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宁德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畲乡大地,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赴闽东红址,品畲乡古韵”实践队 作者:钟霖霞

为积极响应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提升对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视与责任感,加强非遗文化宣传力度,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赴闽东红址,品畲乡古韵”实践队于6月30日-7月4日前往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畲族古村落半月里村,通过体验畲族婚俗、学习牛家拳与乌米饭制作,加深对畲族非遗文化的了解,为后续宣传畲族非遗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婚礼正当时

畲族婚俗不只是一场婚礼,更是囊括了畲族的歌谣、舞蹈、习俗、礼仪和信仰,为了更好的了解畲族婚俗,实践队成员们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并向畲族婚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雷其松先生了解畲族民俗婚礼的相关事项。6月30日,实践队成员们亲身体验了一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畲族民俗婚礼,实践队成员身着畲族传统服饰伴随着畲歌的旋律,紧跟着迎亲队伍在热烈氛围中登场,并由2名成员记录整个婚俗流程,实践团队通过镜头“润物细无声”地展现文化之美,将这个美好画面制作成视频,让更多的人看到一个有温度的畲族,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半月里,一个富有韵味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畲族婚礼流程要经过定亲、讲杠、择日子、备嫁妆、出门酒、出嫁、拜堂、办正酒等程序,耗时长,虽然本次实践队伍所体验的畲族民俗婚礼只是其一部分,但也可以从中体会到畲族婚嫁传承着畲族的文化基因,流淌着畲族人民生生不息的梦想。

图为实践队队员担任畲族民俗婚礼活动的伴娘。

以拳传畲情

牛家拳是流传在畲乡畲民间的传统武术拳种,也是作为闽东畲族人民独有的法宝,为深入了解牛家拳,实践团队来到市级畲族武术传承人雷华香家向她学习牛家拳。据了解,雷华香自幼与父亲学习牛家拳,与其丈夫雷其松厚植文化血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到每一方土地。在学习过程中,雷华香女士详细地讲解了牛家拳中五步拳的动作、气息要领,与此同时,其丈夫雷其松先生也将自己在学习牛家拳上获得的心得与实践队成员进行分享。在牛家拳的一招一式中感受畲族文化魅力,畲族牛家拳是畲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畲族人民口传心授的生活智慧。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向畲族非遗传承人雷华香学习牛家拳。

乌米香飘十里

在这座拥有悠悠历史的畲族古村落半月里中,有一种非遗“乌米饭”一直留存至今,为了探索乌米饭的奥秘,实践团队有幸邀请到村子里的一位畲族阿姨为实践队成员们讲解乌米饭来历以及乌米饭的制作方法。一粒米、一片叶,一段非同寻常的交融,在畲族阿姨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体验了乌米饭从捶打乌稔叶到蒸乌米饭的全部过程,并在与畲族阿姨的交谈中了解到,乌米饭的制作方法已鲜为人知,为将畲族特色美食传承下去,国家把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列入非遗,让更多人关注到它。由此,实践团队还组织开展乌米饭制作经验分享会,邀请广大群众线上学习乌米饭的相关知识以及制作方法,将畲族乌米饭传播开来。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捶打乌稔叶。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此次的体验畲族非遗文化活动,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还有一群畲族儿女,他们默默坚守与耕耘着那传承了千百年的民族文化,成员们也在此次活动中更加意识到宣传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激发了成员们为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当奋勇接过传承传播之火炬,甘于奉献,在传承和传播“双轮驱动”下,共同推动非遗保护发展铿锵向前,以奋斗之青春续写中华民族文化之传奇,开创祖国更好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2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社区防疫宣传,感悟人间大爱
当下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人们在生活中依旧面临着疫情带来的威胁和困扰。为了提高人们对于疫情的认知了解,鼓励人们积极适应疫情时代的生活节奏,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开启美好的生活。滁州学院信息学子组织“赴合…
抗美援朝之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党中央政府应朝鲜政府要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
“深入地方名酒企业,感受儒家文化传承”——青岛科技大学赴孔府家酒业有限公司调研考察
朋自远方,唯酒无量。“孔府家酒,让人想家”这句极具文化内涵的广告词深深地印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之中。“风来隔壁千家醉,雨后开坛十里香”,使孔府家酒名醉齐鲁,声传华夏。为深入认识儒家文化,了解酒的…
乡村夏令营感悟—共助苔花开
随着课程的不断进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由一开始孩子们之间不好意思上台自我介绍,到后来争着前去讲台上表演,这些表达方面的变化就是我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孩子们在夏令营的过程中逐渐的释放了…
《以五龙村为例探索疫情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宣传乡村旅游》
一篇《万里征“橙”》,一路初心大道。“踏风水五龙,助美丽经济”新材院赴五龙村“乡音”社会实践队因为“反差感”选择了五龙村作为实践地点,小红书的《万里征“橙》笔记中,五龙村是一个“特色旅游小山村…
探索乡村新貌 助力乡村振兴
八月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乡见你”实践团前往南京市江宁区的三处村落,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的实地调研活动。团队成员走访了各村村民及村内农家乐老板,了解到村内产业经营状况和旅游业发展现状,为村子提…
光影之间,华师学子与你再续彩灯情缘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数百年前,佛山彩灯闪烁于大街小巷。从前,一盏盏闪闪发光的佛山彩灯,照亮了劳动人民质朴的笑容与美好的品质;今天,作为中国民间彩灯的代表,佛山彩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映…
曲园学子三下乡:憧憬未来,满怀期待
这个假期我作为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员在魏家佐小学进行了为期1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正式进行社会实践前,我和我的同伴们对于我们即将开始的实践充满期待,但是因为我们对于我们即将面临的环境缺少了解,心中也…
南财学子三下乡:党史润童心,筑梦向未来
为进一步普及党史故事,厚植红色情怀,引导红色教育以易理解的方式融入幼儿教育,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龙城红思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20日召开腾讯会议,与常州市多所幼儿园领导一同探究红色教育的可行…
2022坂东支教行『四』|墨香字迹凉暑气,书法支教动人心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01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