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马尾绣非遗,把手上功夫“秀”出山外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作者:吴娇

千古文化留遗韵,乡村振兴展雄风。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特色非遗传承,2022年8月1日至5日,浙江农林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周覃县进行水族文化的探寻与创新。实践团开启了四天的非遗文化水族马尾绣的记忆探寻之旅,近距离感受了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深层价值,实践团希望在创新中助力马尾绣品牌模式宣传,帮助马尾绣在新时代焕发更为青春的光彩。

水族马尾绣,以丝线缠裹马尾盘在描绘好的花纹轮廓上,再根据轮廓线绣出各种图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省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的韦应丽从4岁开始,就跟着长辈学习马尾绣,15岁时将流行元素与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绣出多种马尾绣产品。如今,韦应丽带动群众发展“指尖经济”,把社区移民妇女培养成“绣娘”,让搬迁妇女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8月3日,为了能亲自向韦应丽老师了解更多马尾绣产品制作的经历经验,实践团不远万里来到著名的马尾绣小镇参观韦应丽老师的工作室“绣娘之家”,一进入工作室,一幅2米长的绣品映入眼中。

“盛世中国龙 忆百年党恩,感谢中国共产党 我们才有的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绣这个“绣”字,主要是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韦应丽老师向实践团解释道。该幅绣品总长2米,宽1米,整幅作品由红色的底布和黄色花边、字体构成。中间是由一百条龙组成的一个“绣”字,由马尾和56种颜色的丝线绣制而成。

“我画这张图整整用来一个星期,加上“绣”这个字,每天晚上我都加班11点钟12点钟才能完成”。在作品设计之初,因为没有参考的图案或样式,这对韦应丽老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凭借自己平时的经验积累和对党的一片赤子之心,完成了这项“工程”。

在“马尾绣”小镇的脱贫之路上,马尾绣产品发挥着领导性作用,镇上先后引进多家公司,将镇上的妇女培训成“绣娘”,采取“合作社+手工艺人”的方式,形成了壮观的马尾绣一条街,通过传统指尖经济,增加了小镇的收入,妇女们的“钱包”通过自身的努力鼓了起来。

8月4日,实践团队来到三都县城内的民族民间藏品管寻找马尾绣的重要传承人宋水仙老师。作为第一个开办三都第一家马尾绣工艺品店,40多年来收藏了大量精美珍贵的马尾绣作品,并将马尾绣文化推向了更高的国际舞台,为马尾绣工艺的弘扬与传承注入了活力。

在最初开始收藏马尾绣的过程中,宋水仙老师就被马尾绣深深地吸引,虽然它不同于市面上新颖的刺绣工艺,但是她仍在古老的马尾绣中感受到灵魂的宝贵。“所以我就想,马尾绣平时也会在重大的节日中穿戴,那么在姑娘出嫁时是不是也可以穿上马尾绣?”于是第一件马尾绣就穿在了宋水仙老师的身上,宋水仙老师成为了马尾绣的创始人。 在宋老师的努力发扬下,当地政府每年也举办关于马尾绣的培训课程,每年的培训中都可见宋老师的身影,马尾绣工艺成功带动了三都妇女自身经济的提高,现如今马尾绣工艺品已经成功卖到了包括美英所在的诸多西方国家,对外展示出精巧的技艺。

但宋水仙老师也向实践团透露到,即使现在她的马尾绣藏品馆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团队,也曾经涉足过电商平台的直播售卖。但日复一日的马尾绣直播内容无法与现代年轻人市场接轨,缺乏新颖的亮点,陷入枯燥直播的境地,最终直播方式被迫放弃。

这就揭露出马尾绣发展中最阻碍前行的障碍点,无法满足年轻人对时尚新颖的追求。害怕失传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到学习的队伍成为宋水仙老师目前最担心的问题。

对于这个难题,宋水仙老师希望能够通过马尾绣进入高校选修课来吸引住年轻人的目光,为马尾绣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在与宋老师的交谈中,她也明确表示:要把马尾绣与当代数字化网络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弘扬马尾绣,促进马尾绣的传承与发展。

无论是韦应丽老师还是宋水仙老师,他们都不是马尾绣传统工艺品发展中的个案,近年来,贵州通过“锦绣计划”、传统手工艺技艺培训出大量手艺人,并通过非遗展览等宣传活动,一步步将贵州传统手工艺向外推广,打响品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2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安庆师大学子实地考察滨湖森林公园
2022年7月21日,安庆师范大学“感受皖江魅力,沐春光,跟党走”实践团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森林公园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为响应党的十八大中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
食安你我他,专长促健康
2022年7月16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文启村,深入调研当地乡村振兴的实施推进情况以及村镇近年来的变化以及利用专业特长提高当地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文…
(原创)安农学子三下乡:百年红旅峥嵘,精神薪火相传
大学生网报黟县8月6日电(通讯员谢孜乐)红色沃土,激情燃烧;活力黟县,热血奔涌。红色旅游,红色文化是内涵,旅游经济是抓手,要坚持游览与传承并举、开发与管理并重、利用与保护并轨,牢固树立发展红色旅…
(原创)安农学子三下乡: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以分销模式助力农民增收
大学生网报黟县8月5日电(通讯员谢孜乐)“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发…
安庆师大学子三下乡:感受生态文明建设
2022年7月21日,安庆师范大学“感受皖江魅力,沐春光,跟党走”实践团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森林公园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为响应党的十八大中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
东湖学子三下乡:走进柑橘种植园,了解秭归脐橙
武汉东湖学院橘徕服兮实践队在前往秭归县团县委、农业局、电商办之后,据农业局和团县委的推荐,前往了烟灯堡村进行实地调研,在烟灯堡村对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秭归脐橙种植的基本情况,此后前往了烟灯…
(原创)安农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农产先行
中国青年网黟县8月4日电(通讯员谢孜乐)“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第一天,为帮助黄山市黟县美溪乡的村民改善人均收入问题、优化农旅模式,安徽农业大学“水墨美溪”三下乡团队的6名线下实地调研组成员到达美溪乡…
中石大学子三下乡:观科学之精妙,赏新春之溢美
触摸科学,感悟文化。为帮助培养学生科创意识,树立文化自信,8月16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组成的滴泉”大学生回报家乡助学支教队开始开展为期五天的线上“云”支教夏令营活动。活动第二日,支教队员…
工大实践: 红心向党,情系祖国
党史学习活动--红心向党,情系强国2022年8月19日,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继承者联盟”社会实践团队原定于在线下进行的党史学习活动由于疫情方面的影响,转为在线上进行。各队员们调整计划,配合防疫,以高涨的…
宁大小分队探章水红旅(三)改编故事,红色宣讲
章水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在这里,红色血脉赓续,红色故事流传。7月3日,“拾章水红贝,扬桥头青旅”——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赴海曙慈溪实践小分队继续探究章水红旅发展,在实地参观完烈士陵园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