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踏步忆往昔,声声寄吾情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张梓希

踏步忆往昔,声声寄吾情

大学生网报江阴8月10日电

8月10日,南京财经大学“江阴红色小队”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江苏省江阴市,实践小队围绕红色文化教育专题作为志愿者,探访了江阴革命烈士纪念馆。

江阴革命烈士纪念馆地处黄山脚下,群山环绕,坐北朝南。始建于1994年4月,建成开馆于1997年4月,是一座贯通古今的现代建筑群,其气势,庄重古朴,磅礴肃穆。该陵园主要由东侧革命烈士纪念馆和西侧渡江战役纪念馆组成。

九字书写宏伟诗篇,长廊汇聚咏叹碑文

还没入园,就能看见九个鲜红的大字“江阴革命烈士纪念馆”镌刻在一块石头上。石头字上的每一缕凹槽都被鲜红的墨水填满,犹如江阴烈士的骨肉和灼灼鲜血交融,这是不屈者灵魂的呐喊,是未亡人送给黄泉的赞歌。实践团队站在这九个大字旁边,欲触摸而又止,触碰是对先辈的向往,停止是对先辈的敬畏。在和平年代,想象过去它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近是因为青年人从小耳濡目染这些红色的故事,能对那些事迹张口就来,而远是因为青年人注定隔着时代的鸿沟,我们过不去,他们回不来。石碑的周围有一条长廊,长廊内汇集了国内书法家赠与江阴的诗词碑文。忠义之邦,具揽忠义,忠义之人,将忠义具现。这是江阴人刻在心中的骄傲,青年人将不忘先烈,不断自我勉励,并且展望未来。

记载生平于展馆壁,永存精神在后辈心——革命烈士纪念馆

“青山千秋埋忠骨,英名万古耀暨阳。”入馆,一座巨大的白色雕像即在眼前,这是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用最醒目的方式向你概述它所想要讲述的故事。在馆内的墙壁上,陈列着许许多多出生于江阴的革命烈士的生平,一张照片映着英雄生前鲜活的模样,几行小字记录英雄一生的遭遇。他们姓甚名谁,他们出生在何方,他们为对抗敌人做了什么,他们何时沉睡于大地之上。这像是一部又一部的微电影,仔细阅读之后在人们的脑内播放。参观完这整个馆后,胸口起伏的应该是抱负,是勇气,是磨不灭的力量。乱世多英豪,那现在的太平社会呢?青年人应尽可能去维护,去拼搏,去响应国家号召。

百万雄狮强渡长江,江阴古城重获新生——渡江战役纪念馆

渡江战役是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的又一伟大战役。该馆以三个大部分介绍渡江战役,分别是统筹谋良策,雄狮过大江,古城获新生。第一部分讲述渡江战役发起的前因以及分析敌我势力,第二部分详细说明渡江战役的路线,我军的作战计划,第三部分则是说明渡江战役给江阴带来的益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馆内一处陈设的蜡像,栩栩如生的给实践团队展现了渡江战役前夕,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部司令员叶飞等人商讨军情的场景。渡江战役距今以及70多年了,但是渡江战役对中国解放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以被时间遗忘的。一个小小的纪念馆装不住江阴人,乃至全国人对参与这场战役中的解放军的尊敬,但是这个纪念馆能作为容器寄托人民对他们的感谢。

三面帆叶林荫矗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向北拾级而上,被青葱绿树包围住的,是纪念馆的主建筑,一座三叶帆形状的纪念碑矗立于广场之上。每一面都雕刻着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的一脚篆刻着这座纪念馆的由来以及对先烈的缅怀,其碑文名曰《黄山陵碑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这座碑下,从小念着这句话的青年们,应是能彻底领悟这句话的。或许记不清所有革命英雄的名字,但是在这八个字下,能联想起绵延起伏的青山,尘沙飞扬的黄土,潺潺流淌的小溪,现在的中国的一切,都建立在革命英雄的身上。而未来的一切,青年人应记住的是,那种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精神,永垂不朽!

实践团队在参观纪念馆时,采访了同样是来进行社会实践的两位青年人,他们曾经在网络上了解过江阴革命烈士纪念馆,并与该纪念馆的负责人联系,作为志愿者,将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在了这里。实践团队询问他们是否学习的是文科,将社会实践选择在这么一个充满政史氛围的地方,他们回答不是。或许这就是江阴人的共性吧,革命烈士纪念馆深深的吸引着这座城市里的青年人,熏陶着他们与党,与国的紧密联系。

通过本次探访,实践团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事迹,更加深刻的将红色精神印在脑海里。革命烈士们用鲜血为华夏儿女构造了一个美好的国家,青年后辈们必不负众望,让红色的海浪一浪翻过一浪,让红色的呐喊一声高过一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7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南财学子三下乡:走进独秀大别山,聚青春之力赋能将军镇发展
为发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红旅助振兴”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1日前往安徽省六安市…
2022年超市社会实践报告
为期两天的超市收银员工作很快就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却让我收获了很多,也是第一次真正的踏足社会,初次体验了职场的不容易。以前经常听父母说“等你以后走上社会开始工作了就会发现干什么都不容易…
情系乡村景,亲历振兴路
为了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从提出、实施、发展,到取得一定显著成效的光辉历程,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水声工程专业2022103091团支部于2022年8月11日/12日组织开展以“情系乡村景,亲历振兴路”为主题、以返乡走访、…
南师泰院志愿行:萤火点点,温暖人间
明媚的天空下,新鲜温润的微风拂过绿荫的面庞,让炎炎的夏日多了几分凉爽。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实践团队在泰州市海陵区等多地开展公益暑托班活动,该团队在提供暑期作业辅导…
南师泰院暑期实践萤火之光闪闪 照亮成长之路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17日电(通讯员杨佳铃)7月的早上七点,从外面细碎的蝉鸣声传来,传达一个讯息,天亮了。天边出现金色的光线,一点点撒向树叶在地上形成光影,志愿者们踏着这些光影,走向了各个社区。这里…
八闽风貌,微亦足道|牢记总书记叮嘱奋进青春新力量
    “这个夏天,我们要拉着你的手,一起去到武夷山‘吃’茶去。”这是来自阳光学院元宇宙艾live直播小队在武夷山黎前村直播时说的话。  TEA  1.身体力行,追溯武夷之行  “走习总书记之路,学茶叶种…
萤火之光闪闪 照亮成长之路
萤火之光闪闪成长之路漫漫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17日电(通讯员杨佳铃)7月的早上七点,从外面细碎的蝉鸣声传来,传达一个讯息,天亮了。天边出现金色的光线,一点点撒向树叶在地上形成光影,志愿者们踏着这些光…
萤萤之火:借七月之光,传递爱与希望
七月流火,艳阳高照;举头望日,是希望;低头望原,是心胸宽广。在这充满爱与希望的季节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组织开展“莹莹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志愿活动,团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并于7月4日至泰州兴化…
萤萤之火,点亮童年时光
中国青年网扬州7月25日电(通讯员郭雨欣)七月烈日炎炎,暑假如期而至。小朋友们迎来期待中的假期,家长依旧忙于生计。为解决小朋友暑期“看护难”一系列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公益团队“萤…
文化产业技术融合 探寻乡村振兴之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基本方略,助力乡村振兴,实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7月1日至3日在山东定远寨镇、安徽黟县、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