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红色记忆·薪火赓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七月上旬先后前往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王淦昌故居和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参观调研,并结合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常熟大众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展开调查。
通过前期发放问卷,团队成员对常熟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以及大众对红色文化的看法有了一定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71%的人对家乡的红色文化非常了解,绝大部分人都是基本了解甚至不了解,由此可见,红色文化实现大众化传播之路道阻且长。此外,在问及“常熟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如何”时,62.9%的人认为宣传力度一般,仅29.03%的人认为宣传力度很大。经讨论,团队成员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借用各新兴媒体平台,丰富红色文化传播形式,使红色文化深入大众生活,扩大其受众面和影响力。
建党节当日,团队成员来到常熟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即中共常熟特别支部的领导人李强的故居——亦爱庐,依次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四大板块的顺序进行参观,团队成员通过墙上的张张相片和段段记载重温常熟共产党发展史,感悟九十三年来党领导常熟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常熟地方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再次证明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科学论断。走上二楼的“亦爱庐”讲堂,“李强经常在亦爱庐给支部成员上党课、教唱国际歌,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相关工作人员如是说道。团队成员看着桌上摆放整齐的书籍和各类档案,回忆着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那个年代。
7月5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先生的故居进行参观。穿过“三槐堂”大厅,侧方墙上镌刻着的“我愿以身许国”六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王淦昌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的诺言。在故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在放映厅中观看了王淦昌先生的专题事迹片,回顾了王淦昌先生隐姓埋名、投身研究的那段艰苦岁月。随后,成员们又一起参观了按照昔日王淦昌家庭生活场景布置的起居室、书房等,以及在青少年科普馆内摆放整齐的科学实验仪器。
过程中,团队成员采访了一对前来参观的父女,问及为何会带女儿来此参观时,父亲表示:“趁着暑假间隙,带女儿参观一些名人故居,可以让孩子更加近距离地感受历史,汲取榜样力量,从小培养孩子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志向。”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赞同,历史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素养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7月5日下午,团队成员动身前往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阳澄湖畔的沙家浜成为苏、常、太游击根据地。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地理条件,我军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通过展现新四军行进路线的一幅幅地图和还原当地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战斗历程的一组组蜡像,当年沙家浜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仿佛就在眼前,团队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实,对沙家浜精神有了进一步的深刻感悟。在蜿蜒的展馆内,团队成员近距离接触了当地民众和党的士兵在斗争中使用过的长矛、大刀、长枪、衣物以及缴获的战利品等战争实物以及衬衫、棉袄、皮箱、钢笔等生活物品,阅读着一篇篇介绍新四军战士战斗的事迹,成员们深切感受了军士们的无畏,不禁肃然起敬。
在参观的同时,团队成员也对馆内参观人员进行随机采访。对于“您认为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像沙家浜这样的红色景点是否有积极作用”这一问题,一位参观者这样回答:“沙家浜作为常熟红色景点的集中地,详细地讲述了许多发生在此的红色经典故事,深刻地体现了新四军的严格军纪和军民鱼水情,有着浓厚的红色氛围。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可以在他们三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柱和指导作用。”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中,“红色记忆·薪火赓续”实践团队成员们通过探访党史重大事件发生地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的伟大精神谱系的发源地,不仅对故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更为熟悉和热爱,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常熟中共党组织的发展历程、王淦昌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实,在学习伟大革命精神的同时,也激发起了成员们强烈的爱国热情,立志发扬精神,为国奉献。同时,针对大众对红色文化了解不深入等问题,团队成员在参观过程中及时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相关内容并在后期通过制作推送、发布短视频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向大众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旨在使红色文化根植民众、深入人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0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