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践行生态育人理念,引导大学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建功立业,8月1日—8月3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享新模式,农场助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前往杭州西湖区、杭州余杭区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当地农场的现状和发展模式,学习农产品品牌打造与营销策略,并通过座谈会和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地方基层对农林类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建议等。
8月1日,团队来到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双浦镇的花米生态园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米的五色百日草花田、5000平方米六格水田和1.8万平方米草的种植,打造了60块椰土栽培小菜园。此外,农场海由3000平方米的叶子湖和60亩平整场地,可供垂钓、泡泡屋休闲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
丁甘霖老师毕业于西北农林大学,曾在荷兰进修,因此开始接触无土栽培这样先进的种植方式。荷兰是订单农业的典型国家之一,由需求决定产量、由价格倒推利润,在其中荷兰农业协会起到分配、协调的重要作用。更近的榜样是日本,日本由于国土狭小、土地面积缺乏,在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上颇有建树,但即使如此,日本农作物、水果的价格还是居高不下。丁甘霖建议,团队可以学习二者的独到经验,取长补短,弥补中国土地粗放经营的不足。
走进农场,是一排排的向日葵以及大块水池,不过最特别是这里的小菜园,采用无土栽培。它的种植基质不是泥土,而是椰子壳做成的“椰土”,上面种植了生菜,每块菜地上还罩着纱网。“椰土不仅可以防止病虫害,比土壤更卫生,纱网则可以有效防止蛾蝶在蔬菜上产卵,减少农药用量。这样种植出来的蔬菜更有机。”丁甘霖老师介绍。
外面是狂风暴雨,但团队成员热情不减,围绕椰土栽培展开访谈,包括可行性研究、未来规划、优缺点等,对椰土栽培有了初步的了解。团队了解到,椰土是一种从椰子壳上粹取出来的纤维肥料,此椰子纤维是100%环保产品,最主要是由木质纤维素也就是椰子外的那层壳所提炼的,没有含任何的添加物。而椰子壳可以从椰汁厂的废料中获得,是废弃物的再利用,而当制成椰土进行培植后失去继续培育的功能后,作为废弃物可以作为养料为西北的贫瘠土地增添养分,做到尽可能的价值创造,既减少了采购成本、废弃物处理成本,同时也因椰土栽培的高产高质量,增加了利润。椰土的效率极高,一块椰土即可进行农作物的栽培,在此基础上,丁甘霖老师设想出快速移动花盆的“快闪”模式,以花盆出售的方式,占领居民楼的天台、阳台等可利用的地点,满足城市居民自己种自己吃的美好想法。晴天将其搬出,雨天将其搬入,和普通花盆一样,椰土栽培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浓缩,使其更加便捷,同时因椰土的良好性转,农作物须根系发达,无需种植人浇水、施肥,使种植不再拘泥于农民的风吹日晒、精耕细作。
“未来,花米共享农场将以‘智慧场景应用’为目标,做一家共享、共创、共富、共赢的未来型农场。”丁甘霖老师表示,接下来,将示范推广椰土栽培、生态种植等面向农旅客户的种植采摘技术,以及运用数字化的管理平台,生态循环管理方式等运营农场。
社会实践可以引导当代青年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优势,为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基本需求服务,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精神。据悉,学院一直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作为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团队成员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切身实地来到现场参观,与农场园主进行访谈,学到的知识是走在时代前沿、具有现实意义、课本中学不到的,可以说,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带给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享新模式,农场助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新的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8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