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林学子“美丽中国行”——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南京城市公园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作者:刘媛、李梦晨、徐

一、活动背景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儿童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其活动诉求常常难以得到满足。随着二胎政策的推行,我国儿童数量占比将在未来不断攀升,儿童活动场所的需求量也将与日俱增。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空间趋于密集化,邻里活动场所破碎化,儿童活动空间匮乏化。因此,如何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在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里提供非正式但高品质的儿童活动场所,就显得尤为重要。团队以此为出发点,以南京市老城区为实践场地进行暑期社会调研。

二、活动开展

2.1前期资料收集

团队针对南京市老城区内主要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儿童公园,从新闻媒体、期刊杂志上找寻资料,概览性地了解南京市儿童友好型公园的建设情况及相关政策指导。

相关政策方面,团队了解到南京市委、市政府把儿童友好作为全龄友好一个重要方面,写进了“十四五”规划,其中单独一节写到强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江苏省在年召开的全省妇儿工作会议上就已发出“儿童友好”的倡导,也得到了各地相关分管领导和有关负责人的重视和响应。目前全省已有个社区申创儿童友好社区并通过了预审,这也是全国首批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其中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泥塘社区为南京首个建成的儿童友好社区,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自然花园、玄武区农贸市场儿童自习室、游府西街小学彩色斑马线等建议案已落地。

公园建设方面,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及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老城区内布有密集的居住区、中小学校和高校,建设量趋于饱和。不理想的儿童活动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导致尖锐的儿童活动场地供需矛盾产生,故南京老城区内的儿童友好型公园建设具有典型研究意义。

2.2中期实践展开

团队成员首先前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泥塘社区,对该社区的儿童友好型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队员就泥塘社区的儿童友好型设施的建设情况、使用情况、儿童喜爱程度对泥塘社区居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提问,负责人员根据成员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且全面的解答:“南京市内各社区的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各有特色,应从宏观角度把握全局建设。泥塘社区站在‘一米线’的角度进行内部设施的布置,如高低洗手池、较低的标识牌等,‘妮妮’和‘糖糖’吉祥物也生动有趣地展示出社区文化。今年南京市提出‘七个友好‘政策,建设层次在逐渐深入……”。之后,团队成员前往儿童活动黄金角进行实地调研,该活动角由废弃的城市建设用地改建而来,现在布置有丰富多样的儿童道路交通科普设施,孩子可在畅快玩耍中学习到道路安全知识。随后,团队前往玄武湖公园、和平公园、鼓楼公园和莫愁湖公园等地,对儿童活动区内的儿童及游客进行访问并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完毕后,经管理人员同意,团队在公园内张贴宣传海报,呼吁儿童家长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关注儿童活动空间。

三、调研结果

团队采取问卷调查法与半结构式访问法,对多个公园内的多名家长及儿童进行采访调查,发现多数家长会选择周边较近、带有儿童活动设施的公园进行游玩,部分公园中的儿童活动区所包含的要素单一,空间均质化严重,无法较好地吸引儿童前来游玩。且内部包含儿童活动设施的公园数量有限,儿童及家长的可达性较低、时间成本较高,儿童的日常、节假日活动需求均较难满足。

结合南京市老城区现有儿童活动场地数量不足、可达性不强、可玩性不佳、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团队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构建场所网络体系

在进行儿童活动场所总体布局时,考虑合理配置不同尺度场所的空间分布,以大小尺度有机结合的场地满足儿童在不同时间段的游玩需求。一方面,需要对现有儿童活动区的地理位置、面积范围进行调查统计,另一方面,结合市民可接受的出行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增设小型活动场地,完善儿童活动基础设施。

2)优化管理运营模式

从相关政府、公园管理方、使用人员、设计机构四方面出发,形成全周期的场地管理使用、运行维护模式。即政府拟定项目示范和绩效评估等政策,引导儿童活动场地的构建与维护;公园管理方开展公益活动,减少公共空间的维护支出;设计机构获取使用后反馈,在后期设计中多方面满足使用人员的实际需求。

3)强化场地安全属性

从规划到局部的设计都应考虑儿童的心理及身体安全,如在活动区铺设软质材料以减少危险性,围墙内部增设灌木绿篱以防止儿童因爬墙而受伤等,并在管理经费充裕的前提下,考虑在活动区出入口处配置保安,避免人流量过大时出现儿童丢失的情况。

学校:南京林业大学

撰稿人:刘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7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用青春记录另一个青春
今天是我们队伍三下乡的第三天,我在上课之余主要负责队伍的摄影任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也很艰巨,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摄影小白来说,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挑战。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出现在…
初登讲台,讲述传统文化之美
今天是7月13日,是我们支教的第二天,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站上讲台。我得第一节课是传统文化拓展,给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们上,虽然出现了许多状况,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人民…
重庆学子三下乡:千年柑橘史,乡村振兴路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乡村发展之路,加强我校青年学子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同时更好的为祖国贡献青春之力。7月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青鸟公益助农”实践团来…
“青禾赤子,‘疫’尘不染”实践队:理想的生活需要一点热爱和心动
为了深入了解有关教育的一些方法和基层社区的各项工作,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青禾赤子,‘疫’尘不染”社会实践调研队成员王艺前往东岳社区,走进基层社区,参与和服务基层社区,并进行社区…
闽江学院海峡学院探究茶油发展乡村振兴调研在行动
茶油传承密探·振兴淮土之旅|海峡学院师生赴三明市宁化县淮土镇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调研活动…
闽江学院海峡学院探究茶油发展乡村振兴调研在行动!
茶油传承密探·振兴淮土之旅|海峡学院师生赴三明市宁化县淮土镇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调研活动…
彩虹e教实践团队第二天支教
2022年7月9日星期六,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赴周集镇实践团队依旧乘坐公共汽车到达周集镇侯店小学进行爱心支教,进行正式授课的第二天。各位支教老师不忘初心,积极备课,携手共筑爱心支教征程。有了第一天成功…
重庆学子三下乡:学党史,奔未来
八月四日,我们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在民族文化中心,为小朋友们开设了党史课。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是基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态度是基础。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思想上统一认识、情感上高度认…
捕捉孩子精彩瞬间,记录美好童年
7月12日,期待已久的七彩假期终于开班啦!早上九点半,“七彩假期”暑期课堂开班仪式正式开始了,我主要是负责摄影,一张张天真稚嫩的面孔,出现在我的镜头前,这让我觉得有点不真实,几年前我也还是一个孩子…
青禾赤子,“疫”尘不染实践队:防范疫情工作,保障社区安全
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积极统筹校内校外共青团力量,与群众达成疫情防控措施合理合规的共识。曲阜师范大学“青禾赤子,‘疫’尘不染”实践队队员杨亚文在7月15日至7月27日于菏泽市成武县伯乐镇袁庄村文化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