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23日电(通讯员 于昕)君不见汉唐典籍浓墨飘香,君不见编钟古乐余音渺渺,君不见燕乐胡舞翩若惊鸿。中华民族拥有着灿若星河的文化传承,如何挖掘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魅力,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得融入到普罗大众的生活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思考。2022年7月14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ichem-惟石能言队”一员的我前往掖县滑石雕刻传承人周世辉老先生家中,在周老先生的帮助下与传统文化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谈。
【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莱州非遗的“C”位担当】
7月14日下午,我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了周世辉老先生家中,一睹国家级非物质文遗产掖县滑石雕刻的风采。周老先生为了采访更加充分的进行早早处理好了工作上的事宜,从滑石雕刻的起源发展、雕刻工具、雕刻题材等为我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我看着陈列在周老先生工作室中琳琅满目的雕刻作品,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山水等无一不栩栩如生。利用天然石材本身的特性,黑为枝,白作花,原本奇形怪状的石头在周老先生手中已然变为诗人笔下的“不同桃李混芳尘”的傲雪白梅。我惊叹于掖县滑石雕刻作品的精妙绝伦,更赞叹传承人师傅们巧妙的构思和深厚的功力,为我们献上了一件又一件的传世佳作。
【荣誉满身不忘人民支持,身体力行助力共同富裕】
周老先生从事滑石雕刻至今已58年,虽年是已高身体却十分硬朗,朴素的衣着很难让人想到他是掖县滑石雕刻传承人之一。随着采访的进行,我了解到周老先生带领全村700多名村民从事滑石雕刻,让村里“家家有巧工,户户出佳品”,一人带动全村富。我对周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对滑石雕刻的热爱感到动容,更对他助力全村共同富裕的行为感到敬佩。面对这么多的学员,周老先生忙于教学,自己用于雕刻滑石作品的时间大大减少,收入也相应缩水,可周老先生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他认为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如今的自己,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回馈人民。我不禁感叹,周老先生不仅有着高超的技艺,更有着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该有的高尚品德,像周老先生这样的人所付出的努力值得社会的鼓舞与赞扬。
【守好非遗传承的火苗,绵延生生不息的希望】
周老先生在介绍之余不时向我进行提问,在一问一答中以朴实精炼的语言向我讲讲述非遗故事。“你们年轻人要常回家看看,咱的家乡多美啊,咱的传统文化多丰厚啊,把他们带出去就连靠你们年轻人了!”在采访的最后,周世辉老先生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到。周老先生对于传承掖县滑石雕刻所做的努力,以及响彻在我耳边的话语,让我明白传承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是一次又一次的重任相托。继承好先辈的,做好自己的,打点好后辈的,如此薪火相传,文化才能经久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为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指明了方向,鼓舞了斗志。海未平,浪四起,新世纪传承传统文化的船柄已交付到年轻人手中,只待扬帆起航,一往无前,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新时代不断焕发其应有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7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