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中农业大学公管学院师生社会实践团队赴武汉市、黄冈市开展“湖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陈乔安

8月11日至16日,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荆楚行”社会实践团在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柯新利教授、动物科技学院及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刘兴斌、宋钰老师和黄慧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前往武汉市江夏区和黄冈市罗田县,开展主题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在实地走访过程中,感受美丽乡村建设,体悟乡村振兴实效,了解产业发展困境。

参观休闲农庄,感受美丽乡村建设

8月12日,实践团队来到江夏区五里界街道,通过与锦绣村、群益村村干部积极的沟通交流,认真对接工作并开展相关调研。实践队员来到锦绣村的春申大公园,通过观察宽阔整洁的街道,感受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农村环境,实践团队切身体会到乡村振兴落在实处所带来的美好变化。湿地公园岸边的农民介绍道,“几个月前,这里因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小溪边的道路泥泞不堪。经过当地政府两个月的整治,如今两岸绿树成荫,湖泊明亮清澈,湿地的鱼多了起来,成群结队的野鸭也多了。”通过深入交流,成员们了解到当地正通过打造高质量田园综合体等农旅综合项目,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在宋钰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到达隔壁群益村参观梁湖农庄,感受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实践团队分别参观采摘园、卡丁车场、骑马场、射击训练场、农家乐等休闲娱乐场所。当地村民讲解道,这里不少闲置农房被改造成为民俗公寓,他们将土地流转给农庄,用来种植花卉蔬菜、修建餐厅……“梁湖农庄给我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如今在家附近就能获得稳定收入。”一位在农庄工作的农机操作员笑着说道。村湾与农庄融为一体,不仅是村容村貌发生改变,村民的美好生活也蒸蒸日上。

锦绣村与群益村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打造良好村容村貌,满足都市人的田园梦,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提高村民收入。师生一同回顾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梳理诸多经验。柯新利教授提到,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乡村振兴的道路是绿色、创新的发展之路,乡村不但要宜居,更要宜业,只有乡村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更可持续、更高质量,才能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了解多种乡村产业类型、探讨不同乡村产业模式,团队成员都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了自己的思考,只有将环境美化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推进乡村由环境美转向为产业美,朝着村美民富的现代休闲乡村阔步前行,才能汇聚起改善农村人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发放调研问卷,体悟乡村振兴实效

为深入了解乡村治理、产业振兴等政策的落实程度,柯新利教授带领实践团队来到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道、五里界街道和舒安街道,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在调研正式开始前,成员们仔细研读了题为“湖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践研究”的调查问卷。随后,在柯新利教授和村委会领导的组织带领下,分成三个小组,通过入户走访和集中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向村民们发放问卷,了解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效果的满意度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

通过调研,成员们发现,经过政策推动和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如今村庄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各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村容村貌整洁;村内针对大病保险、低保户、贫困户的扶助政策多已落到实处,各村镇都能做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村民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以往均大幅提升,村民们对自身的生活水平满意度高。同时,村内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数量也有所增加,种粮机械化水平基本能达到70%以上。除此之外实践团队也发现了乡村振兴中政策不到位的地方。如各个村落仍普遍存在留守老人孩童较多,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等问题,导致进行粮食种植和禽畜养殖的农户较少,土地抛荒现象较为严重。

在结束走访后的研讨会上,柯新利教授强调:“经过此次调研,不难看出,目前乡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扎根乡村的特色产业较少,就业岗位不足,村民们收入不高。像纸坊街道、舒安街道等村镇的村委会拥有大量资金,却因缺少创新性人才,没有发展相关产业,也就无法转化成村民们的切实收入,导致乡村振兴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研讨会最后,柯新利教授鼓励成员们一定要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建设,方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采访新型经营主体,了解产业发展困境

实践团队采访了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从品牌发展、经营模式、现代化建设、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等多个方面,深入了解江夏区和罗田县两地市场主体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农业的带动关系,重在发现问题,找准政策实施关键点,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定好方向。

其中,黄慧老师带领实践团队走进罗田县白庙河镇付家庙村外婆桥生态产业园,参观了外婆桥的智慧渔业、智能养猪场、扶贫车间和智慧农业,并为队员们讲述我校与当地的各类合作项目。队员们看着外婆桥中全面的现代化建设,听着产业发展为村庄带来的名誉和收入,都真实地感受到了农业企业发展的力量。

在了解到这里的渔业发展得益于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技术支持后,黄慧老师借此机会向队员们讲述了农村中产业研、农教科紧密结合为农民带来的巨大福利,也教导队员们要时刻铭记身为华农学子身上的使命与重任。

调研中实践团队也发现了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遭遇的困境。江夏区五里界街道锦绣村的尹于华成立了武汉尹祥禾农业发展家庭农场,主要进行茶叶种植和水果采摘园的经营,可如今采摘园的扩建却遇到了困难,尹于华说道:“虽然目前采摘园的收益不错,但是想扩建厂房来扩大生产规模却无比困难。申请了一两年,厂房建设用地也没有批下来,想解决也没有办法只能干等着,希望政府能优化这个审批流程,这样以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也容易许多。”

在团队的研讨会上,队员朱芮嘉说道:“农业企业在经营上会受到许多政策审批流程的限制,如果能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效率,那么就能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调研期间,校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刘兴斌一行前来视察调研进展,并向县委、县政府对此次调研乡村振兴工作以及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大力支持表达感谢,最后鼓励队员们多思考多感悟,用心用情与农户交流,在调研中提升自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0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承文化基因 书写华彩青春

传承文化基因书写华彩青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星河中,有一束星光从未熄灭,它默默的在那里闪烁着光芒。它的光透过了重重云雾,照射进华夏民族的心房,并在此植根,永不磨灭。它便是历经岁…… 宋桃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览历史书卷 悟传统文化

览历史书卷悟传统文化文化,国之魂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使中华民…… 宋桃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国家的独特…… 宋桃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文化繁荣 展国风之光

守文化繁荣展国之风光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根基,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 宋桃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观文化昌盛 延传承火炬

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砚、唐诗宋词、京剧昆曲……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如星河的宝贵文化财富。“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 宋桃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惊鸿一瞥,经典流传】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惊鸿一瞥,经典流传】中国青年网乌鲁木齐12月15日电(通讯员宋桃桃)时间的长河缓缓流过,许多事物被遗忘在河底,化作几环泥沙散去,只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然而…… 宋桃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文化本真 赴传承之路

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青瓷白宣,绘制淡雅素致的国风画卷;唐诗宋词,或清雅脱尘或点染人间烟火;壁画檐牙,刚柔相衬凝固往昔时光…..无数个瞬间,传统文化在岁月深处回眸,洞穿风烟,与…… 宋桃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执文化之灯 照国家之镜

执文化之灯照国家之镜文化自信之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 宋桃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师德师风筑基石 培训分享促发展—商英教研室召开师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综合能力,4月9日下午,商务英语教研室在语音室9召开了主题为“师者如光、微以至远”师德师风分…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师范专业认证专题培训讲座

2025年4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于教学楼二语音室3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基于认证标准、梳理重点问题、聚焦持续改进”的专题培训讲…

青春护绿,共建美丽校园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绿色环保理念,4月13日,淮北师范大学2024级应用化学2班全体同学在班委组织下,开展了一场以“青春护绿,…

社区助理志愿行,微光服务暖人心

近日,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社区助理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传递温暖。此次志愿服务项目的核心…

情牵助残护幼苗,爱洒青春志愿行

2025年4月11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融智特教中心儿童举办…

最新发布

陈瑾珺支教感悟
对于支教是这样定义的: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也称扶贫支教。从广义来说,支教是改善当地教育环境,培养当地师资力量。在支教的这几天里,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也学到了很…
陈瑾珺支教感悟2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回顾支教生活,我真的感概万千,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的不舍,有太多的收获,过往的经历在我脑中翻动着,这次支教社会实践生活必将成为我人生中得一次难忘的经历。进入学校,…
筑梦启航实践团感悟
7月18日,筑梦起航实践团在负责人原帅的带领下,正式举办璞邱小学筑梦启航支教试运行活动。实践团成员正式开展支教活动准备工作。首先,团队成员在璞邱村书记的协助下正式展开学生招收工作,在书记宣传下,家…
党员“亮思想”|半月谈:观《红旗漫卷西风》,担青年使命担当
前言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学生党员“亮身份、亮思想、亮承诺、亮风采”四亮工程,元宇宙、新媒体学院党总支创新理论学习方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半月谈”系列活动,启发党员在学理论时深入思考,有效培养和增…
湖医药学子三下乡感悟稿: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
历史,总会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刻下属于它的独特印记。百年党史气象万千,由一个又一个“红色地标”串联起来。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
党员“亮思想”|半月谈:感《革命者》精神长存,灵魂不朽
前言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学生党员“亮身份、亮思想、亮承诺、亮风采”四亮工程,元宇宙、新媒体学院党总支创新理论学习方式,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半月谈”系列活动,启发党员在学理论时深入思考,有效培养和增…
感悟黄河战略,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为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筑梦启航实践团感悟
7月18日,筑梦起航实践团在负责人原帅的带领下,正式举办璞邱小学筑梦启航支教试运行活动。实践团成员正式开展支教活动准备工作。首先,团队成员在璞邱村书记的协助下正式展开学生招收工作,在书记宣传下,家…
支教感悟4
支教感悟当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我有点紧张,还有点害羞,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作为-一个老师的的身份去面对一-群懵懂无知可爱的小孩。不过心里乐滋滋的,因为义务支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不仅可以分享…
《松林的早晨》
这幅作品有很明显的色彩过渡和对比。从左下角到右上角颜色逐渐从深沉的蓝绿色转为透亮的黄绿色。深色的部分是阳光没有照到的地方,侧面展示松树的高大,遮蔽了日光。画面的中心是一根断掉的松树,视觉中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