经济发展。

以科学布局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空间结构。强化县域统筹,推进镇域产业聚集,构建县乡联动、以镇带村、镇村一体的格局;以产业融合增强乡村产业发展聚合力。发掘新功能新价值,培育融合主体、催生融合业态、搭建融合载体、建立融合机制,发展连接城乡、打通工农、联农带农的多类型多业态产业,让小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增强乡村产业持续增长力。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健全绿色标准体系,培育提升产品品牌农业品牌,强化资源保护利用,让乡村产业成为撬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杠杆”;以创新创业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改变过去乡村产业主要依靠人力、地力等传统要素发展的局面,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培育创新创业主体,拓宽创新创业领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1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关于支教组的一切,都说给你听 下了高速右边层岩叠嶂的高山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一切刚刚开始。车沿着盘山路前行,树越来越绿,天越来越蓝,云越来越近,山越来越高,手机信号越来越弱,心…… 吴桂珍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你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守候 孩子们的笑容,那么地感染人的心灵。我们所举办的每一个活动、每一堂课,都是为了孩子们身上那可爱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曾紫云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160三下乡,知识与快乐伴你同行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短短的十天三下乡期间,我们社会实践队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快乐,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三下乡的十天里,知识与快乐伴我们同行。…… 梁晓颖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回顾校运会,别用一番滋味 在实践活动期间,“沐语之夏”实践队成功举办了一次运动会。运动会分成常规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参赛选手有新垌一中初二3班、初二4班以及初三3个班的同学。…… 韦敏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赠你玫瑰,我留余香 有缘千里来相会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与你的一次相遇。”既然我们如此有缘,那便好好珍惜,在这十天里,一起谱写生命的乐章。…… 陈小宙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沐浴夏季的阳光

沐浴夏季的阳光 七月,收获的季节。2018年7月17日,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期十天的三下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活动我们在高州市新垌镇的新垌第一中学展开。…… 张国亮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乒乓”一声,怦然“新垌”

有一种力量创造着一种声音,乒乓,乒乓,它相互往来相互依存,小小的球,大大的世界,在跳动中挥洒着乒乓爱好者的梦与泪。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其高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李沛林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伴随着心动的调研,弥足珍贵 三下乡不仅是大学生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还是一个让大学生给农村带去很多有益的东西的良好机会。因此,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双重收益的活动。…… 何丽芳 岭南师范学院沐语之夏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引领绿色发展 乡村生态振兴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豫”见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关于城乡规划对乡村振兴影响因素调实践团,于2022年6月25日前往李家庄村运用自己所学助力乡村振兴。…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疫情有距离,云服务零距离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建立更好的互联网+云服务平台,深化“党的二十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小组成员于6月26日走访苏州地…
薪火传承——让红色基因永存
2022年8月21日上午,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忆往弘英”暑期实践队成员来到十堰市张湾区老年大学开展社会实践,探访老年生活多彩的“桑榆之美”。为提高老年大学学员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增强老年群众的自我…
黄河实践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点燃了黄河流域各地发展的巨大热情,也掀起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的新高潮。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的发展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黄河实践2
黄河流域的高质是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流域各省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在生态文明新时代,推动黄河流域稳固发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缺一不可,既要紧密联系实际…
黄河实践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江河,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做斗争,迄今,防洪减灾和水沙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流域生态环境持…
福建农林大学实践团:走访石亭街道,助力乡村振兴
为切实履行好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并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同时推动党史教育学习。8月2日至8月4日,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实践团在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工程系龙博…
铭记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皖东烈士陵园吊唁
一、实践内容1、线下参观1939年秋,罗炳辉等率领的新四军第五支队,以半塔为中心,开辟了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新四军在这里抗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万余人的进攻,取得半塔保卫战的胜利,为纪念…
追寻家乡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红色精神——湖师学子调研报告
【摘要】“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传承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意义重大。“追寻红色文…
湖医药学子:实地走访烈士陵园,缅怀哀思先辈英灵
本网讯(通讯员杜喆)为致敬先烈,追思英雄,继承中华优秀光荣文化传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7月4日上午,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红帆寻遗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荆州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