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任一阶段的教育都应该融入更多的德育因素。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具有极佳的可塑性,所以在小学开展德育教学,是十分重要且迫切的。长期以来,许多学校无法平衡学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关系,为了给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的教学腾出时间,德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进一步解现在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从多个角度提出几点解决策略。2022年7月17日-2022年7月26日,正直昆明旅游旺季,“你说什么”三下乡实践小队前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教育局和玉龙湾公园、石江书院、安宁博物馆进行采访调研。 在采访教育局、玉龙湾公园、石江书院、安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及家长、孩子中,我们小队总结了家长、工作人员反应的问题总结出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以下较大的问题: 1.教育教学观念落后 学校德育内容不符合现在学生的认知,现代社会信息丰富、传递快,小学生接触的知识丰富且杂乱,但未成年辩知能力差又存在叛逆,而学校德育形式化严重、缺乏生活性、育人方式单调、不创新形式等问题,不仅没能取得预期中的成效,甚至对宝贵课堂时间造成了浪费。尽管德育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建国初期,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大家就已经提出了德育的重要价值。几十年过去,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观念还极为落后,一些学校还在采用训话、标语等方式开展品德教育,这样的德育方式,自然无法取得预期中的效果。一些教师错误的认为德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说教”,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正是小学生无法接受的。在反复的说教下,小学生只会对教师的行为感到反感,德育自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2.德育教育未能得到实践 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而是应该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培养。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家长并不能将德育很好的应用在实践中,教师拘泥于对学生的口头教育,试图使学生在口述中的实现进步与成长;家长不以身作则,往往在孩子面前展现出不好的一面,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闲暇时间制定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学习任务。如此僵化的、繁重的教育模式,小学生缺少感受自然、亲近生活的机会,再加上却反正确的沟通交流与心理疏导,自然不会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也成为了一纸空谈。 3.德育师资力量欠缺 长期以来,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一直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尽管这些兼任教师在教学能力上并没有什么缺陷,但是专职教师的缺乏,仍然对于小学德育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由于这些兼职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培训,以至于这些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可谓是毫无章法,并没有实现系统化的品德教育。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有条件的学校招聘专业的德育教师,并给予德育更多的支持。而那些不得不由其他教师兼职的学校,则要做好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借助培训提升“兼职教师”的德育素养与能力。 4.社会德育滞后,大局未形成 就目前而言,学校德育管理机制而言,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德育综合管理体系,缺乏灵活的评价手段和奖惩机制、德育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全社会的德育缺乏部门的统一领导,存在制度不健全、德育职责不清、功能不全、专业性不强的突出问题。由于社会对小学生的关注度不高积极的正能量仍有待进一步弘扬,网络对未成年的负面影响有待进一步改善,家庭对德育的重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全社会都在不断努力,但德育“散、乱、小”的局面没有得到大的改善,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措施没有形成合力,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体系。 此次的调研中我们小队不仅了解到了小学德育对双减,对中国未来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学习到了学校中学习不到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德育是小学阶段不可缺失的一项工作,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是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做好小学德育工作,是对双减政策的最佳诠释;在短短几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小队,穿过大街小巷,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踏过炎热的路,与热情的游客、和蔼的工作人员互相问候,向他们提起双减和小学德育,都充满着激情与对未来的向往,每一个人都带着身处中国新时代的欢喜。我们在这短时间留下的每一个脚印,流下的每一滴汗水,记录下的每一位群众的笑脸和期望,与每一位家长、孩子、工作人员所谈论的每一个字,所得的每一句问候,皆是我此行的收获,皆是我们此行最宝贵的财富,所了解到的,都为我们分析现在小学德育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在整个实践中我们小队认为小学学校应对德育产生正确的认知,改变传统德育工作形僵化、缺乏专职教师的问题,在多样的的德育方式下,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更上一个台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5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