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怀匠心,执烙笔,点染一幅“水墨图”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20日电(通讯员 谷嘉越)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甚至于进一步的发展。为更好的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于6月16日赴湖北省黄冈市开展为其七天的宣纸烙画学习活动,近距离地聆听远古声音、感受非遗魅力,勇担传承重任。

常言道:草木枯荣,日月更替,世间万物皆逃不过时光流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留下的艺术,我们接过这接力棒继续向前探索、为非遗追寻更广阔的天地。而这世人皆深知纸性温暖,火伏其中;火性烈炽,遇纸则焚;而这两者相遇竟造就独特的艺术珍品——宣纸烙画;没错,这便是我们所要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纸烙画,作为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古称“火针刺绣”、现如今也叫“火笔画、烫画”。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火烧热烙体在宣纸上烫出烙痕作画;巧妙利用碳化原理、通过对于火候力度的把握,一管铁笔便自然巧妙的将勾、勒、点、擦等国画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而其更加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型,强调层次与色调的丰富多变、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因此,宣纸烙画既保持传统写意作品的神韵,又兼具写实作品的具象,被称为“火与纸的艺术”。

此次有幸到访黄冈市黄州区向宣纸烙画传承人之一的胡友恒大师学习与传承“宣纸烙画”这项技艺。团队成员们在初到胡友恒老师的个人工作室并参观其往期优秀代表画作之余,胡友恒老师悄然走进成员们。还未真正开始学习之前,胡友恒老师曾表示:“对于你们这些年轻人来到这里我感到很是开心。能让你们这些年轻人多看一看、学一学、体验一下也很不错。”

6月18日开始,团队成员们从最基础的底稿开始进行创作,成员们相互沟通与交流、确定画作具体内容;模仿图片一点点进行绘制,生怕哪里出现错误。每一位成员被宣纸烙画所吸引、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手腕酸痛了、甩甩手继续;图案有偏差、擦掉重新画;过渡不自然,举手问老师。看到成员们有如此高的热情,胡友恒老师表示很是欣慰并说到:“这宣纸烙画就是个细致的活儿,也就是他们常说的火针上的绝美‘刺绣’,而这底稿就决定了整幅作品能不能成。这些孩子们的作品都很有特点,绘制过程也很细致,都有点儿天赋在身上。”

经过几天的底稿绘制,深入了解烙画工艺,并且成员们开始进行最为关键的一步——烙画。胡友恒老师手把手教成员们如何使用烙笔、如何烘色、如何长期保持画作原本的颜色;那简单的铁笔带着温度好似被赋予了生命力,在宣纸上留下一道道的痕迹。黄色、浅棕、深棕等系列颜色逐一进行过渡,适当的着色使得整个画作更加的立体化;成员们认真学习、用心揣摩,时不时还相互学习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并改进画作细节部分。

小小的教室飘来缕缕青烟和阵阵焦香,一幅幅写意山水跃然纸上。那一幅幅简单的画作,寄托了成员们满满的情感,也是自己努力的见证;每一幅作品都是那么的细腻生动、形神兼备、入木三分、永不褪色。真正的宣纸烙画做到了以火为墨,描绘世间百态,造就壮丽山河;一笔一划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美与韵,同时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志与魂。

虽仅有一周时间进行宣纸烙画的学习,但是团队成员们都在用心走进宣纸烙画。现在面临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巨大浪潮和历史风雨洗礼、涤荡的困局,宣纸烙画巧妙地继承了中国画、并将中国画的触角延伸到更加广阔的维度。宣纸烙画不仅仅凝聚着手艺人们一颗颗纯粹的丹青之心,更是延伸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逢将军故里,探红色基因
小小红安,人人好汉。在省党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和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为缅怀先烈,探寻红色基因。6月21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纪念园参观。进入陵…
走进红安绣活,传承遗风古韵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要指示批示,传承非遗文化,了解红安绣活有关知识,聆听红安绣活发展传承故事,探寻红安绣活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
曲园学子暑期行: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句话明确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为了更好地了解民生现状,切实考察民生实情。秉持着“我为群众办实事…
走访调研下基层,防疫关头显担当
为核实并深化对宁德市居民疫情中生活的了解与总结,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亿衣医疫”团队福建宁德分队通讯员林志锐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中进行走访。由于疫情形式严峻,“亿衣医疫”团队分为十…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转型升级——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队
激活土地要素,发展规模经济,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将分散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统一经营支配,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南庄村拥有较多流转土地,全部升级改造再利用,每亩收…
安徽学子三下乡:忆往昔革命,寻红色记忆
中国大学生网合肥7月26号电(通迅员水京洲)2022年7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实践队员为牢记革命先烈做出的牺牲,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实践队员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渡江战役纪念馆展开参观解革命历史的活动…
湖北学子三下乡:传承非遗,不遗余力
中国青年网黄冈6月25日电(通讯员谷嘉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当今科技不断进步,加之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原本丰富多彩…
深入学习红安绣活,用心感受非遗魅力
为深入传承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大学生学习、保护、传承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6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安绣活传习所中完成了制作红安绣活…
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赴十八洞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十八洞村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史学习成果,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近日,由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党员组成的实践团队协同辅导员徐冠…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红安绣活,传非遗文化
为深入感受红安绣活魅力,传承非遗文化,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往黄冈市红安县太平桥镇红安绣活传习所,向红安绣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老师学习红安绣活。当天,刘珊…