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支教,青春献爱
——“追光盛夏”赴天连小学支教实践组新闻稿
中国青年网湛江7月28电(通讯员李嘉丽 杨俊妍 李依玲)在盛夏与爱相伴,共同筑造教育梦想。7月28号,“追光盛夏”社会实践活动队伍第三次线上支教活动开始了,一起跟随我们来看看今天在课堂上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一、品味剪纸艺术,雕琢生活惊“喜”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构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众所周知,剪纸有多种样式,今天的课程主要是介绍剪纸当中的一种——喜花。小尧老师在课堂开始时指出喜花是婚嫁喜庆时装点各种器物用具和室内陈设的剪纸,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接着向小朋友们提出问题,为什么结婚要剪喜花?为什么喜花是双喜的?问题的抛出引发了小朋友的探究兴趣,不断增强了小朋友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小朋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小尧老师对于小朋友的疑问也作出了相应的解释,运用一个故事来解释双喜的来源,将剪纸的相关知识通过故事来传授,增强小朋友的理解能力。随后小朋友在小尧老师的带领下,尝试剪出一个“双喜”的剪纸样式,小朋友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制作自己的作品,一张张活灵活现的“双喜”犹如雕刻一朵花朵,在手指中转动绽放。在古时候,由于地域封闭性等各种不可抗力的因素,人们对美满生活的渴望愈加强烈,所以在那时,人们将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等各种朴素的愿望通过剪纸传达出来。古代人民在剪纸中创造出美的艺术,表达了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剪纸成为一种联络信息、沟通情感和意识的文化媒介。今天的课程不但增强了小朋友的动手技能,也锻炼了小朋友们的细心与耐心,同时让小朋友们充分感受到剪纸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诗曲乐相交融,长出鲜嫩之花
第二节课为音乐课,授课老师为小梁老师。今天授课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小梁老师通过将诗歌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小朋友们认识中华文化。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古代人民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就是诗歌的一种体现。首先,小梁老师播放相关音乐视频,视频主要展示了音乐人将我国古代的诗歌改编为动听的歌曲,将古诗和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赋予诗歌不同的音乐旋律,带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近年来大热的诗歌音乐综艺节目,例如《经典永流传》这一档节目,其实就是当代人对古代诗歌的歌颂和赞赏,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新。其次,小梁老师详细介绍了京剧、均安曲艺和越剧,并播放相关音频让小朋友们感知其中的特点。本次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队伍来到了佛山均安,均安是广东省最早命名的“中国曲艺之乡”之一,拥有众多曲艺爱好者。 本次课程重点介绍了均安曲艺,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他们所生活地方也充满着曲艺文化。小梁老师在课堂上还提出一个问题,诗歌的类型有什么?小朋友们积极发言,把自己学过的诗歌告诉小梁老师,课堂气氛活跃,他们的回答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古诗歌的了解和兴趣。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国际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特点。在课堂中让小朋友们了解戏曲文化、感受地方戏曲魅力,对激发儿童热爱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有推动作用。
三、传承非遗文化,巧手学剪窗花
第三节课为剪纸课,授课老师为小尧老师。在早上的剪纸课中,小尧老师带领小朋友认识了喜花;在下午的课程中,小尧老师则介绍了剪纸的另一种样式——窗花。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之一。窗花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具有鲜明的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在小朋友的心里,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创造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小尧老师悉心为小朋友们介绍了剪窗花的方法和技巧,并带领大家剪裁。在小尧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小朋友们都有条不紊地剪着手中的窗花,他们拿着剪刀,伴随着“咔擦咔擦”的声音,一张张纸变成了一幅幅精致的窗花。“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郭沫若先生曾以这句诗句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相信在今天的课堂上,小朋友们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手法和以物寓意的方法有初步的感受,体会到了剪纸特有的文化韵味。
在这三天的支教课堂中,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着小朋友们一幅幅单纯鲜活的面孔以及天真求知的样子,大家共同度过了既美好又充实的课堂。“心系支教,青春献爱”,我们的小老师必定会力求做到最好,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小朋友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4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