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佛山学子三下乡:探访茶园茶厂,探索乡村振兴奥秘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麦艳君

为了响应和落实有志青年助力乡村发展工作,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村调研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帮助农民脱贫秘诀,6月28日上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暑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调研团源心·夏乡团队来到广东省河源市康禾镇仙坑村著名的“贡茶”绿茶和客家红茶生产和制作基地开展特色客家茶叶作为仙坑村代表性产品的调研活动。 特色康禾茶产业之钥密 康禾茶作为河源市康河镇仙坑村的第一产业,不仅是仙坑村的一张闪亮名片,更是河源市整体产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发挥着帮助茶农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作用。 源心夏乡团队将康禾茶作为首选的调研项目,旨在对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提高康禾茶集产销售一体化服务的产业模式进行调研,而且制茶师傅向实践队员介绍了康禾茶销售模式,主要是采用旅游景点土特产和公司统一集体收购的双重形式,近期还联合线上直播带货形成新的电商模式,共同带动康禾茶产业的发展。 探茶园现状 了解茶园经营状况 在6月28日上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源心·夏乡”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的茶园进行参观。在仙坑村茶园的工作人员带领下,队员爬上仙坑村的茶山,眺望仙坑村全景,观赏仙坑村的秀丽自然风光。仙坑客家红生态茶园是原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仙坑村的精准扶贫项目,打造集有机茶种植、加工、销售及茶园休闲养生基地为一体的生态茶园。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队员们了解到:康禾茶是河源三大特产之一,也是广东历史上的茶叶贡品。据传康禾茶在南宋时期已经有一定名气,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近些年,康禾的茶叶种植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现在整个康禾镇的茶园面积已经达到一万多亩,其中,康禾贡茶茶园面积达1800亩,年产可达2万至3万斤茶叶,客家红生态有机茶园面积达3000亩,每年可产茶叶5万斤。 在与茶厂的工作人员的交流得知,康禾贡茶分为红茶和绿茶,是用不同的工艺将相同的茶叶制得而成。为了让队员们更好的了解茶叶的种类,工作人员给队员们冲泡了从茶园采摘制作的茶叶,茶叶外形紧凑,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汤色黄绿明亮,叶片黄绿相间,根据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当地人煮茶不用纯净水,而是用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其自来水为山里的泉水,用它冲泡出的茶,自然清甜甘香。 体验茶叶采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源心·夏乡”三下乡实践队伍为深入了解康禾镇仙坑村茶叶发展情况,亲自上山采茶。根据茶农介绍,茶叶采摘的季节多为春季和秋季,茶农传授采茶手法之一提手采,掌心向上或向下,拇指、食指配合中指,夹住新梢所要采的部位向上着力采下芽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抱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在清晰采摘茶叶的技巧后,队友们纷纷上手采摘茶叶,队员们用着不太熟练的手法采摘茶叶,在摘茶过程中,体验到了茶农的辛苦。好山好水出好茶,想要种出好茶,优质的水源、土壤、光照、生态等缺一不可。康禾仙坑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客家茶产业是康禾仙坑村的重点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产业。  观茶叶形貌,嗅茶香品茶味 源心·夏乡队伍来到仙坑村的客家红茶叶的制造工厂,富有多年制茶经验的制茶师傅由浅至深地向队员介绍康禾茶的特色,以及交流康禾茶的相关知识。从师傅口中跳出的的一句句话语,“先喝茶品尝一下茶味道”,“这是从山上采摘下来的纯正野生茶叶”,“大家来观察一下康禾茶叶的形状”,“将茶叶摊开,试试能不能闻到一股淡淡清香、诱人的茶叶香味呢?”,“这种正宗纯正红茶叶煮出来的茶汤清澈不浑浊,很少有细散的茶渣周围遗漏”,“康禾茶喝起来甘甜醇厚,送入口中先会品尝到淡淡的茶味,然后茶味开始慢慢由淡转浓,甘甜、清爽的口感在口中散开”,让队友们不由自主地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细细品尝茶水滋味,口感与师傅描述的大致相同,这极大地引起了队员们对康禾茶制造工艺的兴趣,探究康禾茶从古至今的制作工艺发展历程,揭开康禾茶神秘的面纱。 探访制茶工艺,传承代代馨香 “采茶、凉青、杀青、揉捻、干燥、挑选是仙坑客家红茶叶制作的六大工序,阳春三月、菜芽萌发,茶叶从清明节后开采,这是制茶工艺的开端。”师傅边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康禾茶制作工艺流程边带领实践队员们走向制茶生产车间。在这六大工序中,师傅尤其着重强调红茶的高质量水平离不开保持茶叶干燥清爽的恒高温环境、一代又一代制茶师傅对茶叶高质量水准的追求和积攒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茶叶炒制手法和火候的掌握。制茶师傅用初心和匠心打造客家红茶叶,是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同时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制茶工厂与时俱进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也大大提高了制茶的效率,但是在某些工序上,机械仍然不能替代手工制作,比如制茶烘干火候等方面,都是需要依靠师傅积累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9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佛山学子三下乡:垃圾可成宝,分类更环保
我们并不拥有地球,而仅仅属于地球,让我们一起奏响地球之歌,让乡村环境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地绿白云花悦目,水蓝天境草舒心。为了解乡村自然环…
佛大学子:一折一剪,“剪”直太出“彩”
为了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团支部下属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于2022年6月20日,以“探索佛山非遗之美——佛山剪纸…
佛山学子三下乡:初见仙坑,身陷美丽
夏至已过,我初次踏上了三下乡的道路。本次旅程我以“源心·夏乡”队员的身份来到了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仙坑村。初见仙坑,我因它的古朴和美丽而沉沦。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仙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虽…
佛山学子三下乡:了解村民生活,探访古楼历史
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因此,乡村振兴尤为重要。为了将中国最真实的乡土文化呈现在更多人面前以及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中国乡土文化发展,“源心·夏乡”实践队…
传承非遗文化,剪出吾辈风“采”
为了探索新时代下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了解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更好的把握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命题,进一步唤起新时代新青年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关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
铁枝木偶独难行 唯有创新破此局
为学习潮州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行三下乡实践团队通过线上联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培森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与交流。因此,青行三下乡实践团队于6月28日前往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
佛大学子三下乡:“垃圾分类”义教课堂有你有我
转眼之间,五月的暖风已经吹过,六月的蝉鸣即将响起。身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佛晓之光的一名成员,我与队员们一同为了即将启航的“三下乡”活动做着充足的准备,其中我参与了六月组织的一…
动物世界迷人眼,生态理念入童心
动物世界迷人眼,生态理念入童心为增进孩子们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近日,“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布政小学开展动物世界课程。“你们认为海洋最聪明的会是什么动物呢…
理财知识扬商道,少儿奋进正当时
理财知识扬商道,少儿奋进正当时为助力乡村建设,让孩子们体会生活中的经济理财知识,近日,“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小学举办跳蚤市场活动。活动开始前,队员们特地为孩子们开展理财…
理论宣讲入基层,红色薪火代代传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成立“红色薪火”理论宣讲实践团,自7月16日起,深入基层一线进行红色文化宣讲,聚焦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