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永济古称蒲坂,曾为五帝之一舜帝的都城。位于山西省西南角,临近黄河拐角处。具有十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旅游业是永济市第三产业的顶梁柱,带动着永济市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是永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合理的对永济市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优势。在本文中,列举了诸多永济著名景点及其存在问题并联系实际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促进永济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永济市旅游资源;现状及其问题;解决方案
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旅游业顺势飞速发展,对经济进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永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获得了许多经济效益,但是时代在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旧时代留下来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制约着永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于2022年7月15日至2022年8月5日对永济市发展旅游经济的典型调查,发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以帮助永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
永济市的旅游资源:
永济原称蒲坂,是五帝中的舜帝之都,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的区域中心。这里不仅历史悠久,文人众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存的名胜古迹多达140余处,如2002年被国家首批评为“AAAA级”旅游景点的普救寺。
普救寺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观光和爱情圣地。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座千年古刹早已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和爱情圣地。规模宏伟,别具一格。整个寺宇建筑分三道轴线。山门、大钟楼、塔院、回廊、大佛殿、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僧舍、枯木堂、错落有致。并有后花园、击蛙石、仿唐街、浮桥、画廊、鹳雀楼展厅等引人入胜的景点。与《西厢记》故事密切联系的建筑“张生西轩”、“梨花深院”、“书斋院”穿插其间。最令游客向往和仰慕的是“梨花深院”,相传相国夫人,崔莺莺和红娘在此居住过。《西厢记》故事中的“惊艳”、“请宴”、“赖婚”、“拷红”等情节,都发生在此院。寺内屹立的莺莺塔回音效果更使游客神奇莫测,妙趣横生。它以奇特的结构,精湛的工艺,明显回音效应而著称于世。莺莺塔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回音建筑。
鹳雀楼景内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22年)毁于兵燹。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风景秀丽,前瞻中条太华山,下瞰巍巍黄河水,留诗者甚多。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唱《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诞生于此。
鹳雀楼内部陈设以黄河文化和河东文化为主题,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采用浮雕、壁画、微缩景观等形式说明黄河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民族的先祖在这里写下了辉煌的历史。如舜耕历山、大禹治水、武圣关公、一代文宗柳宗元、司马光、司空图以及嫘祖养蚕、冶铁、治盐等。因此,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体会到登高望远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感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鹳雀楼是黄河流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神潭大峡谷景区原名水谷,距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山势巍峨,溪流山泉遍布,自然植被独特,万亩天然柏林郁郁葱葱,为中条山区所罕见。整个景区林木密布,山花烂漫。主峰“九洲疙瘩”海拔1778.3米,突兀于群山之中,山坡陡峭,山顶平缓,云雾天九个峰顶平浮于云海之上,亦真亦幻,自古被寓为“九洲太平”。据考证,景区内有关王庙、娘娘庙、牡丹庙、柏神庙、香花寺、玉皇庙、观音庙、药王庙、龙王庙、庵院、唐朝的罗成点将台、呼延瓒练武馆、清朝孟家园古堡、尚书孟世芳避暑山庄等遗址。
景区以两瀑三溪一百零八潭为代表,与千年神龟、娥皇女英沐浴潭、关公圣像、关公试刀台、北宋摩崖石刻、天梯、一线天等景点组成高山峡谷自然景观。奇峰、怪石、翠海、叠瀑等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梦幻水乡”“人间仙境”。集观光、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度假区。
除去以上的各个风景区 “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的蒲剧起源地也位于永济市的蒲州古镇,这里有着丰富的戏剧文物资源,在我国特色鲜明。其中《西厢记》中描写的经典人物崔莺莺,在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得以体现,造就了莺莺塔成为我国戏剧文物中独一无二的特征;始建与元代的董村古戏台保存至今,是山西省同时代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座戏台的其中一座;还有民间祠庙——韩阳合闻庙,是古代的梨园会馆。金代建筑三郎庙位于永济东南部南窑村;清代建筑的古戏台在黄营、侯孟村、陈村等均有分布。
在具有丰富多样的风景区和浓厚历史文化的同时,交通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在经过本地区多年来的经济建设,交通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永济在公路方面:南北链接的运风高速直通省会太原、北京等城市;南链接连霍高速,可直达西安、洛阳、郑州等城市;铁路方面,在原有的铁路基础上,修建了北京至包头的高铁,途径永济市,旅游行程大大缩短。在航空方面,距离临近的机场均可快速到达永济市,如运城的关公机场,如西安的国际机场等等。快速方便的交通,是永济市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在当前国家支持发展旅游业并推出了众多政策的情况下,永济市的旅游业发展一片良好。
但是却存在许多暗中存在的隐患:
1.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永济市虽然风景区的资源丰富多样,但是行政区的划分没有明确的范围,导致某些景区多方管理的现象。首先在2004年在永济市交通局的带领下,成立了“五老峰开发有限公司”;其次仅仅三年之后由永济市政府又成立了“鹳雀楼旅游集团”,主要负责四大景区包括五老峰景区管理,出现多头管理。没有形成分工明确、高效系统的管理体制。
2.缺乏旅游管理人才和规划人才
永济市旅游区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当地居民对旅游的发展认识有所欠缺,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思想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当前,永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缺口很大,而在整个东部地区,旅游专业人才是其旅游资源得到很好开发的关键之处。永济旅游发展日新月异,游客接待量从2012年的170万人次到2013年的423万人次再到2014年的508万人次,2015年仅仅景区门票收入从2014年的4200万提升到5500万。在这样游客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旅游业人才参与永济市旅游业发展中。
3.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不够
永济市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投资力度还仅仅处于低层次的水平。目前,永济市的旅游业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旅行社在旅游产品的项目中,种类比较单一,有相当一部分国内外游客到永济旅游之后,就不会选择第二次,这无疑影响了永济市旅游业的二次收入;在旅游服务体系中建设,酒店文化、娱乐的软硬件设施档次较低,服务滞后,全面的旅游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特别是在开发国际旅游线路上,旅游资源开发资金的投入不足,投资渠道范围小,多元化的投资政策尚未形成,导致本市的对外达不到外宾的消费要求。
4.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不高
在国家旅游经济不断升温的背景下,永济市旅游景区的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也在快速增长。这也体现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也是逐渐个性、多样化,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浅层次的资源开发是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所以对于本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充分发挥本地区旅游资源的多样功能性,适应游客需求的发展动向,已经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在开发层次较好的周边大的旅游景区中,永济市并不占优势。比如临近的西安、洛阳地区,都是知名的旅游区,永济市难免会受影响。因此,永济市想要减小这种不利因素,对外形成吸引力,就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旅游开发。
而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
一、应尽快优化旅游资源管理
景区多头管理这种局面必然会影响永济市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不能够适应永济市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所以永济市各大风景区务必成立一个统一、宏观的管理机构,尽快理顺永济市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永济市政府还应当在税收、投资、土地、交通等环节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这样才能改变永济市过去的分割管理,多头管理的低效益体制,达到永济市旅游资源科学、全面合理发开和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使得永济市旅游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旅游管理和规划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要解决永济市旅游管理和规划人才以及后备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好专业人才的待遇政策,为其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其次借鉴国内外开发成功的相似景区,吸取成功经验。两方面共同协作配合,确保景区开发的科学规范化;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又发展潜力的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管理和开发能力。
三.深入发掘旅游资源
1.要充分运用好国内外唯一性、独特性的旅游资源。例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故里、世界桥梁惊艳作品——黄河大铁牛等,以此作衔接,包装策划,来带动普救寺、鹳雀楼和五老峰等景区的全面发展。
2.将本市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转化为自己特色的部分。如爱情圣地普救寺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鼓楼与白马解围的关系等加强这方面的文化建设,提高永济这一旅游地文化品位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可将永济市在历史上发生的文化故事跟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文化产品包装,以吸引游客,实现经济效应,这样才能够实现本市旅游资源产品的连环效应。
结束语
1.永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面较多,其中具备资源、区位以及国家地区政
策优势。
2.虽然永济市的旅游资源很多都已得到开发,但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多方管理的局面;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旅游管理和规划人才力量甚是缺乏,开发资金不到位,开发层次有待提高,与周边旅游资源合作共享缺乏联系以及缺乏宣传力度。
3.在相对应的问题之下,结合永济市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议对策:尽快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大力引进旅游管理和开发人才,多渠道筹集旅游资源开发资金,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层次,和与周边县市联合实现旅游资源组合发展并进行有效宣传。
参考文献
[1]盛德华.永济市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09).
[2]张振兴.山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
[3]安瑞生,李贵发.山西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4]张慧雯,余可文.山西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2.
[5]张慧雯.山西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3(06).
[6]甘枝茂.旅游资源概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7]苏建军.山西旅游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N].运城学院学报,2004(08).
[8]易丽岑.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纵览,2013(10).
[9]王爱科,弋雪宁,薛达.旅游业对永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带动研究[J].山西建筑,2008(29).
[10]余可,韩小平.山西省旅游资源的文化评价及开发[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09).
[11]邢贵升.对永济旅游景区发展的深层次思考[R].《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5).
[12]袁丽华.论山西旅游业的深度发展[N].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6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