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南学子“三下乡”新疆乡村扶贫实地调研|和田市墨玉县

来源: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作者:热孜耶罕  安比耶

新疆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南疆四地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怀和支持。 2014年—2019年,中央财政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建设兵团支持建设加大支持建设资金幅度,2017年—2020年,新疆开展“访惠聚”计划活动,深入乡村,扎根驻村进行脱贫攻坚活动,2020年,新疆最后一批贫困乡村成功脱贫。 这攻坚战的过程,值得探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东南大学“籽籽同心·走进新疆”团队于7月21至23日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墨玉县的扎瓦镇进行乡村振兴扶贫的实地走访专项调研学习。

调研过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是中国唯一以玉石命名的县域,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这里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产业基础脆弱。我们实践团去调研的是和田地区墨玉县的受到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表彰的扎瓦镇。我们联系到了和田市墨玉县的县团委,又通过扎瓦镇乡村振兴办的主任与书记的联系与帮助下,我们来到了扎瓦镇托格拉克村,巴夏克其村,英吾斯塘村。经扎瓦镇的党委副书记、副镇长,经济发展办主任刘主任给我们介绍,我们了解到扎瓦镇有40个村,人口将近7万人,是墨玉县最大的一个镇。扎瓦镇脱贫人口多,15000多户将近8000户都是以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21年到2022年到现在,主要是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进行衔接,衔接期是五年。新疆医科大学整建制的工作队伍在扎瓦镇有六个村。扎瓦镇贫困户原先是比较贫穷,之后通过国家政策的帮扶,政府干预,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他们反而现在成了致富带头人。

扎瓦镇第一站:托格拉克村

“托格拉克“在维吾尔语的意思是“胡杨”,胡杨生长在新疆的沙漠之中的一种植物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天气,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不屈服于艰难险阻,依然独特挺拔。寓意着处在新疆沙漠中的绿洲—和田,也能想像胡杨一样坚韧。托格拉克村有1717亩地,村里总共有596户,2508人,人均种植0.68亩地,“人多地少”。2017年新疆医科大学“访惠聚”工作队到托格拉克村驻村,据第一书记雅森书记给我们介绍,我们了解到托格拉克村以前人们住的房子是笆子墙或者土房子,卫生间是茅房,村医务室的条件不是很好,现在按照党中央脱贫攻坚的要求并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在新疆医科大学“访惠聚”工作队的努力下,人们都住进了富民安居房,开展了“厕所革命” “像农民家除了单坑,还要双坑,要防水,要通风。”

每年新疆医科大的八所附属医院安排医疗巡回队,几乎每个月下乡给老百姓免费看病,免费发放药物。除此之外,就业方面,新疆医科大学给墨玉县提供了1200个岗位,其中托格拉克村有76个人在新疆医科大各附属医院和大学务工。另一方面,托格拉克村有一个核桃粗加工产业基地,核桃仁选好以后分拣一等、二等、三等。分完以后品质好的销售到内地,有的在网上买,剩下的核桃有的可以做成麻糖。“访惠聚”工作队每年给农民帮扶超过20万。

扎瓦镇第二站:巴夏克其村

扎瓦镇-巴夏克其村,在这之前,汪洋主席来过巴夏克其村进行慰问走访,巴夏克其村,紧紧聚焦“3+1”工作任务,围绕“四个建设,一个保障”,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建强基层党组织,建强基层干部队伍,领航乡村振兴。扎瓦镇巴夏克其村,曾是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而如今,宽敞的柏油路、整洁的富民安居房、甘甜的自来水以及便捷的就诊服务,成为这个小乡村新面貌。走进美丽的扎瓦镇巴夏克其村,处处生机盎然,笔直的乡间柏油路,崭新的富民安居房,金黄的传统手工玉米馕装箱送货,巴夏书香苑里浓郁的书香气息,党群服务中心里村级干部热情地为群众服务。相比于曾经的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如今的巴夏克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美丽蜕变”,成为美丽宜居的“幸福村”。这些可喜变化,离不开一支“硬核”村级干部队伍,和一任接一任传帮带的驻村工作队。

在巴夏克其村村干部的领导下,我们实践团走访了几户已脱贫的农民家庭,政府的鼓励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大多都是靠养牛,羊,马,鸡等等畜牧脱贫摘帽。

扎瓦镇第三站:英吾斯塘村

英吾斯塘村以前是个深度贫困村,也是自治区重点贫困村,英吾斯塘村是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来之前路和村里建设方面特别落后,没有一个柏油路,全都是土路。新疆医科大学“访惠聚”驻英吾斯塘村工作队副队长带领我们参观“新医红色印记主题教育基地”,塑胶篮球场和“英吾斯塘村新医电影院”。为了带动村里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作队的扶持下,英吾斯塘村2019年6月建起了“青芦湾”生态园。村民们脱了贫,文化生活也要跟上。如今的英吾斯塘村,有了全扎瓦镇第一个塑胶篮球场,有了南疆地区唯一的村级电影院,“青芦湾”生态园也成了网红打卡点,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

扎瓦镇的发展的旅游景点—青芦湾。扎瓦镇的英吾斯塘村的扶贫发展除却农业畜牧业的合作社,更为突出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用原来的贫瘠之地打造成了墨玉县出名的旅游地点——青芦湾,青芦湾的打造,让扎瓦镇及墨玉县的乡村扶贫又更上了一个台阶,让当地的村民都为之骄傲自豪。

走访党员之家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实践团去了英吾斯塘村几个老党员之家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还给小朋友们带了小礼物。走访的爷爷奶奶一家是老党员,爷爷有75岁了,他们有三个儿子,现在都分别在离家不远的学校里面当老师。奶奶说:“现在生活也好了,我的三个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房子,离我们都不远,平常有空还能回来看看我们,现在家里面基本没有什么困难,一旦有困难村里面都会想办法帮助我们。”

此次扎瓦镇三个乡村的实地调研收获丰富,感触良多。最大的收获当属目睹了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村容村貌令人眼前一亮,几年前的土路、笆子墙如今成了宽敞的柏油路和舒适的安居房,村里面也能看上电影,基础建设逐步完善。脱贫不是终点,乡村振兴仍在路上,“访惠聚”工作队的队员们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驻村多年,和家人聚少离多,托格拉克村第一书记雅森书记的背影历历在目,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4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曙光越乡野,科技燃星光”调研团赴太河镇香菇小镇调研学习
为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体悟乡村振兴的成效和显著的制度优势,2022年7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曙光越乡野,科技燃星光”实践队前往淄川区太河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北方香菇小镇)进行学习。7月30日上…
党性的培养,源于生活,源于行动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起航,青春飞扬”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7月17日开展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疫情原因,小队成员各自在所在地进行线下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为在南召县太山庙乡开展的新…
乡村振兴绝不落下任何一户家庭
乡村振兴绝不落下任何一户家庭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乡见未来”实践队】“你可能不知道我是谁,我却始终惦念着你。我知道你有一个梦,你可能不知道,那就是我们共同的梦。”这首脍炙人口的公益歌曲《一…
江苏学子三下乡:访革命史地,传红色精神
7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红色中国,薪火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及其数字展馆。在这儿,团队的成员采访了该馆的工作人员,并向其详细了解当…
江苏学子三下乡:体验长征两万五 弘扬红色薪火精神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红色中国,薪火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利用这个暑假,在各省市红色实践教育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开展社会实践。7月12日,成都团队的5名实践成员来到了邛崃市天台山镇…
精准扶贫学经验,共思企业新发展
为了解华容当地扶贫产业学习相关经验,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暑期赴岳阳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南省扶贫示范基地——润鼎红松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并与企业管理人员就红松菌产业发展现状、扶贫措施等…
食品科普进东山,思行合一展新篇
为了使食品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更好地服务人民,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暑期赴岳阳社会实践团分别于7月10日,7月12日前往东山镇进行食品安全科普宣讲和食品常识广播会。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团队与当地基…
探秘乡村振兴,共筑画里乡村
在全面脱贫之后,更要实现乡村振兴,这是党的目标与宏愿,在2022年8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初心使命”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了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对当地的乡村振兴情况展开…
江苏学子三下乡:观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为了加强自身党史建设,重温中国革命历史,我积极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红色中国,薪火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了更好地学习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重温中国革命历史…
实地调研观生产,共思食品新发展
为深入了解华容县特色农副产品——芥菜及其食品产业链,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暑期赴岳阳社会实践团分别于7月8日和7月11日前往当地著名芥菜加工企业——洞庭明珠企业和宏绿企业参观学习,并与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