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为配合学校“智慧校园”整体建设、完善校园无线网络性能,提升师生上网体验,提高学校教学和办公效率,7月30日,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7名学生志愿者成立专门团队,在滁州学院校内开展“无线网络性能测试”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围绕校内无线网络性能测试,并将检测结果做好登记记录,对于出现的无线网络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
无线网络测试志愿团队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投入到检测工作之中。在正式工作之前,7名团队成员根据个人特点及优势进行了明确分工,确保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并且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解决了工作前的技术问题和团队组织协调等问题。
走访调查“摸实情”。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局域网网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局域网对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尤其是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在局域网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学生用户数量激增,局域网各种新的应用层出不穷,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地增长。随着上述现象的出现,引起网络设备超负荷运转,导致网络负担沉重,以致引起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严重下降,性能下降的结果将导致某些网络应用不可使用。团队成员经过校园内大量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曾经历过选课时段网络拥堵的问题,半数学生出现手机在校园内网络信号不佳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如何提高局域网的服务质量,如何让学生方便使用以及如何让管理者方便管理,是网络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利用一些网络应用分析工具来对局域网流量进行分析和控制很有必要。为此,团队成员决定对滁州学院会峰校区进行无线网络性能优化工作。
交流座谈“明目标”。经过信息中心师生共同研讨,确立本次无线网络性能优化工作内容——第一步,队员在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上安装无线网络测试软件,由信息中心赵冉老师进行相关培训;第二步,实地考查组队员分头前往滁州学院会峰校区各办公和教学大楼,通过专业测试软件对大楼所有区域的无线网络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网络带宽、信号强度、时延性、抖动性和丢包率等;第三步,测绘组队员在测试过程中详细记录楼宇中无线AP的具体点位,并绘制校园无线AP点位分布图;第四步,网络分析组队员通过校园无线网络管理平台对无线AP的运行性能和终端接入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第五步,网络优化组队员结合网络测试和无线AP点位统计结果对各楼宇的无线网络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并设计出优化和改进方案。
实地测量“干实事”。正式确立工作之后,团队成员均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实地检测组人员不畏酷暑,不惧温度,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投身于工作岗位之上,在校内每栋教学楼及各个楼层之间来回穿梭,不错过教学楼中任何一个无线网络终端,并做好精密检测记录。网络测量方法应该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准确性,即测量结果应该能够反映网络的真实情况,测量结果真实可靠;二是稳健性,即测量方法不会因为被测网络的轻微变化而失效;三是可重复性,即同样的网络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应该趋于一致。这就要求团队成员耐心测量、专心记录,不能放松分毫。“爬楼的时候确实很辛苦,测量AP点要考虑到场景和操作范围,还要记录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的数据,但是看到成品图在手里诞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测绘组队员这样说。
专业处理“办问题”。在检测出相应问题时,团队成员中无线网络优化组会立即快速行动,根据用户类型、使用场景、使用容量等现实因素并结合具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网络优化组成员积极查找文献,通过建立局域网网络性能测量系统,为局域网网络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数据,为网络的升级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而提高带宽的使用效率,为用户节约成本,提高网络性能,提高网络利用率,提高管理网络的水平、降低网络管理成本。网络优化组成员指出:“我们不能一味地在校园内装设备,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网络优化更应该是校园主干网络的升级,对校园网的网络核心及汇聚进行适当的升级改造,使得网络拓扑结构层次更清晰,从而提高整体网络的可靠性、实用性和管理性。”
网络优化任务结束后,队员们还在各个楼层张贴了文明用网宣传标语,倡导同学们文明用网。此次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也提高了信息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图为队员实地勘测教学楼内AP 通讯员 张姝雅摄
图为队员绘制教学楼内点位图 通讯员 张姝雅摄
图为师生共同研讨网络优化方案 通讯员 张姝雅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6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