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古之先贤灵魂对话,和小说人物畅谈人生,在诗词曲话中激扬文字。为提高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其热爱阅读的习惯,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书香课程,让孩子们浸染书香,晕透心灵。
一纸红楼,千芳竞妍
所谓“开谈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志愿者黄其宇以一曲《枉凝眉》引出她的《红楼梦》导读课,“有谁知道《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当志愿者问出这个问题时,孩子们纷纷发言,准确说出“四大家族”为贾、史、王、薛。当志愿者进一步问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都有哪些主要成员时,同学们一时陷入了沉默,在志愿者的提示下,章旭煜同学回答出问题,受到志愿者和同学们的点赞。当志愿者为同学们们介绍作者曹雪芹创作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故事时,同学们纷纷表现出惊叹的神情,表达对曹雪芹先生写作精益求精的钦佩之感。
随着课堂的不断深入,在志愿者的讲解和精美的PPT的展示下,同学们初步了解《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主要内容、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据了解,志愿者扎实的师范生基本功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红楼梦》专题的学习助推课堂发展,受到同学们的好评。林诗琪同学说:“在黄其宇姐姐的介绍讲解中,我们好似也被带入到红楼的世界,共同品味红楼中的酸甜苦辣,体悟人物的悲欢离合,思索这部悲剧的原因。”
生命何须雕琢,活着亦是本色
“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志愿者王琪用这句经典话语作为这节以“书香”为主题的特色课程《活着》的开始。课前,志愿者调查班级同学阅读过《活着》的情况,一半同学举起了手。他以作者余华作为切入点,播放余华先生在生活中幽默一面的视频,同学们改变对余华的刻板印象,重拾上课的积极性。他从这本书中重要人物的经历和命运展开描述,以讲故事的方式将福贵的故事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剖析作者余华传达给读者深刻的意义。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节课能让同学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不是想告诉同学们生活有多美好,或是多痛苦,只是想让他们理解“活着”这两个字。“活着”是生命赋予的责任。
同学们也沉浸在《活着》这本书的内容和队员的讲解中,董朝阳同学在下课后向队员复述上课所讲述的《活着》的主要情节,可见这节《活着》导读课真正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这节以“书香”为主题的特色课程,旨在让孩子们透过经典,探究其中带来的人生体悟和哲思。
一词一句,勾勒山海
“辞赋文章能者稀,难中难者莫过诗。”一首首诗歌,是一位位诗人的经历,一个个时代的样貌,一处处山河的秀丽,一颗颗历史的明珠。志愿者何欢则是以“诗词群英会”诗歌诵读大赛这一特殊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感受诗歌的魅力。他先以时间为线索带领孩子们梳理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先秦启蒙、汉代兴起、魏晋成熟、隋唐兴盛、宋元繁荣,将中国诗歌发展变迁清晰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简单梳理后,志愿者带来了一场“诗歌接龙”活动。活动采取小组竞赛规则,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组依次进行。志愿者给出上句,组内成员需要接出下句,回答正确即可积一分。比赛结束累计分数最多的一组为优胜队。比赛中,同学们充分调动所学诗歌,其他同学也在激烈的比赛的同时,增加了诗歌积累数量,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比赛十分精彩。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孩子们对答如流,课堂一片欢声笑语。课后,周冰雪同学告诉记者:“这种“诗词群英会”的形式增强了同学们对诗歌的兴趣,让我们在诗词海洋中尽情遨游。”“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诗书不仅仅能够给带来知识的增长,还能给灵魂以温柔的洗涤。
严歌苓有言:“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须求助他人的捷径。”同学们聆听读的声音,享受读的快乐,明白生活的真谛,让心灵在书香中,徐徐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4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