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踏实为民,乡村必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王绚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乡村发展水平,2022年7月14日,参加曲阜师范大学暑假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者服务队的我来到汪疃镇祝家英村,准备实践调研该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秘诀。

图为实践队员到达祝家英村后拍摄的村口新建的大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绚 供图

虽然出发之前我就从网上得知汪疃镇祝家英村是威海市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但仍未想到村口大门会如此壮观。根据网上的介绍,祝家英村地处汪疃镇的边缘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如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与之前的蒙昧落后形成了巨大反差,如此改变更是激起了我实践调研的热情和信心。

权利运行在明面,村民问题进门了

图为实践队员准备去村委会采访调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绚 供图

原以为村口大门已经是引入注目,但相比之下,村委会出现的位置更胜一筹。我发现,村委会——如此重要的核心区域并没有像其他村庄一样修建在村落深处遮遮掩掩,而是出现在村口一目了然。带着疑问,我来到村中的小商店,向老板娘请教了这个奇怪的安排,为何村委会会选择建在村口。她笑着解释,这是他们村党支部书记拍板决定的,就是想要保证村民遇到问题了,一进村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听到这里,我一直奉为圭臬的主张似乎受到了冲击。我原先一直主张村民的问题只要得到解决就完全可以体现出这个村的办事效率了,但是现在我才发现,村民的问题似乎不仅是要能被解决,更是得需要第一时间就被发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之言,诚不我欺!我想,这就是把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的实际体现。村党支部书记真正地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村民可以直接从田垄间出来就能够提出诉求,保证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见,自己的问题能够被发现,自己的建议能够被采纳。而这就是我实践调研出来的第一个秘诀。

支部书记两头跑,村民企业协调好

我本来打算首先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采访,准备仔细询问一下祝家英村这几年发生的变化和村里实现致富的原因。但我一敲门才发现,书记办公室里面并没有人。后经仔细打听了解到,村子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是在威海樱聚瓦苗木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带动致富的,因此祝家英村有很多村民都选择在该公司就业。

图为祝家英村村民正在现代苹果种植园区旁边休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绚 供图

如此一来,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中间人,必须一直辛苦地两头跑。既要鼓励本村村民就近就业,又要保证本村村民不会受到委屈。想把一碗水端平,是及其考验党员干部本事的,但是祝家英村村党支部书记似乎做到了,他选择牺牲自己的时间,一方面满足了公司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村民上班赚钱的愿望。而这就是我实践调研出的第二个秘诀。

开明领导好决策,集思广益办法优

继续沿着崇文街往村里走,我看到了几个正在买西瓜解暑的村民。抓住机会交流一番之后,我才明白汪疃镇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一直实行的是类似国家党政联席会议制的集中议事联席会议机制,也就是由园区党委书记作为总的负责人和召集人,其余四个产业发展党总支书记和三十六个村级党支部书记,以及爱心助农企业的党委书记作为被召集人,每月在固定的时间,相聚在一起,商议下一步园区的发展并着手解决目前各村和爱心企业合作遇到的问题。由于最近几天正好处于开会商讨规定日期前后,事情格外的忙碌一些,我才没能够采访到村党支部书记。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广益总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村企合作是汪疃镇另外一个村实践出成果之后,再引导其他兄弟村开始一起走这条路的。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汪疃镇的发展不就是最好的诠释吗?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显然是十分艰难的,但汪疃镇镇党委和各村党员凭着想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选择共同面对,最终披荆斩棘,踩出了适合每个村自身发展特点的振兴之路。而这就是我实践调研出来的第三个秘诀。

事半功倍的办事方式,殚精竭虑的党委书记,民主开明的领导团体,这就是我调研出来的三个秘诀。这三个秘诀看似十分普通,不过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方法。但如果真的要把这些虚无缥缈的文字转化为极具意义的实践可是需要下真功夫。想到这里,我又回忆起坐在崇文街口乘凉的大爷的笑脸了。他同我讲,最开始书记提出想要重建村里,还要把村委会建在门口的时候,村民都表示不理解,更是说什么都不同意,最重要的是,他们根本就对这么年轻的书记可以把这个小破村子发展起来不抱希望,因此就是闹着不配合。但是后来书记真的带领村里党员做出一些名堂之后,大家才开始慢慢相信他,一步一步地愿意跟着他干。现在村里在镇里、书记、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是越来越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次实践,我明白了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有满腔热血敢于投身进去,更需要兢兢业业善于找对路子。尤其是在面对不信任和轻视这样的困难的时候,能够选择迎难而上,证明自己。当然这也离不开民主的领导主动带领决策。三管齐下,加上努力就是乡村振兴最好的模样。(通讯员 王绚)

一审编辑:周凯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0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实践总结大会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及有无意识分类处理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清华苑小区站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留庄镇生活超市垃圾分类调查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倡导低碳生活,创造生态家园——社会实践心得感悟
新的世纪,我们渴望干净的地球,渴望环保的家园,渴望绿色、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日益遭受人类生活中燃烧煤炭、石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浩劫,导致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
陕理工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奋力正当时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新发展,陕西理工大学实践团于8月7日前往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开展“乡村青春行,助力振兴梦”为主题的实…
淮师学子三下乡:探讨小岗村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
淮师学子三下乡:探讨小岗村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深入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
陕理工学子三下乡:华夏连心,和谐同音
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乡村青春行,助力振兴梦”实践团于8.7日前往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基层、调研偏远地区居民普通话普及情况,为当地不同年龄群体的居民提供针对性的语言帮扶。推…
保护古老建筑,共绘美丽画卷 ——安徽师范大学暑期实践
(通讯员:张楠)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于7月21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开展暑期调研。团队走进古民居,倾听属于古建筑的历史故事,展望古建筑的璀璨…
激活振兴新动能,走向幸福好生活
中国青年网威海8月20日电(通讯员王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必须看到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为此,曲…
走进峨桥预调研,倾听乡村故事 ——安徽师范大学暑期实践
(通讯员:张楠)7月14日,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在芜湖市峨桥镇开展了预调研。队员们在盛夏中与百姓交谈,倾听民声,感受乡村风情,品读乡村文化。风景如…
追寻红色光辉,发扬烈士精神
这是一段闪耀红色光辉的宝贵历史: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拉开战幕,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地方武装60万人,与国民党80万兵力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战略决战。期间,为便于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中央军委指…
滁州学院赴安徽讲好蔚园故事
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十四五”期间,滁州学院以本科一批招生作为契机,按照“稳规模、优结构、强内涵、创品牌”的专业发展思路,实施一流专业领航工程,持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着力建成一批定位准、潜…
烈士之魂,万世流芳
英魂永驻凝忠雨,浩气长存酿劲雷。战争只在历史书中书写了半页,却撕掉了将近一半的世界,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国家百姓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停止战争年代的动荡。为纪念革命先烈,继承革命精神,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