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探寻红安绣活的奥秘,6月18日上午,我和“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小伙伴们正式开始了我们的红安绣活学习之旅。
上午一到达红安绣活传习所,刘珊老师便将材料包分发给我们,材料包里面装有绣活制作所需要的针、线、布、绣绷等工具,接着刘珊老师开始正式为我们介绍红安绣活。“红安绣活即红安民间传统刺绣活动的简称,是在地处中原的红安山乡流传千载的一项民俗活动。世世代代的广大民间绣女,运用一根钢针、几束彩线,在方寸之地的布面上,绣出了天上人间、过去当今美好事物。她们把它作为愉悦身心、显示才能的平台;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其作品是馈赠情人的信物、致亲人的礼品。红安绣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它赋予人们的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机盎然的、富有田野清新感觉的艺术享受。下面就从寓意、构图、配色、针法运用四个方面来品评其中的韵味。”紧接着,刘珊老师通过不同的红安绣花鞋垫上的不同图案为我们介绍这四个方面,我们都收获良多,见我们对她所提到的三怕图香囊感兴趣,老师还专门找出香囊让我们传看。
大致介绍完红安绣活后,刘珊老师便让我们自己设计图案,临摹到绣绷上,根据所临摹的图案,选择自己喜欢,觉得合适的颜色,缝制自己的作品。对于我来说,我的艺术细胞实在匮乏,我便在网上搜索,希望能有合适的图案让我完成作品,突然,一朵蓝色的花朵图案映入眼帘,图案的花瓣上,纹路清晰有条理,整整齐齐,充满质感和立体感,绿色的叶子,棕色的树枝,即使没有特别负责的花纹,却也清新淡雅,让人心生愉悦,确定完图案后,我便正式开始绣制自己的作品了。刚开始绣制时,并不熟练的我,总是将线头交叉打结,线总是难以穿进针里,三番两次的拆线重绣,深深的感觉到这看似简单机械的缝制过程,却最易浮躁不安,也最容易让人丧失耐心。必须要专心致志,尽自己最大的耐心,感受一针一线的刺入刺出。
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可以熟练运用平针、斜平针、打籽针等一些基础的绣活针法,穿线也不再成为难题,我发现,当我开始绣制自己的作品时,我放下了平时对于我来说从不离手的手机,放下了堆积在心中的一切思绪和烦恼,专注的绣制自己的作品,当我感觉到疲惫,脖子疼,眼睛看久发花时,抬起头欣赏平时不会关注的蓝天、飞鸟,感受自然的魅力,也逐渐开始静下来思考,感受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绣活所给我带来的宁静。绣活最后的阶段,我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开始放下我的害羞,主动向老师请教如何绣制树枝,树叶的细节问题,老师也不吝赐教,手把手的教我如何绣制,即使我上手很慢也没有嫌弃,耐心的教我更多绣活内容。最后,我完成了我的绣活制作,即使作品可能仍有许多瑕疵,即使连续绣制几天我也已经身心疲惫,但我仍然很开心,很幸运此次的红安绣活之旅。
时间不停流逝,七天的红安绣活之旅也已经结束,这次的实践活动好像格外的短暂,短暂的我还没有更加深入的学习感受绣活便已结束。这次的红安绣活学习之旅,让我从更多方面去感受学习红安绣活,希望在未来,我也能有机会再次深入学习红安绣活,相信那时候,我和红安绣活一定不再陌生,我也能将我的力量注入红安绣活的传承中,实现自我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9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