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三下乡:聚焦黟县宏村徽州三雕 探寻三雕发展新困境
为了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巢湖学院赴黄山黟县徽州三雕的数字化传播实践团于2022年7月2日前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开展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巢湖学院赴黄山黟县徽州三雕的数字化传播实践团将目光聚焦于徽州典型的徽派地域文化——徽州三雕,团队将利用新媒体时代发展特色唤醒徽州三雕新时代发展的活力,助力徽州三雕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深入走访,实地调研
为了深层次了解徽州三雕在徽州古建筑中的实际运用,实践团于7月2日在黄山集合,7月3日上午前往宏村,对宏村进行实地走访,感受徽州三雕对素有“画里乡村”宏村的贡献。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团队队员被一个又一个雕刻而吸引,宏村古建筑群将石雕、砖雕、木雕恰到好处的运用到建筑中去,每一座古建筑内,三种雕刻都完美的结合起来,真正的使得徽州三雕成为古建筑群中的加分项。团队成员跟随景区游客沿着房角修建的“牛肠”逆流而上,通过导游的讲解,团队队员的实地观察,用照片和视频记录徽州三雕在宏村建筑中运用,力图完成徽州地区的三雕文化历史影像志。随后实践团队员进行了自行参观,调查发现相较于卢村木雕楼景区宏村的三雕艺术发展更为完整,卢村仅依靠一座木雕楼而发展,然而宏村是结合了徽州雕刻于一体其整体发展更为完善。队员也发现在供参观的几个住家中,并未像卢村一样传承人继续住在楼中,宏村供参观的住户完全开发成为景区,临街住户也参与到了商业化进程中去。对于三雕艺术的保护,景区采取了控制游客日参观数量以及固定的开放时间供游客参观游览,最大限度的保护古建筑。
亲切交谈,了解现状
走访过程中,团队队员发现不少原住户在自家房屋中进行雕刻的小规模售卖活动。成员们仔细观摩了雕刻过程并对其雕刻过程进行了数字化的记录,一片小小的竹片上面,利用刻刀很快就将黄山的特色风景雕刻在上面。团队队员仔细询问汪师傅如何雕刻并进行尝试,在汪师傅的指导下在小片的竹片下面艰难的刻了字。汪师傅的雕刻技艺主要来源于耳濡目染,其父辈为非遗传承人这种方式也成为徽州雕刻传承发展的最主要方式,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也接过了父辈的衣钵继续雕刻事业。当前雕刻在建筑方面的极少运用,他也选择了其他谋生手段,只在旅游旺季从事雕刻工作。而对于实践团队的建议其开设网店进行定制等售卖,他表示了雕刻开展线上售卖难度较大且关注的人相对较少。另一位受访者孙健权选择雕刻成为其目前的主要谋生手段,从军队退伍后他干过许多不同的工作,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精细的雕刻艺术品创作之旅,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灵巧的双手,很快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不同的雕刻手法用到的工具不同,但其中的内涵却是从老一辈手中接过的。徽州三雕发展的前途是存在一定迷茫的,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家族内部传承已经鲜有发生,雕刻继承人面临着一定的传承压力。
积极讨论,挖掘原因
离开宏村景区后,实践队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在走访过程中游客仅赞叹传统手艺的精湛,当询问是否有想法运用到自家的装修风格中去有的人表示了拒绝。而面对小规模的售卖活动,游客也多选择购买纪念品之类的小雕刻物件,而对于相较于更为精美的大雕刻作品销量并不是十分好。在实践成员的讨论后,团队得出“三雕”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两个方面的困境。其一,社会产品极其丰富,三雕艺术失去吸引力。在工业化产品发展迅速的当下,三雕产品也失去了竞争力。随之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发生变化,三雕艺术附属在建筑当中,缺少现代气息而逐渐淡出人们的选择,以至于光辉不如从前。其二,三雕产品需要大量时间精心雕刻,在生产周期上相较于现代工艺有较大差距且费用相对较高,新出现的钢筋水泥代替了传统雕刻在建筑上的运用,而随着陶瓷、玻璃等的广泛运用,对三雕产品的打击更严重。
此次对于宏村的调研,实践团不止一次的被三雕艺术折服,美轮美奂的三雕艺术在村落中被生动的运用着。古朴的村落中三雕艺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少年在耳濡目染中接下长者的刻刀,一刀一落的刻出属于宏村的风华;少年在时代中成长,坚守着雕刻的技艺初心,坚守住属于三雕的光彩。实践团的实地调研分析,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为徽州地区的三雕艺术数字化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7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