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安”三下乡: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技艺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中国青年网湖北6月27日电(通讯员 刘微)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县,素来就有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当地的织布技术与刺绣工艺分别入选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成为了地方上一张响亮的名片。为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技艺,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来到红安县太平桥镇“红安绣活传习所”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 6月20日,“拾遗”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完成了刺绣作品,开始着手装裱工作,首先传承人刘珊拿来了装裱的工具,按刘珊的指导,队员们一步步把绣好的作品粘贴在泡沫板上,等作品晾干后装入框中,这一步是为了防止因为胶水没干而导致后期作品发霉,等待半个小时装置完毕,大家进行拍照合影留念。 为了让“拾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接触到更多关于红安绣活的传统手艺,红安绣活传承人刘寿仙奶奶给队员们展示了绣花鞋垫的绣制并让队员们观看了虎头鞋的制作视频。刘珊为了给队员们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发放了课程调查问卷,各位队员认真填写了问卷上的问题,尤其是最后一项,当问及对于课程有何建议时,队员石仰梅提出:希望老师把各种针法基本适用的图案能够和初学者讲一下,给我们展示传统绣活与现代国潮相结合的产物,例如帆布包,眼镜盒,皮革笔记本上的刺绣,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融合;以及怎样搭配颜色会使整体比较美观。 最后便是队员们分享作品环节,刘珊让每位队员分享自己的作品,为自己的作品取名,对于作品的来历,配色和针法进行介绍分享。队员们分享的作品富有意境,话语都充满真情实感,整个分享环节充满了欢声笑语。首先进行展示的是“拾遗”队员范凯,她的作品名称是《蟾宫玉兔》,深蓝色的画布上绣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圆润白兔,白兔手中握着药杵在蟾宫中捣药;原本是圆月悬挂的地方绣着汉字“旻”。“颇疑宵梦到蟾宫,欲把秋毫分玉兔。玉虬银阙掀银髯,药兔蟾宫捣瑶髓。”玉兔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形象,但在绣布上队员将传统形象进行改良创新,打造出优秀传统意境与流行现代元素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氛围。旻作为汉字,寓意秋天,暗示蟾宫内的桂树,一幅丹桂飘香月光清冷的蟾宫玉兔图跃然纸上。队员向大家介绍,她在绣这幅作品时正临近中考,所以希望用这幅蟾宫玉兔图祝愿高考和中考的学子们能金榜题名、蟾宫折桂。队员也希望通过融入现代元素,添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活力,打破大家对非遗的刻板影响,希望大家更能领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背后的寓意和美好祝愿。 6月20日下午,“拾遗”志愿服务队红安绣活培训正式结业,传承人刘寿仙和刘珊在“红安绣活传习所”为各位队员举办结业颁奖仪式,首先刘珊为每位队员颁发了双份证书,随后刘寿仙进行总结发言,刘寿仙对于队员们的培训成果做出了表扬,队长张文杰表示此次的红安绣活之旅学有所获,十分有意义! 结业仪式结束后,大家对于红安绣活与传统非遗文化还提出一些问题,对刘珊进行了采访,刘珊认真解答队员们提出的问题,在采访中,刘珊提到:“我们的红安绣活已经走向了国际上的14国家,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去往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国外也是十分受欢迎的”。当问到如何在传统的物质载体上融入现代化元素时,刘珊回答到:“我们的非遗是分三步进行的,第一步是进行挖掘保护,找出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二步进行传承,最主要就是做宣传,像你们大学生来到红安培训就是宣传,学习到我们非遗的文化以及技艺;最后一步便是发展,在发展这条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非遗的传承人都是一些老手艺人。”而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刘珊更进一步引出了商业化与非遗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刘珊表示,如何在商业化当中依旧保证非遗传承的核心,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搭建起平衡的桥梁也正是目前所面对的问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2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技之长,自强不息

一技之长,自强不息憨兜洗车——智障人士洗车点,这在山东省内是第一例。自2018年5月19号试运营以来,憨兜洗车吸引了社会关注的目光。一开始,孩子们在磨合期的时候,每天就可以洗20辆车左…… 张莉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八方支援,从无到有

八方支援,从无到有恰逢淄川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在般阳路街道投入使用,憨兜家园成为最早入驻的社会组织之一。孵化中心、般阳路街道为其免费提供固定办公场所,爱心人士们有了协商、议事…… 张莉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多样助力憨兜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憨兜家园作为一家关注智力障碍人群的慈善机构,致力于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爱心、关怀和支持。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 张莉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憨兜家园,守护折翼天使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憨兜家园作为一家关注智力障碍人群的慈善机构,致力于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爱心、关怀和支持。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 张莉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点点温暖汇人心,众人帮助终成才

拿起喷水壶,仔细给车辆喷洒免擦拭洗车液,在洗车间里,憨兜们操作起来非常熟练。清洗内饰、擦拭车身、吸尘,几个小伙子各有分工,有条不紊。他们还时不时地拿着水枪跟伙伴嬉闹一下。学…… 张莉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探讨明思路,多样助力憨兜园

抵达憨兜家园后,调研团团队负责人与憨兜家园工作人员进行了工作交接,憨兜家园老师带领调研团成员参观了解了憨兜家园,认识了憨兜家园的孩子们,并与在此实践的其他团队进行了交流对接…… 张莉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大龄憨儿,憨兜成才

“憨兜家园”是淄博市一家心智障碍者帮扶中心,园长李彤与三十名18岁以上的心智障碍者一起在这里康复、生活。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心就未来”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憨兜家园…… 张莉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统筹把握老年群体与全体社会成员、老年期与全生命周期、老龄政策与…… 清芷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最新发布

小小绣花针,“绣”出红安的风土人情
“外婆给我弄来一堆小沙子,用筷子在地上画了推平,再画……”这是红安绣活传承人刘寿仙向我们讲述小时候的刺绣经历,从8岁开始,她就跟着姑姑和外婆学习刺绣,一针一针的做着绣活。红安绣活是流行于红安一…
学理财知识,提理财意识
为了提高农村孩子的理财意识,增强学生们的理财观念。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前往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布政小学开展一场对孩子们来说既有趣又新奇的“理财知识宣讲”课程。在跳…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队伍“七越”第七天实践心得
今天是我们七越实践小队最后一天的实地考察,选择了特呈岛作为最后一站。到达目的地时,大家都心情有些复杂。本来计划在最后一天留下特殊的回忆,在特呈岛调查时踏上轮渡体验不一般的感觉,却因为不可抗因素…
经济管理学院“不忘初心”党史学习教育团参观新泰市党史教育展览馆
7月27日,经济管理学院“不忘初心”党史学习教育团成员前往新泰市党史教育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进取的辉煌历史,深化红色教育内涵。上午9时,实践团成员到达新泰市党史教育…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队伍“七越”第六天实践心得
在经历廉江市红树林的走访后,我们实践小队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红树林的新知识,于是便将目光再次瞄向我们湛江市本地的霞山区红树林。试图结合我们已经所学到的知识,踏入霞山区红树林时,对红树林的感想不再单…
安徽学子三下乡:回访母校 拜望恩师
一、我的母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03年,是安徽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省示范高中、安徽省原六所省理科实验班承办学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中国科协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学校以立德树人…
E脉相传——走访冠县中共王村支部旧址
7月12日,E脉相传实践团来到了冠县中共王村支部旧址。1935年6月,中共直鲁豫边特委委员刘晏春在冯干才的陪同下,来冠县开展工作,在王村于龙家里领导建立了冠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王村党支部,于树菖任支部书…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队伍“七越”第五天实践心得
在调查完属于湛江市地区的红树林后,我们将目光瞄向了归属于廉江市地区的红树林;对不同地区的红树林进行走访调查,聆听不同人群的声音与意见,有助于我们对红树林的学习与了解更加的全面,这是很有必要的。…
“三下乡”探寻湖北非遗文化:红安绣活
“红安绣活”是地处中原的红安山乡流传千载的一项民俗活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继续传承发扬这一非遗传统文化,扩大“红安绣活”的影响力,2022年6月17日下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队伍“七越”第四天实践心得
经历了前面的走访与调查,我们小组认为应该及时总结规划,先将目前收集到的信息与知识进行交流与个人吸收总结,才能在后续的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便利之处。尽管不是实地考察,但只要肯交流,肯行动,就一定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