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开学第一课,“破冰”进行时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陈歆滢

或许是响应大学生“青春三下乡”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号召,又或许去年夏天在稼祥中学欢乐日子结束时和孩子们订下的约定。7月4日,我跟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茆蕾老师的带领下从芜湖出发,经过一个半小时车程顺利到达泾县稼祥中学,开启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这也是我第二次来到稼祥中学,和孩子们度过快乐的支教时光。

初遇·双向互动促了解

第二次来到稼祥中学,紧张和不安还是占据了我全部的内心。首先是学生层面,这次的同学与上次的同学不相同,我们都是第一次认识彼此。而且上次是我跟随学长学姐来到稼祥中学,他们占据主导地位,这次是我带学弟学妹们来,担任的角色不同,心情也略显复杂。面对未知的课堂和一群七、八年级的毛头小子们,我们有太多的担忧,生怕自己不被孩子们喜欢,害怕自己不会活跃课堂气氛……破冰见面会的准备室里,大家集体陷入了沉默,思索着与同学们的初见面。但是,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同去年相似的孩子们的笑脸和掌声化解了我心中的不安,我与队员们从容不迫站上讲台,采用小篆写名字让同学们猜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名字,这样的互动既体现出文院学子的专业素养也能更快拉近初次见面和孩子们的距离。“我们的团队名称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我就是泾县稼祥中学毕业的,是你们直系学长”“希望我们的实践给我们双方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简洁但真挚的话语让我们与孩子们迅速打成一片,气氛也在慢慢升温。在队员的鼓励下,孩子们也一一起立,向队员们介绍自己。这一场景又仿佛回到了去年的夏天,熟悉的感觉席来,我的信心充足起来,引导着孩子们多说些关于他们的事情,以便让我们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孩子们的自我介绍不仅仅有姓名,还包含着兴趣爱好,符合自身特点的外号,以及和同学一起经历过的校园趣事,他们的形象在我们面前逐渐清晰。

所谓“破冰”,破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心中的“冰”,是缺少经验和对自己与学生交往的不自信。但今日初见,孩子们用堪比夏日的热情欢迎和接待了我们,同时也融化了我们心中的“冰”。

深入·各路小将显神通

经过一节课的了解,我和队员们与孩子们逐渐熟络了起来,孩子们也自告奋勇地向队员们展示他们的才艺。董思伟同学火力全开,他告诉我:“我喜欢的歌手是邓紫棋,她的歌我都会唱,而且还可以跳。”董同学唱跳邓紫棋的《超能力》,稳健的台风、低沉迷人的声线和娴熟的舞步,吸引全场的目光。台下的同学积极互动,对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天哪!我暗暗惊叹,没想到这里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精彩的表现。这位男孩子看起来很文静,没想到在舞台上是这么的活跃,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恰巧和我一起自我介绍的学妹也会唱这首歌,她与董同学一起激情合唱,班级内气氛瞬间达到顶峰。

在才艺展示的最后,全班同学合唱《孤勇者》,他们声音洪亮,感情充沛,这首耳熟能详而又正能量的歌曲演绎的更加热血,队员们在他们的带动下,积极加入他们,一同合唱,场面火热。在合唱中,我们和孩子们距离不断拉近,我们的配合也逐渐默契,我已经开始期待这十天的相处了!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一个男孩子,用笔在本子上写着什么。“你在写什么?”我们团队的队员王蓉坐到她旁边问。她不抬头,看着本子上的字说:“我在记你们的名字”。本子上十多个名字整整齐齐,还写上了每个人的特征。看着自己的名字,我们的心中满是感动,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我们团队的欢迎。

尾声·安全教育明底线

夏季正是溺水多发季,应稼祥中学党委委员徐维老师的要求,为提高学生防溺水意识,杜绝下河游泳等不良行为,各班举行了防溺水安全班会。班会上,队员们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告知学生防溺水的重要性,各个班级依据班级特点和具体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其中,董明璋同学现身说法,分享自身溺水获救经历,告诫同学们不要私自下水。另外,近期温度高升,队员们在防溺水安全班会中提醒孩子们注意高温天气,避免中暑、晒伤。孩子们认真聆听队员的讲解,牢记安全细则。

安全问题是基本,是底线。作为初一、初二的学生,正是好奇心旺盛和活泼好动之际,此时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素书·安礼》告诉我们: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在见面会让我们将安全问题再三和孩子们强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旧旧的琴弦在吟唱我们的故事,你腼腆的笑容是这故事的开始。”歌词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稼祥中学孩子们纯粹而又腼腆可爱的笑容,成为队员们实践故事的开始。夕阳西下,霞光笼罩下的稼祥中学对这群初来乍到的安徽师大学子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意义。此刻,破冰行动圆满完成,等待队员们的是下一个值得期待的明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财大学子探访抗疫一线工作者,探寻个体经济新发展

目前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中,当前战“疫”拐点尚未可知。面对这场持久战,各地大小医院,快递驿站和代表个体经济户的地摊经营者们该如何响应号召做好防治工作?实践团队为了解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疫情防控,深入调研复工复产

疫情是磨难也是考验,在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失业、供应链中断、延迟复工、停摆、亏损……成了2020上半年绕不过的关键词。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以……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河南学子聚焦防疫宣传,线上相聚讲述动人故事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以数万计;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抗之,且九州一心,月余,疫尽去,国泰民安……这是微博上一位博主对整个疫情的概括…… ceci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最新发布

【实践感言 物电学院 吴汶励】社会实践感言
为跟随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政策,共庆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我们格兰芬多实践队以国情考察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考察实践活动。从8月8号开始我们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首先前往了山东省淄博市博山…
助垃圾分类,做文明公民
为响应国家政策、增加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促进垃圾分类实行、推进文明社会建设,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泾县稼祥中学开展垃圾分类特色课程。7月7日下午,我给孩子…
西农学子三下乡:陵东新村,美丽富强
7月2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赴陵东新时代农村收入情况调研队来到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揉谷镇陵东村展开调研。陵东村概况陵东村位于杨凌农科城西三公里处,由安驾和上落兽两个自然村组成,辖五个村民…
现胶澳力量,明未来方向
为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助力孩子们的梦想、指明未来前进的方向,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泾县稼祥中学开展特色城市宣讲,来自五湖四海的团队队员们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家乡…
河南科大学子爱心实践,医学科普助力健康中国
为了更好地支持国家2030健康规划纲要的实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河南科技大学“爱心健康科普实践团”团成员在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医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
【最新动态 物电学院】助力乡村建设,践行初心使命!!!
中国青年网淄博8月10日电(通讯员李志旋)导语:烟台大学格兰芬多实践队于8月13日在白塔镇居委会进行社会实践为跟随国家发展大力振兴乡村建设,共庆建团100周年,进一步展现我国良好风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
书香漫漫路,应以恒力行:安徽学子开展书香特色课程
读书,与古之先贤灵魂对话,和小说人物畅谈人生,在诗词曲话中激扬文字。为提高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其热爱阅读的习惯,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书香课程,…
广医学子三下乡:向阳而生,系民为民
2022年8月5日,为了更好地运用我们所学的急救知识,我们——星扬志愿服务队到空港消防大队与消防员展开一次关于急救知识交流的活动。首先我们与消防员进行自我介绍,在自我介绍中,我发现大部分消防员和我们都…
语中有真意,言尽义无穷
这个夏天,我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员,赶赴泾县稼祥中学,开启了我的支教之旅。我将为孩子们带来的是关于语言的课程,我想带领他们走进语言的殿堂,感受语言的魅…
佛山学子三下乡:非遗与多媒体结合,细品潮汕历史文化魅力
2022年7月12日,锦“汕”添花三下乡团队来到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在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第二展厅内,锦“汕”添花团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媒体结合的艺术。在展厅内的部分非遗项目创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